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德经》:真正的强者,拥有这三种顶级的智慧

楚然谈情感 2025-01-19 15:42:45

文/情感文化小陈

众所周知,孔子曾三次向老子问“礼”。并发出赞叹:“老子其犹龙邪!”这位儒家圣人都对老子如此敬仰,可见老子智慧的博大精深。

真正的强者,拥有这三种顶级的智慧。

一、“卑”的智慧:善于处下,方能无敌。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老子以江海打比方,告诉你我:百川之所以投奔江海,正是由于它善于处在低下的优点。地低成海,人低成王,能成事者,皆懂得放低自己。

《论语》中记载,孔子与众弟子向东游学途中,发生过一件事。

行至半道,一孩子站在路中,车夫大声呵斥,他依旧不避让。

孔子便探身问道:“孩子,见了车马,为何不避让?”

孩子回答:“此处有城池,城门已关闭,车马如何过?”

孔子定睛一看,原来小孩用沙土石头堆砌了一座城堡,栩栩如生。

孩子又说:“从古至今,只听说过车马绕着城走,从未听过城池避让车马的。”

此话一出,孔子愕然,一时间竟无言以对。

于是,车马皆绕“城池”而过。

随后,孔子下车,邀孩童同车前行,才得知他是春秋时期莒国的神童项橐。

经过一路交谈,他认为项橐确有过人之处,遂拜其为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越有能力的人,往往做事越低调,为人谦卑。

《周易》有云:“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品性高尚的人,为人处世总是格外谦恭有礼。

因为见过自己无助时的窘迫,所以懂得时时竖起耳朵聆听;因为见过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迷茫,所以知道随时蹲下来仰视。

狂傲源于无知,脾气始于懦弱,只有保持在低处,才能承载福气。

身段放低一尺,层次和格局就会拔高一丈。

拥有这样的智慧,才能在岁月中沉淀,在时光中成长。

二、“缺”的智慧:适度而行,才能圆满。

老子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意思是,最大的成功、最完美的东西,好像也有缺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

《西游记》中孙悟空也说:天地本不全。

花开太满会凋零,月亮太圆就是缺的开始。

人生过满,则会溢;做事过满,容易亏。

生活中,无论是处理人际关系,还是工作、婚姻、生活,都要适度而行。

曾国藩被誉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

曾国藩曾花费大量时间潜心学习《道德经》,终大彻大悟。

对于世人来说,曾国藩可谓是满腹经纶、功成名就,可他偏偏将自己钟爱的书房取名为“求缺斋”。

这多少有点让人不解,“古今第一完人”还在“求缺”什么呢?

但曾国藩的想法是,任何事情不能追求圆满,有一点欠缺,才有持续改善的空间,才有不竭的人生动力。

《史记·滑稽列传》中说:“酒极则乱,乐极生悲。万事尽然,言之可及,极之则衰。”

华为总裁任正非就深谙此道。

有次记者采访,问他:“欧洲市场拥抱了华为,华为也拥抱了欧洲,对此,您怎么看?”

任正非回答:“我们在欧洲的份额也不能太高,要给竞争对手留有生存的空间。有时别人说我们定价高,我们定价不得不高,如果定价低就把别人的路堵死了。”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人与人之间也是这样,有好处,不能独享,要与他人共享。倘若好处占尽,那么坏事也会来临。

三、“善”的智慧:多行善事,必有福报。

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意思是,调和大的恩怨,必然有余怨不能消除,又怎么能说是妥善的处理方法呢?

所以圣人持有契券,但从不向人讨还。

有德之人就像契券的保管人,持有但不去讨还,无德之人就像掌管税收的税吏,分毫都不能少。

天道不会有意亲近谁,它从来只和善人在一起。

老子认为,行善,便是天道。

所谓善恶福祸,都是自己招来的,自己种下的因,成就自己的果。

你心里浮现出来的念头,你表现出来的行为,你对待他人的态度……

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刻,就会成为决定你灾祸与福报的关键。

苏轼的一生,无论走到哪里,遭遇什么,都不忘善待他人。

乌台 诗 案后,他一度跌入人生的低谷,生活上缺衣少食,好友们也避而远之。

即便如此落魄,他仍挤出钱财来帮助歉收的老农,为贫困的当地百姓修建学堂,教授他们文化。

苏轼竭尽所能善待百姓,百姓也将他的善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当地百姓当中,有人帮他垦荒种地,有人献上自家酿制的一坛酒,也有人将多余的粮食送给他。大家的关怀与照料,助他安然度过了生命中最艰难的时期。

蒋勋说:生命是一种因果,看到因和果的循环轮替,也就有了真正的慈悲。

心怀仁爱,必有福报;多行善事,必得善果。

所以,与人交往时,不要总是害怕吃亏,也不要过于计较得失。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别人遇到难处时,你能拉就拉一把,能帮就帮一次。

你对他人付出的善念,都是在为自己积攒福报。

古今中外将《道德经》列为枕边书的大人物比比皆是。

德国哲学家尼采的思想深受《道德经》的影响,他曾经评价老子的《道德经》一书说,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明太祖朱元璋也曾经评价道德经:“乃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翰·高则认为:《道德经》是一本有价值的关于人类行为的教科书。

《道德经》中句句警言让我们明白:不管在任何时候,你我都能重新培育自己,活成更理想的样子。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