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战役胜利后,畏战的团长抢着合影,韩先楚不怒反喜:往中间站

历史在现 2024-12-06 11:34:54

海南,中国第二大岛,坐拥得天独厚的热带风貌,独领风骚于中华疆域。它不仅是南海之滨的璀璨明珠,更是中国面向南海的重要战略支点。

海南若失,南海广袤海权将易手东南亚,更危及广东,失却天然屏障,经济繁荣恐遭重创。

尤为骇人的是,假若非韩先楚将军力挽狂澜,坚决解放海南,上述种种设想恐已成确凿之现实。

【解放海南,众军为难】

1949年,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抵抗最终失败,蒋介石等世家军阀逃往台湾。至此,标志着国民党的政治生涯在中国大陆走向覆灭,他们试图挽回败局的最后努力也宣告破灭。

尽管大势已去,蒋介石等人仍然心怀复辟之梦,试图借助台湾、海南等小岛屿,静待美国援助以封锁解放军海军实力。然而,这仅仅是他们的一厢情愿,现实的残酷终将击破这脆弱的幻想。

在这群岛屿中,蒋介石特别重视台湾和海南两个大岛。这两个岛屿不仅地理位置重要,资源丰富,而且对中国海权构成有效遏制,可彻底封锁中国的海域通道。

在撤离至台湾之前,蒋介石特意将海南岛的防御重任托付给了国民党内少有的杰出将领薛岳。

抗战期间,因军事力量薄弱,我军常凭人海战术与巧施声东击西之计,在正面战场屡获胜果,彰显智慧与坚韧。

薛岳,国民党将领,独辟蹊径,善用地理优势布局战局。长沙之战,他借湖南独特地势,正面迎击日军,歼敌近12万,成功将敌拖入僵持,展现非凡战术智慧。

在海南的坚守中,薛岳倾注了全力。他从蒋介石处调集了十万精锐部队,利用琼州海峡的天然屏障,在海口与临高之间构筑起了那条被誉为“东方马奇诺”的防线,名为“伯陵”,意图将解放军阻挡于岛外。

