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瑞典人讨厌中国!持续三个世纪的仇恨难解,为何发展成这样?

漫聊小知识 2024-08-11 01:53:05

西方对中国的偏见正逐步消除,但瑞典却成为一个特例。据统计,高达85%的瑞典人对中国持负面态度,"辱华"事件也频频发生。

瑞典与中国之间究竟有何渊源?为何会产生如此强烈的对立情绪?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瑞典对中国的负面态度

近年来,瑞典对中国的态度日趋负面,这一趋势在2018年的一起辱华事件中达到了顶点,并在最新的民意调查中得到了进一步印证。

2018年9月,瑞典国家电视台SVT播出了一档讽刺节目,其中包含了严重辱华的内容。节目中不仅对中国游客进行了极其不当的描述,还公然侮辱中国国家和人民。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发表声明,严厉谴责该节目的种族主义和仇外倾向,要求瑞典电视台立即道歉。然而,瑞典方面的回应却令人失望。

SVT电视台拒绝道歉,声称这只是一个喜剧节目,不应该被过度解读。瑞典政府也未对此事做出明确表态,这种态度进一步加剧了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而在一项民意调查中更是令人震惊:高达85%的瑞典人对中国持负面态度。那么,瑞典的反华情绪究竟源自何处?历史和文化的差异无疑是重要因素。

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北欧国家,瑞典在人权、民主和新闻自由等方面有着自己的价值观念。此外,近年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强势的表现,也引发了一些西方国家的警惕和不安。

从高科技领域的5G争议到零售业巨头H&M的市场挫折,两国经济关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摩擦不仅影响了双边贸易,也对两国企业在对方市场的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

瑞典与中国的经济摩擦

在5G技术领域,瑞典政府于2020年10月宣布禁止华为参与该国5G网络建设,理由是出于国家安全考虑。这一决定立即引发了中国的强烈抗议和反制措施。

对瑞典而言,这一禁令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它会延缓瑞典5G网络的建设进度,增加建设成本。另一方面,也会损害瑞典电信设备制造商爱立信在中国市场的利益,因为中国会采取对等措施。

同时,瑞典服装零售巨头H&M在中国市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折。2021年3月,由于H&M此前发表的一份关于新疆棉花的声明,该品牌在中国遭遇了大规模抵制,对H&M在中国的业务造成了严重打击。

作为回应,H&M不得不开始收缩其在中国的业务。多家门店被关闭,包括其在上海南京东路的旗舰店,这家曾经是亚洲最大的H&M门店于2022年6月永久关闭。

H&M的遭遇并非个案。它反映了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跨国企业在全球化经营中面临的挑战。

一方面,企业需要遵守本国的法律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它们又必须适应目标市场的政治和文化环境。瑞典与中国之间的这些经济摩擦,折射出两国在价值观、政治制度和经济利益等方面的分歧。

在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外交史上,瑞典占据着一个特殊的位置。作为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国家,瑞典在1950年的这一决定不仅开创了历史,也为两国关系奠定了重要基础。

瑞典与中国关系的历史亮点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大多数西方国家仍持观望态度时,瑞典政府展现了非凡的远见卓识。

1950年5月9日,瑞典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这一决定使瑞典成为第一个,也是很长一段时间内唯一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

瑞典做出这一决定的动机值得深入探讨。首先,瑞典一直奉行中立外交政策,这使得它在冷战初期能够相对独立地制定对华政策。

其次,瑞典看到了与新中国建立关系的经济潜力。作为一个工业化国家,瑞典或许希望通过早期进入中国市场获得先机。

此外,瑞典的人道主义传统也会影响了这一决定,认为与新政权建立联系有助于改善中国人民的生活条件。然而,对这一历史事实的解读并非一致。

在中国,这一决定常被视为瑞典对新中国的友好姿态和政治支持。中国官方媒体经常提及这段历史,将其作为中瑞友好关系的重要象征。

但在瑞典,对这一决定的看法则更为复杂。一些人认为这体现了瑞典的外交智慧和前瞻性,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更多是出于自身的考虑,而非对中国共产党政权的认同。

还有观点认为,这一决定部分源于瑞典对国际形势的误判,低估了冷战的深度和持久性。但不论如何,都不能否定瑞典对我国的支持。

但在18世纪的时候,瑞典著名博物学家卡尔·林奈在其划时代的著作《自然系统》中首次提出了人种分类的概念。

林奈将人类分为四个主要类别:欧洲人、美洲人、亚洲人和非洲人。在描述亚洲人时,林奈使用了"黄色"这一形容词,这可能是"黄种人"这一称谓的最早来源之一。

然而,"黄种人"这一称谓的使用要归功于另一位德国学者布鲁门巴赫。他在林奈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人种分类,并明确使用了"黄种人这一术语来指代东亚人。

这一分类方法虽然现在被认为是过时和不准确的,但在当时却对西方人认识东亚人产生了深远影响。有趣的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黄色"一直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含义。

中国古代将黄色视为正色,象征着土地、中央和皇权。"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说始祖,其名字中就包含了"黄"字。

因此,当西方学者用"黄"来描述中国人时,这在某种程度上与中国人自身的文化认同产生了奇妙的呼应。

当前瑞典与中国关系的复杂性

近年来,瑞典与中国的关系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在政治关系方面,瑞中两国经历了一些波折。

从瑞典公民桂民海事件,到瑞典禁止华为参与5G网络建设,再到瑞典对中国人权问题的批评,这些事件都给两国关系蒙上了阴影。

瑞典作为欧盟成员国,其对华政策也受到欧盟整体战略的影响,在某些问题上采取了更为强硬的立场。

然而,与政治关系的起伏相比,瑞中经济合作却展现出了较强的持续性。许多瑞典品牌在中国市场仍然保持着良好的表现。

例如,瑞典家具巨头宜家(IKEA)在中国的业务持续扩张,其设计理念和价格策略赢得了中国消费者的青睐。

瑞典汽车品牌沃尔沃(Volvo)在被中国吉利收购后,不仅在中国市场表现出色,还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复兴。

此外,瑞典的一些高科技企业,如通信设备制造商爱立信(Ericsson),也在中国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尽管面临来自华为等中国企业的激烈竞争,爱立信仍然是中国5G网络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之一。

许多瑞典企业领导人认识到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认为与中国保持良好的经贸关系对瑞典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他们呼吁政府在处理与中国关系时应更加谨慎,避免政治因素过度影响经济合作。

然而,这种政经分离的状态也带来了挑战。一些瑞典企业发现,在处理涉及新疆、香港等敏感问题时,很难在政治正确和商业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H&M在"新疆棉"事件中的遭遇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未来,瑞典与中国关系的发展会继续呈现这种复杂性。两国需要在政治分歧和经济合作之间寻找平衡点。

对瑞典而言,如何在坚持自身价值观的同时,维护本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利益,将是一个长期挑战。对中国来说,如何在维护核心利益的同时,为外国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也同样重要。

只有通过持续对话、增进互信,瑞中两国才能在这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找到共同发展之路,实现互利共赢。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瑞典辱华事件

百度百科:中瑞关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