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按照当时反法西斯盟国的主张,日本在之前五十年来吞并的土地,都需要吐出去。因此台湾回归中国,同时,韩半岛也脱离日本统治实现独立。按照协议,当时半岛南方的防务属于美国暂时负责,而北方则是苏联负责。不过,由于大背景是冷战,所以这个局势没维持多久,半岛战争就爆发了。起初北方占据优势,并一度有把南方赶下海的趋势,但很快南方找来了美国人助拳,并一路高歌猛进,把战线推到了鸭绿江的江边。我国有感于如果继续让事态发展,必然导致局势失控,于是,抗美援朝运动开始了。在1953年,抗美援朝运动进入了尾声。
而当时半岛南方的掌门人李承晚的心理,也在这三年时间里,不断发生变化。
1、美国考虑停战当时,美国纠集了十多个国家,以联合国军的名义进入半岛。李承晚当时觉得就凭这么多军队群殴北方的对手,优势肯定在自己这边。当然李承晚也听人提过,关于中国介入的可能性。但是李承晚认为可能性不大。理由是中国在1949年才结束大规模的内战,并且还有局部没解放的地区,应该腾不出手来帮助北方,此外,从军事工业角度来说,李承晚也不认为中国有能力和英美这些巨头叫板。
但一切都出乎李承晚的预料:其实也出乎全地球人的意料。因为非但中国介入了半岛的战争,甚至中国还依靠步兵优势,和英法美等十多支军队较量,并给予敌军重创,所以到了1953年的时候,美国人都有些怀疑人生。
由于在1949年的时候,老蒋被赶到了台湾,而美国人也因老蒋的溃败得出结论,那就是人民军队的战斗力可能略强于蒋军,并认为老蒋的溃败是无能的体现。但是自从在半岛上和我军交战以后,美国人这才发现自己错了:虽然志愿军的武器装备起初不如美军,但是战士的战斗意志很强。如果战争继续持续下去,美国担心会被战争成本把自身拖垮。所以美国方面开始研究和中方商讨停战问题。
2、李承晚骑虎难下其实当联合国军将战线推到鸭绿江的时候,当时半岛北方只剩下新义州这一个城市。所以李承晚认为韩国统一在即,为此还十分兴奋。不过,当1953年,美国打算和中方谈停战协议的时候,李承晚和美国人的矛盾开始激化起来。李承晚坚持要把战争打下去,但是,非但美国人不支持李承晚的相反,甚至英法这些国家都出来谴责李承晚:因为为了帮助李承晚打仗,这些国家的军队在半岛也遭遇很多损失,这损失李承晚当然赔不起。而如果继续打仗,对于英法这些国家来说,等于损失越来越大,泥潭越陷越深。
李承晚不是一个傻子。早在李朝时期,李承晚就善于游走在李朝各派势力之间,甚至还能妥善利用日本和美国来给自己捞取好处。所以李承晚何尝不知道美国人也好,英国法国土耳其这些国家也罢,都不会为了帮助他而下太大的本钱。但是在这之前,李承晚已经对南方的高层大佬们夸下海口,认为自己必然能统一南北,但如果实现不了南北统一,李承晚当然处于骑虎难下的状态,更要命的是:南方高层的大佬里面,还有一些对李承晚不满的人。他们很可能利用此事发难,逼迫自己下台。
3、李承晚遭遇重创李承晚改变不了美国人的想法。但是李承晚又想继续让美国人给自己在半岛打仗。所以李承晚决定换个思路。李承晚想到了一个阴谋:那就是,可以让北方拒绝和谈,这样战争就能持续下去。毕竟,和平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
李承晚派人偷摸把北方的战俘二万多人偷摸押送走。然后坚决不交战俘给北方。李承晚打算利用这个手段逼迫双方谈判破裂。这个手段让美国人愤怒。于是,北京方面决定给韩军一定的打击,让李承晚见识见识。于是北京方面又派遣杨勇将军到半岛,参与对李承晚的战争。
李承晚方面很快也得到了这个情报。不过,李承晚对于这个情报并没重视,倒是根据这一点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我方可能已经黔驴技穷了。
因为当时杨勇只有四十岁,李承晚认为这么年轻的将领,估计也没什么临战经验,同时,李承晚也没听说杨勇将军有什么太有名的事迹。所以认为,如果杨勇负责对韩军的战争,那自己可以通过打击杨勇的队伍来刷经验,重新提高威信。
杨勇将军到了半岛以后,审时度势,认为想打疼李承晚,就得改变战术。当然这个战术得和我军实力相匹配。
此时已经是1953年,我军同美军交战也有了三年,这三年时间里,我军通过美军这个陪练的“提携”,其战斗力比照解放战争时期又有了直线式上升。但是很多部队作战的时候,还采用1950年、1951年的战斗模式,这样不适合我军战斗力的施展。所以杨勇将军请示上级:是否可以通过大兵团作战的模式,对李承晚军展开歼灭战。而上级同意了杨勇将军的主张。
于是杨勇调集部队,同李承晚的部队有了初步交锋,这一战,李承晚部损失一万四千人——要知道,当时韩军的规模,损失一万多人,堪称重创了。
面对如此重创,其实李承晚应该冷静起来,考虑和谈。但是李承晚考虑的是和杨勇将军来一番豪赌:李承晚于是把最后的军事家底都投入了进来:他抽调了四百架飞机以及三十多辆坦克,准备和杨勇将军的部队一较高下。而杨勇将军也打算对李承晚再来一次歼灭战,并尽量消灭李承晚的生力军。就在这时候,杨勇将军得到消息:对方已经准备和我方和谈了,就这样,李承晚最后这点家底保住了。
李承晚没有想到,主席派遣杨勇到半岛,这个决定,会让李承晚间接陷入绝望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