1950年初,毛主席部署下,韩先楚将军率各兵团汇聚雷州半岛,筹划与琼崖纵队两万将士协同作战,内外夹击,誓将海南岛从敌手夺回,让这南疆明珠重归新中国版图。

尽管上级满怀信心欲解放海南岛,中下军官与士兵却心怀忧虑。因战前,借新中国胜利之势的第三野战军已尝试登岛金门,欲为台湾战役铺路,却未果。

海战之惨烈,超乎双方预料。抢滩之际,解放军竟有近万将士英勇捐躯或杳无音讯,悲壮之情,令人扼腕。

胜利之际突遇变故,犹如冷水浇头,令解放军士气受挫。面对更为艰险的海南岛战役,不少将士心生畏惧,士气低迷。

抗战最艰时,将领无惧杀敌难,舍命成常态。然战海南异也,新中国已立,安宁生活有望,拼搏一生终见曙光,人遂生畏心。

金门失利成镜鉴,众惧牺牲无所获。部队多为北疆汉,下海即晕,上船难稳,海上战力锐减,令人忧。

战前,海南战役前夕,解放军中罕见地弥漫着畏难情绪,甚至有老革命战士以“长白山至海南岛,革命路竟通海底”自嘲,透露出基层对征伐海南的普遍抵触心声。

从基层到团级,包括与韩先楚并肩作战多年的参谋长宁贤文,皆显露退缩之意,纷纷选择逃避。

为避免上岛任务,有团级干部深夜巡逻时故意摔伤,自伤以避责。另有人表面服从,实则阳奉阴违,练兵备船照旧,谈及上岛则避而不谈。

遗憾告知,人员难觅踪影,连四十三军军长李作鹏也屡次推迟登岛计划,并与韩先楚将军商讨是否应延迟至次年再行上岛。

宁贤文最为荒唐,竟不惜以石击腿,自伤以求避岛役,其行为实在令人咋舌。

目睹此景,韩先楚心情沉重,他虽能共情众怒,却也心持己见。深知时不我待,若迟滞不取海南,战局将更趋不利。

【力排众议,身先士卒】

韩先楚对提前解放海南满怀信心,这份信念根植于他对海南战役的周密剖析之中。

首要在于时机的把握,即天时之利。

他深入渔民间,探寻登岛良机。得知五月前,海南岛常受东北风惠顾,源自广州。对仅拥帆船或渔船的解放军而言,这股顺风如同助力,半天乃至数小时即达海岛。

若下半年风向逆转,解放军逆风航行,恐遭国民党军舰突袭,暴露作战意图,加剧未来登陆难度。

地利乃海南取胜之要,其辽阔胜于金门。金门虽近大陆,滩涂狭隘,难容大军一蹴而就,分批登陆则陷添油困境,遭国军各个击破。欲绕行金门,无奈海力不济,更显海南之利。

海南独特,海岸线绵长且隐蔽物众多,薛岳防线难阻四面。解放军可化繁为简,多点登陆,绕后突袭国民党防线,避免前后夹击之虞。

三是人和。海南岛上,除国民党十万大军,琼崖纵队亦近两万。尽管力量悬殊,难敌五倍之敌正面交锋,但国民党军亦难剿灭其游击战术之精。

游击队对海南岛地形了如指掌,战前更精心绘制地图,秘密送出岛外,助力雷州半岛大军。一旦作战时间敲定,内外夹击,巧妙牵制国民党军视线,确保抢滩登陆行动顺利无阻。

再者,共产党凭借长期游击战在海南岛深植民心,民众热切期盼其登陆驱逐国民党,随时准备为解放大军提供支援。

国民党军虽拥十万众,然多为白崇禧败部,源自广东,士气萎靡,对共党心存畏惧,此情绪亦蔓延至薛岳麾下,影响军心。

为稳固海南岛的控制,兵力遍布全岛。若仅集中攻打一处,待援军回防,战事或已尘埃落定。

鉴于上述因素,韩先楚深感时不我待,解放海南岛之任愈发艰巨。他即刻部署强化登陆演练,同时力陈己见,坚决反对推迟渡海计划。

在广州军委会上,他直抒胸臆,指出拖延加剧军心浮动,宜趁春夜利用渔船帆船偷渡,避开白昼,自己愿担延误之责,力促即日行动。

经营好自家部队后,他转而助力同僚。小试牛刀,两次渡海轻取成功,他认定时机已至,经验与助力兼备,亟须把握良机,速攻岛屿。

韩先楚为劝邓华司令,日日起早赴其室,静坐终日。两人因策略相左常起争执,韩主张速战速决,而邓则坚持稳妥,待船备齐、万事俱备方登岛。

他深感时不我待,遂心生妙计,频频向各级领导发送急电,短短数日竟达十余封,恳切请缨,誓要率部解放海南,把握历史机遇。

他豪迈宣言,愿亲自领军首航渡海,誓夺胜利,若未竟全功,甘愿以命相搏,葬身波涛之中,无需责罚!

数日越级急电凸显其攻占海南之坚毅,触动林彪敏锐目光。

韩先楚敏锐捕捉时机,夜以继日地向林彪阐述海南岛战役的紧迫与周密战略,深得“旋风将军”美誉的林彪,经深思熟虑后,迅速向主席呈报己见,力荐此役。

领袖深思熟虑后,毅然决然地颁布了作战号令,海南战役的序幕就此轰轰烈烈地拉开。

夜幕低垂,4月19日,韩先楚紧随首批战士,在夕阳余晖中毅然登舟,誓师横渡琼州海峡,誓要抢占先机。

夜幕下,约四百艘木舟乘风破浪,以灵动之姿逼近敌舰,部分直捣黄龙与国民党军舰交锋,余者则巧妙分散,直击滩头,展开抢滩之战。

国民党难以置信,竟有人以木舟挑战铁舰,解放军却以土炮远击,手榴弹近战,竟致其舰队司令王恩华中将捐躯沙场。

小木舟竟能大破巨舰,这场战役在军事史册上刻下了“以小搏大”的传奇篇章。

韩先楚英勇无畏,船只遇阻夜潜海,率先冲锋。琼崖纵队助力,三小时内解放军全数登岛,薛岳引以为傲的“东方马奇诺”防线瞬间瓦解,如筛网般破碎。

仅三日,薛岳这位日军口中的“长沙猛虎”黯然撤离海南。余敌或降或随长官遁逃台湾,5月1日,海南岛喜迎解放曙光。

【纪念照片,基层在先】

解放全岛后,功臣们笑逐颜开,提议合影留念辉煌时刻。然而,快门按下之际,些许不快插曲悄然上演。

海南战役中,韩先楚麾下兵团与琼崖纵队英勇奋战,血染疆场,然亦不乏临阵退缩者,或激烈争辩反对冒进,或消极怠战拒登岛屿。

胜战之后,部分干部非但无愧色,反而在合影时争相上前,面露喜色。此举引发众人不悦,拍照前夕便已有争执。

韩先楚以从容之姿化解尴尬,非但未斥避战之徒,反笑语盈盈,轻扬手道:“无妨,诸位稍移玉步,共聚镜前,留此温馨一瞬。”

此言一出,众人皆敛气,功高者已表态,谁敢再有异议?昔日避战的官员也顺势而为,悄然退却,避免尴尬。

韩先楚非刻意调和,实乃洞悉部属心绪,深知此非大过。中央原意待时机成熟再行动,干部们仅是遵命行事。

明知或可先行,然此举犹赌,世事无常,策难预敌变。若逢不测,非独身陷囹圄,更累及万军与无数家室,其罪,恐将遗臭万年。

此战蕴含博弈玄机,基层因未知全貌而畏难,实属情理之中。韩先楚在后续报告中对此避而不谈,若非同僚力证,这些细节或将随风浪消逝于历史长河。

然而,关键在于战役已获全胜,再纠缠干部昔日微瑕,实无裨益,反伤团队和谐。

他巧妙地安排合影,为众人铺设了和解的桥梁,既化解了尴尬,又避免了此事成为军队内部的纷扰,让一切归于平静。

韩先楚,一位胸怀坦荡的将领,其人格魅力深得上将许世友敬仰,他曾直言:“我心目中最令人钦佩的将领,非韩先楚莫属。”

【小结】

不久之后,国际风云突变,朝鲜战争随即爆发。仅在短短两个月内,美国第七舰队就出现在台湾海峡,阻断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攻金门和台湾的可能。

此变局令人心悸,若贸然攻琼,美军或扼琼州海峡,海南恐步台湾后尘,孤悬海外,南海海权岌岌可危,成第二个孤岛。

韩先楚将军对这一切的贡献不可小觑,他的卓越成就无疑为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