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伏天”要来了,要热到几月?老人说是“母伏头,秋包伏”

青丝评文化 2023-02-22 18:18:03

酷热的天气将从六月下旬一直延续到八月中旬。而这段时间里,气温也逐渐升高,特别是进入七月以后,便是名副其实的“夏热三伏”!那么炎热的夏天在古代又有哪些说法呢?其实,古代以农耕为主,对于气候的变化尤为敏感。夏季白昼时间的变长,农作物能够享受到更多的日照,正是其生长旺盛的最佳时机。所以关于这段时间的民间俗语最为丰富,不仅准确还生动形象,题中俗语便是其中之一。

“三伏”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概念,气温高、潮湿、闷热是这段时期最为切身的感受。不过三伏究竟是哪三伏?又是哪天开始?今年三伏要持续多久?这些问题对于我们常人而言大多不甚明了。这其中的由来与古代的天干地支和阴阳学说密不可分,偶然听来让人意犹未尽。

所谓“三伏”即“伏”的三个阶段即初伏、中伏和末伏,而“伏”则表示这段时间阳气炽盛,使得阴气在这期间被迫藏伏在地下,是阴阳家给季节的又一新的定义,并称之为“长夏”,对应五行中的土。在这个系统里,一年便有了五季,即春、夏、长夏、秋、冬对应五行木、火、土、金、水。从秋到夏皆正常的相生关系,但夏到秋便成了火金相克,金不敢出来就在土里潜伏一段时间,所以“伏”的本意就是“潜伏”。

知道了三伏的含义,再来看三伏的起始就简单许多,因为民间早有谚语说“夏至三庚便入伏”,也就是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就是初伏的开始,往后十天也就是第四个庚日便是中伏,而末伏则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至于为什么用庚日来定,则同样源于上文提到的五行相克,由于夏季属火,庚日属金,火克金,所以庚日畏火,故而整个三伏天都要伏藏。

由此可知今年三伏天是7月16日入伏,要到8月25号才出伏,是今年最为炎热的40天。而题中所说的“母伏头”则同样源于旧时的阴阳学说,古人将奇数视为阳数为公,偶数视为阴数为母,7月16日在农历是六月十八,偶数为阴为母,故而称之为“母伏头”。

“秋包伏”的说法则相对复杂一点,与之对应的还有一个“伏包秋”,俗谚“伏包秋,凉悠悠;秋包伏,热得哭”便由此而来。前文所述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如果这个庚日也是立秋当天,则是“伏包秋”;如果是在立秋之后则是“秋包伏”。前者意味着三伏到立秋后11天便会转凉,所以谓之“凉悠悠”。而后者意味着立秋后的几十天都在伏里,人们期盼的秋意迟迟未到,故而谓之“热得哭”。

不难看出,三伏天的学问还真不简单,虽然不是那么深奥,但其涉及到的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甚至天体运行规律着实让人大开眼界。对于有着数千年璀璨文化的我们而言,又如何不被其魅力所折服。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