2024第N种回顾方式。
1938年,黄祖炎接到组织上的安排,即将离开延安,前往其他地方开展工作。
临行之前,他特意前去拜访毛主席,打算和毛主席亲自告别。
出门时,妻子特意叫住了他,一边帮她整理仪容,一边叮嘱他,在毛主席的面前一定要注意礼貌称呼,千万别再随随便便叫老毛了。
老毛这个称呼,体现了黄祖炎和毛主席怎样的交情?
他改了称呼,毛主席又会作何反应?
黄新(前排左一)与父亲黄祖炎、母亲周泽和大妹妹在济南
1938年的延安,正处在如火如荼的革命工作开展当中。党中央领导干部聚集在这里,此处也成了我党抗日和革命工作的中枢。
一天,毛主席听说,组织上对一位老同志黄祖炎有新的安排,马上要把他调离延安,让他前往新的工作岗位。
尽管为了工作,一切调动都是正常,毛主席的心中还是难免有些不舍。
没过多久,黄祖炎亲自找上了门来,和毛主席告别。
出发之前,无论如何,他也是要和毛主席见上一面的。
刚一进门,黄祖炎开口就是一句招呼:
“毛主席!”
而被喊主席的伟人听到这个称呼,怔愣了一瞬,显然是没有反应过来。
过去两人结交,黄祖炎从来都是左一句老毛,右一句老毛的。
▲黄祖炎
大约在1929年,毛主席带领工农红军来到江西,这里正好是黄祖炎的老家。
于是他热情接待了毛主席,还亦步亦趋跟在毛主席身后,说是要好好学习。
在来之前,毛主席其实已经了解过黄祖炎的故事。
他也是个苦命人,父母和两个弟弟都已经不在,家里人都为革命工作而献出了生命。
他没有因为家人的死亡而恐惧,反而因为家庭的变故而产生了更多的动力,坚定奔走在革命的道路上。
他一直想要和许多志存高远的革命同志结交,而毛主席又一直是他非常崇敬的人。
所以见到毛主席,接待了众多工农红军弟兄之后,他的内心格外激动。
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在毛主席的身边工作,担任秘书一职。
图丨黄祖炎(右)
成为毛主席的秘书,那就意味着他们在工作上有很多交集,他也能够亲眼见到毛主席如何处理革命中的大事小事。
无论是对重要事项的安排决策也好,还是在人际交往和人情世故上也好,他都从毛主席的身上学到了许多。
在他眼里,毛主席是榜样,是朋友,是兄长,也是良师益友。
而毛主席对他也是相当信任,看重他的工作能力,并且愿意把一些重要任务交到他的手上。
他的笔杆子不错,写的文章鞭辟入里,深入浅出,所以常常负责起草一些重要文件。
他一直保持着非常良好的学习劲头,毛主席也愿意从旁指点,二人始终是互相学习和进步的状态。
毛主席会向他介绍自己正在看的书籍,会推荐他学习一些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篇目,会跟他分享一些自己的人生智慧与哲学。
跟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一段时间,是黄祖炎觉得自己成长速度最快的一个阶段。
除了在工作上的交集之外,他们二人的私交也不错,感情一直很好。
黄祖炎本身也是有为青年,身上有许多毛主席欣赏的品质。
和他交谈,对毛主席来说也是一种难得的放松。
他们会一起吃饭,一起品尝毛主席最爱的湖南辣椒,还会交流读书心得,总之可以说是无话不谈。
而当毛主席遇到困难的时候,在他身后,总会有黄祖炎的身影。
那是反围剿斗争和长征初期,当时毛主席遇到了一些挫折,很多人不敢随便相信他的革命主张。
这个时候,黄祖炎会坚定地支持毛主席,不仅用语言,也用实际行动。
他会卖力地执行毛主席安排的工作,会保质保量地完成其他任务,也会给毛主席带去关怀温暖。
