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港分子”何桂蓝:从清华学霸到港独分子,昔日风光今日凄惨

史海小记 2024-09-20 09:58:37

她本来是清华的学霸,成绩优异奖学金拿到手软,毕业后更是成为了一名前途无量的记者。

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她逐渐变成了一名“港独分子”。

后来她还当上了某个乱港组织的副主席,当时十分的威风。

可是这样的“威风”,早晚有一天会消失的无影无踪。

曾经受一众人追捧的她,现在下场非常的凄惨。

何桂蓝1990年出生在香港,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聪明才智。

在香港的中学时代,她就是学校里的佼佼者,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2010年,20岁的何桂蓝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成为了众多香港学生羡慕的对象。

当时考上清华,何桂蓝觉得自己终于有机会去内地学习,可以亲身体验不一样的文化和教育环境。

在清华大学,何桂蓝选择了国际关系专业。这个专业不仅符合她对世界的好奇心,也为她日后的职业发展埋下了伏笔。

何桂蓝深知,选择这个专业,就意味着自己将踏上一条不平凡的道路。

不仅要研究复杂的国际关系理论,还要关注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

然而,何桂蓝并不满足于仅仅在课堂上学习。

她积极参与各种海外交流项目,希望能够开阔视野,了解更多的世界。

在清华学习期间,她先参加了美国加州大学的交换生项目。

随后,她又参加了欧盟的助学计划,在欧洲的多所高校间游学。

这段经历让她对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从事国际关系研究的决心。

这些经历让何桂蓝大开眼界,她接触到了很多西方的政治理念,比如民主、自由、人权等。

这些概念是导致何桂蓝开始重新思考很多问题的开端。

有趣的是,尽管何桂蓝是清华大学的学生,但她实际在校学习的时间并不长,据说不足一年。

她大部分时间都在国外交流或实习,这也为她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毕业后,何桂蓝并没有选择在内地发展,而是回到了香港。

何桂蓝没有选择继续深造或进入政府机构工作,而是踏入了媒体行业。

她相信,通过媒体的力量,可以让更多人了解真相、思考问题。

于是何桂蓝先后在英国广播电视台和香港电视台《主场新闻》实习,开始了她的媒体生涯。

就这样何桂蓝成为了一名备受关注的记者和评论员。

在这里,她以“立场姐姐”的身份活跃在公众视野中,发表了大量关于香港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文章和评论。

2019年,香港爆发了修例风波,作为一名年轻的记者,何桂蓝积极参与了相关事件的报道。她的报道方式引起了不少争议。

在新闻报道中,何桂蓝被指责掺杂了不当内容,特别是在涉及暴力示威者和假新闻的报道上。

在2019年7月1日香港回归纪念日的报道中,何桂蓝被指责美化暴力示威者,甚至制造假新闻博取同情。

她的一些报道被认为过于主观,缺乏新闻应有的客观性和中立性。

她的这种观点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特别是在报道元朗围村事件时,何桂蓝的报道被指责为偏颇和不实,引发了更大的争议。

随着时间的推移,何桂蓝似乎不再满足于仅仅做一名记者,她开始更多地参与政治活动。

但是何桂蓝的政治参与并不顺利,她的参选资格很快就被取消了。

这一决定让她倍感失望和愤怒,但她并没有选择沉默。

相反,何桂蓝继续发表反对港版国安法的言论,并在社交媒体上积极呼吁支持“民主”和“自由”。

然而,这些行为却让她成为了警方的重点关注对象。

2021年1月,香港警方展开了一次大规模的逮捕行动。

在法庭审理过程中,何桂蓝部分认罪,2021年12月9日,她被判处6个月监禁。

但这并不是故事的结束。2024年,何桂蓝再次被定罪,面临更长时间的刑期。

何桂蓝的故事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

有人认为她是勇敢表达自己观点的典范,也有人认为她过于激进,偏离了新闻工作者应有的职业操守。

何桂蓝的支持者则认为,她是为了理想而付出代价的勇士。

无论如何,何桂蓝的故事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清华学霸到争议媒体人,再到身陷囹圄的政治活动参与者,她的人生轨迹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

最后,让我们回到何桂蓝的初心。当年那个怀着满腔热情考入清华的女孩,是否曾想过自己会有如此跌宕起伏的人生?

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当何桂蓝回首往事时,她会对自己的选择有新的理解和感悟。

无论如何,何桂蓝的故事已经成为了香港近年来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

它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故事,更是一个时代的写照。

我们期待着,在未来,能有更多年轻人用理性和智慧来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信息来源:直新闻——黎智英、邹幸彤、何桂蓝,罪成!

看看新闻——香港法院驳回黎智英等7名反中乱港分子上诉

1 阅读: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