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免综合排名第一,33门课程满绩
主持或参与4项课题研究
获三次国家励志奖学金、三次校级一等奖学金
获国家级、省级4项,校级3项学科竞赛奖
软件开发经历2段,软件著作权1项
获“优秀共青团员”“先进工作个人”等荣誉称号……
回想过往
直博复旦的杨波涛用“努力”二字概括自己的大学三年
在对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兴趣的指引下,来自陕北地区的杨波涛来到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阶段的不懈努力,在今年秋天终于结出累累硕果。
七月到九月,清华大学安全科学学院、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协和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岛研究生院、厦门大学信息学院等都向杨波涛抛来了橄榄枝。最终,杨波涛选择接受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直博生的offer,准备开启下一段新的旅程。
逐浪·机遇在握
信不弃功,知不遗时。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而杨波涛总是能时时准备、及时把握机遇。大二时,杨波涛毛遂自荐,成功进入西北大学信息学院耿国华教授课题组,在张海波副教授的指导下参与研究青花瓷碎片图像拼接任务。
针对手工拼接耗时耗力、易造成二次伤害,DS-UNet方法容易出现重影、伪影现象等问题,杨波涛所在的课题组使用了一种新算法,实现了消除图像重叠处的重影和伪影。杨波涛的主要工作是DS-UNet++模型在COCO数据集与自建青花瓷数据集的预训练与微调,和“碎片凝墨,青花拼影”系统开发。
从刚进入课题组的实习生到项目第二负责人,杨波涛在八个月的时间里,积极配合老师及学长学姐的算法研究,与其他成员线上沟通、线下协调,合力开发系统,提升了能力和经验。“这一项目让我了解了图像处理这一领域,开阔了视野。”他也凭借在项目中开发的系统斩获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家级一等奖。
大三下学期,通过学院官网,杨波涛了解到北京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李挥教授在做大模型代码生成安全性评估任务相关的研究。抱着勇于尝试的心态,他主动向教授发邮件介绍自己的情况,最终成功加入课题组。起初,面对从未接触过的大模型,他十分忐忑,甚至有些“怯场”。“刚加入时我还不够自信,和同课题组的学长多次交流后,他鼓励我抛开忧虑、专心做科研就好。再次潜心读文献、做实验后,我才发现其实这些并没有一开始想象的这么复杂。”在亲身参与了更多前沿研究后,他的科研心态也越发积极平和。
正如他朋友圈的个性签名——“鲁莽比怯懦更接近勇敢的美德”,杨波涛总是能主动出击,在一次次大胆的尝试中不断成长,即使迷茫,也坚定向前。“在事情发生之前,我不会去预演太多不好的情况。提高执行力,勇敢去做就好。”他说道。
破浪·笃学奋进
“学霸”非一日之功,杨波涛也曾在学习上碰壁。在学习第一门专业课“C语言”时,期中考试他只考了58分。考试的失利让他痛定思痛,他及时调整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课堂状态,线上学习相关课程,辅以大量、反复的练习。终于,期末时,他成功“逆袭”,拿到了100分满分。此后,他一直保持着课上听讲、课下网课辅助和做习题的学习习惯,在微积分(第一层次)Ⅱ、线性代数等课程中屡获佳绩甚至直取满分。专业排名第一、33门课程满绩的背后,是他不懈的努力。
归纳总结,是杨波涛学习的又一诀窍。“自学Python语言时,同一语义有很多种实现方法,很容易记混,所以我针对相同类型做了专题整理,比如赋值语句专题等等。”他介绍道。而期末复习时,他也会以老师的课件为纲,整理出掌握得不太好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长期以来的好习惯,让他对专业课知识融会贯通。
除了Python之外,杨波涛还自学了深度学习算法,和在数学建模竞赛中常被用到的Matlab。从刚开始的不甚了解,到后来慢慢掌握人工智能领域里几种主要主流的神经网络框架,再到自主提出新的模型架构,在不断学习、探索的过程中,他逐渐领悟到,“同一领域的不同子任务有共通性,要从底层逻辑开始掌握。”
科研的道路上,杨波涛也从未停歇。如今,他作为信息学院冯筠教授课题组的核心成员,参与研究睡眠分期等任务。在这一项目中,他的工作是设计并在SleepEDF-39数据集上训练一系列神经网络,进行模型代码编写、结果比较、数据可视化。“传统手工睡眠分期耗时且人力成本高,因此我们提出用深度学习算法来自动标注睡眠的周期。”他介绍道。为此,课题组引入了脑电和心电数据,近期正使用耦合训练的方式,通过脑电数据提高心电睡眠分期的精度。
大一时,辅导员要求他们写下各自的大学学习计划。当时,他的目标是“加权平均分达到85分以上”。昂首见前路,低头自耕耘。三年过去,87.7的加权平均分,为他一路来的付出写下了最生动的注脚。
乘浪·善思致远
除了努力提高课程成绩,杨波涛也会自主探索周围的“困难”,试图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解决。他观察到,现有的抑郁症自评大多是以问卷的形式,但这种形式可能会受答卷人的主观情绪影响而隐瞒一些信息。带着这样的想法,大二下学期,他主持了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多模态方向-基于深度学习的在线抑郁症自评诊断系统”,提出用语音和文本的双模态数据,对患者的抑郁症情况做出智能诊断。“如果能顺利开展的话,这一项目也能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
阅读大量文献、做过无数实验后,杨波涛设计并在EATD-Corpus数据集上训练模型、消融实验、构建抑郁症识别个人文献库,开发了“心晴”系统。长达一年的项目进程中,作为负责人,他综合每位队员的能力及意愿,合理分配任务,第一次完整参与了从选题、模型设计、模型训练到部署的项目全过程,获益良多。这一项目结题优秀,“心晴”系统还获得了软件著作权。
“日常生活中,很多数据都包含丰富的信息。从这些数据中,我们能够挖掘有用的信息,来帮助以后的生产和生活。”出于这样的思考,以及对数据科学的兴趣,从大一下学期开始,杨波涛参加了5次数模竞赛,2次培训,两次作为队长获得省级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
思考的习惯,贯穿杨波涛大学生活的始终。曾作为体育文化节田径运动会裁判,目睹一些运动员们因种种因素没能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惋惜之余,他学会了做好万全准备的同时不执念于结果;在参加保研夏令营时,见证许多同学院校背景相对一般、却能凭借自身努力前往更高的学府深造,他深受激励,将他们的经历作为进取的动力之一。
大学至今,向外探索,向内生长,杨波涛收获颇多。“西大和信息学院是我的‘象牙塔’。在生活和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是这里的老师和同学们为我分析形势,帮助我选择方向,解决困难。”
未来的硕博阶段,是杨波涛蓄势待发的又一起点。他将在人工智能领域继续深耕,期待在AI模型的韧性分析和可信度分析方面学有所成,为其发展贡献力量。
波涛起,风行万里。正如他的名字——杨波涛,大江大河的波浪从未停歇,带着摧枯拉朽般的力量滚滚向前,创造新图景。凯歌而行,不以山海为远;乘势而上,不以日月为限。在人工智能这片广阔的海域里,杨波涛将以热爱、赤诚铸就未来之舰,以认真、坚守扬帆智慧之舟,开启新一条航线。
流水争先,滔滔不绝;波涛四起,而风声又至。
部分图源受访者
图/ 赵欣悦 陈思好
采访&文&编/ 冯雨欣 孔佳笙 责编/ 朱悦
来源:西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