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女排将军陈招娣去世:曾助王治郅归国,郎平、孙晋芳悼念

凯利谈古今 2024-12-09 14:05:52

请用您发财的金手指,点赞走一走,暴富到永久,上点关注下点赞,不想暴富都很难

这次是真的"破防"了!

2013年4月1日一个令人心碎的消息传遍了整个中国体育圈:陈招娣将军因病离世。

谁能想到这位曾经叱咤排球场的"铁娘子",这位在军队体育圈呼风唤雨的女将军,这位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成功劝回王治郅的幕后英雄,就这样悄然离开了我们。

在北京八宝山的追悼会上,看着那些泪流满面的昔日战友,我们不禁要问:这位传奇女将军,到底给中国体育界留下了什么?

这一天八宝山的天空格外阴沉。

4月5日北京八宝山的追悼会现场,气氛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

往常爱说爱笑的郎平站在那里,抬手擦拭着眼泪,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孙晋芳更是几度哽咽,那股子倔强劲儿在追悼会上彻底崩塌了。

说起来真是讽刺,按年龄算陈招娣应该是站在那里送别老一辈的,可这次她却走在了前面。

追悼会现场人山人海,光是自发前来的排球迷就近千人。

这样的"排面"在体育界也是少见。

大家都说这位"铁娘子"走得太突然了,谁也没准备好。

要说陈招娣和排球的缘分,那得从她的高中时代说起。

那会儿她就是个"天选之子",北京体育学院的教练一眼就相中了这个天赋型选手。

从此她和排球的故事就再也分不开了。

在北京体育学院三年,硬是用汗水把自己"捯饬"成了尖子生。

这丫头倔得很不少省队开出高薪想挖她,她愣是选择了八一队。

就这样一路拼搏,1976年她终于等来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 —— 入选国家队。

说真的看着追悼会现场的这些老战友,谁能想到他们曾经在赛场上是多么意气风发啊!

从国家队菜鸟到主力队员,陈招娣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含金量"。

跟着名帅袁伟民,她的球技突飞猛进。

1978年中国女排在亚运会上拿下银牌,这是陈招娣和姐妹们的第一个重要奖牌。

一年后更牛的事来了。

1979年的亚锦赛,她们干掉了当时如日中天的日本队,简直帅呆了!

但这些成绩在后来看来,都只能算是开胃小菜。

真正的高光时刻是1981年的世界杯赛事。

那一年的世界杯,中国女排简直开了挂一样,豪取七连胜。

要知道这可是中国女排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杯冠军!

当时的比赛视频到现在还能找到,陈招娣在场上的拼劲儿,看得人热血沸腾。

有时候真想问问那些觉得女生"打球不好看"的人:你见过陈招娣他们的比赛吗?

1982年的世锦赛更是神了。

3比0横扫秘鲁队,看得观众直呼过瘾。

但鲜有人知道的是,在这些辉煌战绩的背后,陈招娣一直在和背伤死磕。

每次训练完队医都得给她做特殊按摩。

赛前贴满膏药的场景,队友们现在提起来还是心疼。

但这位"狠人"从来不喊疼,扛着伤也要上场比赛。

用现在的网络热词来说,这才是真正的"铁人",不是靠嘴说的。

那个年代的女排姑娘,一个个都是"猛女",陈招娣更是其中的标杆。

赛场上的光环渐渐褪去,陈招娣的人生却迎来了新的高度。

1983年她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这是实力的认可,更是责任的加重。

随后担任八一女排副政委,从运动员变成了管理者。

但天有不测风云,正当大家以为她要开启人生新篇章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癌症打乱了所有节奏。

这一关比任何一场球赛都要来得凶险。

但陈招娣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有"认输"两个字。

和疾病较量了整整十年,她硬是用意志力把病魔"打"了下去。

1993年她王者归来,重新走上工作岗位。

这一干就一路升到了总政文化体育局局长的位置。

说到她最牛的操作,必须得提2006年那件事。

当年的王治郅可是个"刺头",因为和篮协闹翻,一走就是五年没回国。

这事儿可愁坏了篮球圈,都说王治郅这次是真走心了。

但陈招娣出手就不一样。

她先是和篮协谈,给王治郅争取缓冲时间。

然后又动之以情,联系王治郅的父母,从家庭角度做工作。

最绝的是在舆论最猛烈的时候,她硬是一句抱怨的话都没说。

这波操作简直就是教科书级别的危机公关。

最终王治郅被她这份真诚打动,答应回国。

回来后立马就带队拿下了多哈亚运会冠军,紧接着又帮八一队夺得CBA总冠军。

就这样一个困扰中国篮坛多年的难题,被这位女将军轻松化解。

在体育界有些人离开了,却让人感觉她从未走远。

陈招娣就是这样的存在。

她的影响力像涟漪一样在体育圈不断扩散。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她离世后20天,郎平毅然决然地放弃美国的高薪工作,回国执教中国女排。

这个决定郎平后来说了实话: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陈招娣的影响。

因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陈招娣还在牵挂着中国女排的未来。

她的这份情怀深深触动了郎平的心。

现在回过头看陈招娣的一生简直就是教科书级别的传奇。

从球场到军营从运动员到将军,她走出了一条独一无二的道路。

她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原来女性可以这么飒,这么酷!

更牛的是她不仅是个体育人,还是个"破圈"选手。

在体育外交这个领域,她玩得比专业外交官还溜。

我常常在想假如当年不是她出手,中国篮球的历史会不会改写?

有人说她是女排精神的代表,有人说她是军人的楷模,有人说她是体育外交的高手。

但在我看来她最了不起的地方是:从不给自己设限。

无论是在球场上拼到极限,还是在管理岗位上开疆拓土,她都在用行动证明:人生的可能性,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

这大概就是她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了。

十年过去了每当提起陈招娣,体育界的老人们仍会动容。

也许这就是伟大,明明已经离开却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