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十多岁在农村生活,仗着年少身体好,和小伙伴们半夜翻墙“偷”摘过别人家的青杏酸杏一顿吃,牙都吃酸了,也没什么事。如今62岁了,吃了几颗快成熟的杏子,反而导致胃病难忍,夜半三更去医院看急诊,真是世事"沧桑"多变,岁月多变留痕呀。
小时候,不懂什么叫养生,什么叫讲卫生,什么叫饭前便后要洗手。外出玩耍回家抓个馒头就着没洗的大葱即开吃,也没见生病胃痛。还和小伙伴们一道生吃过没有清洗的生茄子,“偷”吃过生产队种植的生碗豆、青碗豆,一吃几大把,哪时也不知没煮熟的生豆会含有毒素。如今人们吃笋子不要叶子,要食用笋叶也会焯水后再拌着吃。我家小时候吃笋叶时不焯水,将笋叶切段后用盐揉一揉,挤出水份后凉拌即食,别有一番清香的"美味"留心头。小时候胃口好,加之老陕人爱吃辣,在哪缺吃少穿的六十年代,很少吃到青菜,我家饭桌上最多最常见的一道“菜”就是青线椒汁蘸馒头:将自家小院种的最辣的青线椒剁成沫,之事用盐醋和陕西油泼辣子调一碗汁,一家人蘸着高梁面卷卷,玉米面发糕,偶尔的黑面馒头吃,美味知足,颇为过瘾。平时吃的比较多的饭是玉米面搅团,中午吃热搅团,晚上吃像如今凉粉一样的凉搅团。因玉米面是用自家的玉米现磨的,收的细面多,用其制作的凉搅团特别光滑顺口,如今回想起来,都会流口水,真是美味的享受,但如今的玉米粉怎么也做不出当年的美味了。
小时候,农村环境并不好,但人们却很少生病,有个头痛脑热,去村里保健站开几毛钱的药,一吃便好。究其原因,应和当时种植的粮油蔬菜比较原生态天然有关。吃的小米、玉米面、小麦面、荞麦面大都是自家种的,自家拿到村里的机器上脱粒成小米、磨成面粉。菜大多是房前屋后种的,虽品种少,但原生态,虽有虫子咬的痕迹,但确无农药。油是用自家种的油菜籽到村里的古法木制榨油机上压榨而成的:开榨油坊的一个远房叔叔,榨油时他先将油菜籽磨一下,之后上特大锅蒸熟,然后装进榨油机上特制的容器里,外面用粗草绳包扎紧之后,用手和脚扭动榨油机的木手柄进行压榨,此时滴滴浓香的食用菜籽油就滴滴答答往下流淌。因油坊内高温酷热,远房叔叔榨油时常常会光膀子上阵操作,那幅"图画"至今仍时常萦绕在我脑海里。
童年还年少,童年亦美好,日子虽清苦,幸福仍萦绕,平淡数十年,童年忘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