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央企八年,看过太多“快枪手”倒在长跑赛道上。
记得我刚进央企时,和我一起入职的小王就是个典型的“拼命三郎”。每天比领导来得早,走得比保安还晚。
遇到任务主动请缨,开会必定发言,报告必须完美,就差把“我很优秀”四个字写在脸上了。那阵子,领导见了他都笑逐颜开,同事们也都竖起大拇指。
可好景不长。半年后,小王就尝到了“过度表现”的苦果。记得有次周五下午,大家都准备收拾东西下班了,领导突然甩出个紧急项目:“这个周末得搞定,谁能接这活?”
办公室一片寂静,所有人都低头假装在忙。这时,小王又一次举起了他那“积极”的手:“领导,我来!”
于是,周末加班成了他的“标配”,晚上开会成了他的“特权”,各种急难险重的任务都成了他的“专属”。等他想要适当推辞时,领导却皱起了眉头:“小王啊,你现在可不能松劲,年轻人要有冲劲嘛!”
这让我想起了古人说的一句话:“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在央企,你一旦展现出超常的能力和积极性,就很难再回到“正常水平”。就像我们部门的老张常说的:“会了就是会了,不会装不会。”
与小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李。他从入职就保持着一个“稳定但不突出”的状态。工作都能按时完成,但从不追求完美;会议发言简单得体,但从不表现欲过强;遇到任务也会承担,但总会留有余地。
三年过去了,小王已经成了部门出了名的“工具人”,天天忙得脚不沾地,却始终原地踏步。而小李已经悄悄升为了副主管,每天按时下班,周末也能陪陪家人。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农夫与蛇”的故事。过度表现就像冬天里的蛇,一开始让人觉得很暖心,但当它恢复了元气,反而会让你寝食难安。在央企,“过度表现”往往会带来三个后果:
第一,你定下的标准会变成别人对你的基本要求
就像我们部门一个同事,因为一次完美完成了一个紧急项目,从此就成了部门“救火队员”,但凡有棘手的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
第二,你会失去讨价还价的机会
记得有个同事曾经抱怨:“我觉得自己就像个被惯坏的孩子,现在想要恢复正常作息都不行了。”是啊,当你习惯了“超标准”,想要回到“达标”都变得困难。
第三,你会陷入“倒挂”困境
越是表现突出的人,往往越难获得与付出相匹配的回报。因为在央企,“稳定”往往比“突出”更受青睐。
那么,新人该如何在央企生存呢?我总结了几点经验:
保持“温水煮青蛙”的节奏
不要一次性暴露所有实力,给自己留有余地和成长空间。就像老同事说的:“月亮也有阴晴圆缺,人也要学会张弛有度。”
学会“弹性付出”
工作要做好,但不必追求完美;任务要完成,但要懂得适可而止。记住:今天的极限,就是明天的起点。
掌握“可控节奏”
与其一味追求速度,不如追求持续性。央企工作就像马拉松,配速比速度更重要。
建立“安全区间”
给自己设定一个舒适的工作区间,既不至于太过懈怠,也不会过度透支。
看着身边那些“过度表现”的新人,我常常想起一句话:“山再高,也要一步步往上爬;路再长,也要一步步往前走。”在央企,“快”未必是优势,“慢”未必是劣势,关键是要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最后,送给所有央企新人一句话:职场如同人生,不在乎你一时多么耀眼,而在于你能持续发光多久。与其燃烧得太快太亮,不如让自己成为一盏永远不会熄灭的灯。
毕竟,这不是一场短跑比赛,而是一次漫长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