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盗车神》最大的看点是什么?
毫无疑问是导演埃德加·赖特。
这位成名于血与冰激凌三部曲(《僵尸肖恩》《热血警探》《世界尽头》)的怪咖导演这一次让拥趸们有些许失望。离开了铁三角的另外两位西蒙·佩吉与尼克·弗罗斯特,埃德加·赖特标志性的英式黑幽默与恶趣味明显被好莱坞所中和,个人色彩被冲淡了许多。
即便这样,埃德加仍然把一部飙车警匪片拍得与众不同,其亮点便在于音乐的运用。他让整部电影似乎成了男主角Baby耳中音乐的MTV大串烧,剧情与画面被天衣无缝的串联起来,让观众随着音乐嗨了一场刺激的飙车之旅。
我蛮喜欢这样的设定,因为我所get到的点正好是男主角和我的相似之处——音乐依赖症重度患者。
如何解释这种病态呢?一般人听音乐往往是为了放空自己,也就是喜欢在没啥事情做的时候听音乐。而音乐依赖症重度患者却恰恰相反,他们做任何事都需要音乐陪伴,反倒是需要放松时才不会去依靠音乐。
我就是这样一个人,开车时、工作时、看书时、码字时都必须听音乐,如果做事时没音乐环绕我会觉得全身不自在,甚至会有手颤、心慌等瘾症发作的症状,直到音乐响起才会渐渐安定下来。
一个绝对静音的环境是我完全无法忍受的工作环境,它只适合睡眠状态。
音乐依赖症重度患者对音乐做了几种分类:
1、机械式音乐
这种音乐是为了提高机械式劳动的工作效率,它们的共同点是节奏感强烈。就像Baby飙车或同伙们抢劫时播放的那种劲爆音乐,重在节奏。
多年前,我号称是单位里作图最快的人,这一切全赖音乐的功劳。我习惯在画图时播放迈克尔·杰克逊、周杰伦这样的快节奏音乐,它们会让我一种开挂的感觉,不知不觉中手速飙升,进入一种人机合一的忘我状态,一旦启动就完全停不下来。
这种习惯源于大学时代,同学们赶设计课程图时教室里通常会放置一个公共扬声机供大家自由播放音乐,如果碰上软绵绵的慢歌时我通常会塞上耳机,打开自己的随身听来一组快歌,好让自己不被靡靡之音所减速。
久而久之,身体里的一些神经与肌肉慢慢开始适应调整与音乐的契合度,仿佛一台精密的机器,必须依赖一种固定的机械节奏去维持它的高速运转。
从此之后,音乐便再未曾离开过我。
2、沉浸式音乐
这类音乐是为了营造阅读氛围,不强调节奏感,重点在旋律,类似于主题音乐。
从大学开始,我疯狂的收集电影原声配乐,从磁带、CD、MP3到如今的云端。这成为我大学生活费中比重颇大的一笔开支,我拥有数量庞大的电影原声CD,尽管它们多数是盗版。庆幸如今进入了数字化共享时代,让我省去了不少开销与收纳空间。
庞大的音乐曲库是用来与小型私人图书馆相配套的,这源于我看书必听音乐的习惯。由于对纯音乐(电影配乐、新世纪音乐、后摇等)的浸淫与烂熟,我很擅长书籍与音乐的搭配选择。什么风格的小说配合什么氛围的音乐,我有一套相当成熟的经验。阅读的过程变得和电影一样鲜活起来,全靠背景音乐在其中起到的烘托作用。
所谓沉浸式,便是强调阅读时的无我忘他。对于我,音乐就像是IMAX银幕与3D眼镜,却又不影响观影亮度的一种标配。
3、激发式音乐
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我时常需要做一些创意性的思维工作,再加上有着码字的业余爱好,于是必须要配之于这第三类音乐。
构思方案或PPT框架时,埋头码字时,我习惯来段与之相契合的背景音乐。或雄壮恢弘、灵动跳跃,或激情澎湃、忧伤哀婉……音乐会激发我的创作灵感与写作热情。
合适的音乐氛围会带动自己向某种情绪出发,经历初始的狭窄迷茫,中途的波澜壮阔,高潮的豁然开朗,直至末端的归于平静。思维仿佛任其放飞,随着音乐乘风破浪的前行,跌宕沉浮全不由已。所谓下笔如有神,这一缕“神”便是音乐中所蕴藏的灵魂。
音乐情绪是创作灵感的催化剂,没有它的助推,我无法到达任何彼岸。
对于音乐依赖症重度患者来说,音乐是一堵墙,用来隔绝他与外围无关情绪、事物的隔音墙,并能在墙内营造情绪升华的回声与混响。在这一道墙内,思维与行动高度合一,这是效率提高的保障,也是思维提纯的通道。
音乐依赖症重度患者在工作时非常偏执,容不得音乐环境的改变与他人的打扰。就像有些人喜欢在安静的环境里工作,容不得一丝声响一样;我必须在适当音乐的环境里工作,容不得一丝的安静。
电影里的Baby便是这样一个患者,他用音乐竖起一道与世隔绝的高墙,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特立独行,沉默寡言。
试图走入他的生活必须懂得运用钥匙,那便是能开启他心灵的某段音乐,比如女主角唱起的那段“Baby ooh baby,I love to call you baby……”
这是一种神经质么?也许是。
可你若问我为何非要这样,我会说:It's ok,why n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