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五大领袖之首,1983年被判刑17年,扬言要活到一百岁

雅可谈过去 2024-08-24 14:59:30

1935年,国民党与日寇签订《何梅协定》,国民党军警宪特退到保定以南,身怀报国理想的有志青年彻底对国民党政权绝望了,“七七事变”之后,北平再也摆不下一张平静的桌子,大批青年学生撤出平津寻找抗日救国之路。

恰在此时,共产党人完成了大转移,落脚于陕北,这种背景下,共产党人在在平汉铁路各站摆上木头桌子,招募青年从军抗日,有一名16岁的学生报名加入我党的阵营,她叫聂元梓,最初与聂元梓进行接洽招募事务的是程子华。

聂元梓一生非常富有戏剧性,她是河南滑县人,来自一个地主家庭,按理来说,像聂元梓这种家庭的人,很难走上革命道路,因为他们不大可能去背叛自己的阶层,可是在那个年代,很多来自地主家庭的青年,都具有朴素的爱国情感,他们“背叛”家庭,走上革命道路。

聂元梓之所以走上革命道路,主要是受哥哥聂真的影响,聂真早在1931年就加入我党,并在家乡创建了滑县县委,据说当时滑县县委的办公地点就是聂元梓的家中。

1938年1月,聂元梓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被选送到延安学习和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聂元梓奉命到东北地区进行革命活动,在哈尔滨市担任区委宣传部长和市委理论部长。

新中国成立后,聂元梓继续留在东北工作,在1953年的评级中,聂元梓被评定为行政12级,成为中共高干。然而,聂元梓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1959年,聂元梓与吴宏毅离婚,独自带着三个孩子生活,日子过得不是很好。

在这种情况下,聂元梓向在北京的哥哥聂真求助,在哥哥的帮助下,聂元梓在1963年被调到北京,成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党总支书记。

1966年5月25日,北京大学的食堂门口挤满了人,大家都在看一张惊世骇俗的大字报,这张大字报是聂元梓联合学校其他六名教师写的,名为《宋硕、陆平、彭佩云在文化革命中究竟干些什么?》

这三位当时分别是北京市委大学部副部长、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实际上,聂元梓等人将矛头指向了北京大学党委,再就是后面的北京市委,令人没想到的是,这张大字报竟然获得很多人的支持,比如说毛主席,称它是“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康生则称它是“巴黎公社式的宣言”。

1966年8月18日,聂元梓作为第一个“红卫兵”登上天安门城楼,收到毛主席的接见。

接下来,聂元梓将自己的能量充分释放到那场动乱之中,干了什么事呢?

比如说,聂元梓称有很多革命干部是“叛徒”,彭真、薄一波、安子文等等,捏造了大量的材料送到康生那里,制造了“六十一人叛徒集团案”等冤假错案。

此外,聂元梓竟然诬陷朱老总是“反党野心家”,产生了非常坏的影响。

还有,聂元梓贴出全国第一张炮打邓小平总书记的大字报,称邓小平是“全国第二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对邓小平的儿子邓朴方进行人身迫害,将其致残。

北京市革委会成立后,聂元梓被任命为副主任,成为副省级干部,在1969年召开的中共九大上,更是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当时造反派有“五个领袖”,即聂元梓、蒯大富、韩爱晶、王大宾、谭厚兰,聂元梓排在首位。

俗话说,月盈则亏,物极必反,升得飞快的聂元梓在当选为候补委员不久,就被发配到江西农场进行劳动,并在1971年被隔离审查,特殊时期结束后,聂元梓被逮捕入狱,将要面临法律的惩罚。

1983年,聂元梓被判处有期徒刑17年,随即被保外就医,晚年的聂元梓生活一落千丈,重新回到悲惨的状态,没有生活费,没有医疗费,也没有房子住,甚至一度靠捡菜叶为生。

即便如此,聂元梓还是保持着要强的性格,有人招她写字,在竟然在纸上写下“死扛”两个大字,不过,从1997年开始,聂元梓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每个月有600元生活费,后来还获得一套免费居住的两居室。

有人看望聂元梓,聂元梓说:“有些人早就想让我死,但我争取要活到一百岁。”

2019年8月,聂元梓去世,终年98岁。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