黄祖炎心中的老毛,应该是光辉的,是强悍的,是打不倒的。
他老毛长老毛短地喊着,毛主席也乐乐呵呵答应着。
一个亲近的称呼,恰好能够反映他们二人的感情深厚,毛主席从来不避讳这一点。
后来遵义会议召开,毛主席在我党的领导地位得到进一步的确定,黄祖炎也跟着兴高采烈。
他们一路到达延安,各自忙碌,交集虽然变少了,但感情可没有变淡。
不管毛主席在我党是个什么地位,是领导者还是普通的党员同志,他都是黄祖炎敬佩的老毛,这一点从来没有变过。
本身黄祖炎也是个至情至性之人,这也是他的人格魅力所在,因此他完全没有考虑到称呼之类的问题。
1938年,因为要调离延安,他去找毛主席告别的时候,他的妻子才专门提醒他,一定要注意称呼,千万别再毛主席叫老毛了。
这话倒还真是提醒了黄祖炎,就算他和毛主席关系好,那也不能不注意影响,可千万不能落人口实。
于是在见到毛主席的时候,他开口就不再是老毛,而是一声响亮的“毛主席”。
可是称呼这么一变,不适应的人反倒变成了毛主席。
当然,他也明白黄祖炎的顾虑,所以什么也没有多说,而是像自己之前自己计划的那样,一遍遍的叮嘱对方,祝福对方。
他们是有着深厚友谊的朋友,就算天各一方,心也还是会挂念着彼此。
只是很可惜,这一次离别,双方谁都没有想到,竟然是一对朋友的永别。
黄祖炎离开延安,还来不及伤感,马上又投入到忙碌的革命工作中。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全国解放之后,他积极响应祖国的号召,支援地方建设,总之是一刻也没有停下。
他和毛主席身边的许多工作人员一样,聚是一团火,而散开就散成了满天星辰,个个都能独当一面,都能在艰难困苦的任务中挑起大梁。
他也一样,他到任山东军区政委,负责政治工作,事业上做的有声有色,完全没有辜负毛主席对他的信任,没有辜负党组织对他的栽培。
毛泽东主席签发的黄祖炎任命书
1951年,山东军区召开文化工作座谈会,黄祖炎当然也会出席,而且他是领导,位置也很固定,这就在无形之中给了一些人可乘之机。
会议进行时,军区文化部宣教科的副科长王聚民突然起身,来到黄祖炎的身后,对着他的脑袋开枪,当场将他杀害。
杀人之后,王聚民自知自己是死路一条,所以立即开枪自杀。
两条人命,转瞬之间就烟消云散。
原来,这王聚民本身是个当过反革命分子的不良人物,但因为后来积极改正,所以军区才愿意给他机会。
可谁知道他骨子里一直是地痞流氓的行径,知道新中国的土地政策触及了自己家庭的利益之后,心中就产生了极大的怨恨,这才决定报复社会。
他所能接触到的级别最高的领导干部,也就是黄祖炎这类人了。
所以他才利用工作之便,偷偷接近黄祖炎,趁着众人不注意对其开枪。
黄祖炎和他并没有私人恩怨,更不存在伤害他的行为,然而就这样成了他的枪下冤魂。这个结局,让人极为痛心。
外人尚且觉得可惜,毛主席作为黄祖炎的朋友,得知消息后更是悲痛交加。
他亲自批示,一定要好好举办后事,还问候黄祖炎的家属,不是作为领导人,而是作为朋友。
▲黄祖炎之墓
他们的革命情谊,并没有随着黄祖炎的离世而褪色。
许多年后,提起这位老朋友,毛主席依然感慨万千,不曾相忘。
图:许世友在墓前向毛泽东主席介绍黄祖炎遇刺时的情况
点击,就可以看到榜单,阅读更多深度好文章。
参考资料:
[1]王彪.惊动毛泽东的黄祖炎将军遇刺案始末[J].档案时空,2013,(03):15-18.
[2]黄新.毛泽东和我的父亲黄祖炎[J].党史博览,2008,(09):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