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N种回顾方式
1969年4月6日,张治中将军在北京去世,享年七十九岁。
这一消息很快传到了国务院机关事物管理局,到底应该如何为其举办葬礼成为了工作人员讨论的重点。
虽然其曾经在推动国共谈判做出重大贡献,也在新中国成立做了不少事情,但是毕竟其身上披着一层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外衣。
这层外衣怎么说都是一个禁忌,如果葬礼举办得太热闹,很有可能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可是如果只是简单举办一个葬礼,草草了事,肯定会让那些与张治中将军身份相似的人寒心。
工作人员讨论了一整个晚上,也没有拿出最终的解决方案,他们只能拿着两种方案找到了周总理,周总理看到了方案之后,直接作出了两项决定。
这两项决定是什么?周总理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才作出这两项决定的?
志同道合张治中与周总理相识于黄埔军校,当时张治中在军校里担任教官,而周总理担任的则是政治部主任。
当时,孙中山先生推行的政策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因此,正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两个人志存高远,兴趣相投,很快就成为了朋友。
两个人经常把酒言欢,以革命理想和古今人物为下酒菜,有时候能畅谈一整夜。
每每听到周总理说到激情澎湃处,张治中总是激动地站起身来说道:“我也想加入你们党派,和你拥有共同的理想。”
但当时国民党有规定,高官不允许加入我党。
周总理劝说道:“文白,我也想和你成为同志,但是为了你的安全着想,我劝你暂时打消这个想法。我相信哪怕我们不在同一个阵营,我们的目标也是一致的。”
连当事人也没有想到,那是一段伟大友谊开始的地方。
从此以后,两人成为了莫逆之交,张治中对我党从心理上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也正是因为这种亲近感,使得老蒋几次怀疑他的身份,有几次甚至还动了杀心,幸而其亲信王懋功在一旁周旋,张治中这躲过了劫难。
因为革命形势的发展,两位朋友天各一方,他们也甚为想念彼此,奈何时代不允许他们经常见面,到了1945年时,他们见面的机会来了。
听说周总理要跟随教员一块到重庆参与和谈事宜,他激动地好几天睡不着觉。
人生得一知己,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听闻知己远道而来,岂能不欢呼雀跃。
他拿走了珍藏已久的佳酿,同时,又从政治部调出了一个机枪营,这个营队的将士全是由自己的老乡组成,绝对信得过,他要用这支部队保障教员与周总理的安全。
为以防教员等人在此地住不好,吃不好,他还专门拿出了自己的私人住宅——桂园,邀请他们入住其中。
他还想到了教员喜欢吃辣椒,提前准备了教员最爱吃的湖南辣子,总之是准备得事无巨细。
他非常渴望这次国共双方能够达成和谈,还中华民族一片和平的园林。
连年战乱,经济衰退,民生凋敝,这不是他当初参加革命初衷,他希望看到的是一个独立富强的中华民族,而不是如今残破的模样。
终于等到了教员等人的到来,他甚至不顾及老蒋等人的情绪,直接说出了自己的安保措施。
周总理知道朋友的用意,他到底也是此间老手。
若是自己一行在重庆出了危险,老蒋完全可以把这一“锅”踢给朋友,朋友本来是好心,结果却因为好心沦为了替罪羊,这是自己最不想看到的事情。
他直接告诉朋友,安保方面不需要其费心,交给重庆警备司令部即可,这是把这个“锅”推给了老蒋。
教员敢于一身担天下安危奔赴重庆,他若出了丝毫的差池,就是你老蒋的问题。
在重庆期间,由于工作繁忙,两个人也是把酒言欢的日子也是少之又少,不过他们的心目都有朋友的位置。
某天,周总理听说朋友的孩子生病了,即刻安排医生前往家中诊治。
这就是真正的朋友,不需要时时地联系,也不需要通过物质的手段维系,他们彼此以性情、志趣相交,懂得对方需要什么,并且会在适当地送上朋友所需。
令人遗憾的是老蒋单方面撕毁了双十协定,重庆谈判宣告破裂。
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连连败退,老蒋几次遣他与我党进行和谈,其实他知道这些和谈没有任何意义,忍不住对着周总理吐糟道:
“我明知道和谈最终会失败,可还是几番奔走努力,有时候我都不知道自己做得这些有什么意义?”
周总理听到之后,合时宜地安慰道:“你的坚持不是徒劳无功,我们坚信和平终究会重新笼罩在中华民族的上空。”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真正的和平终于到来。张治中与周总理之间发生了那些事情呢?
友谊长存张治中搬到了北京城,在新中国,没有什么特权阶级。
虽然张治中曾经担任过国民党的高官,但并没有和其他人一样同流合污,搜刮民脂民膏,因此,依然是两袖清风。
他工作所得的工资根本不足以满足一家人的开销,但是他从未向我党抱怨过,或者提过任何的请求,其知道新中国百废待兴,也十分不容易。
做为一个极具统战价值的人,若是他生活的不好,就会给别有用心者攻击我党落下把柄。
周总理亲自写了一封信,并附上了6000元,他告诉朋友,请务必收下这份钱,这不是他个人所赠,而是国家所赠。
按照周总理对朋友的了解,他必然不会收这份钱,但他在信中写了这么一句话: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意思非常明显,若是其生活不好,必然会让其他民主党派以及国民党的其他高级将领看到。
认为是我党虐待这些人,传出去的必然对国家的影响不好,在这个时候就不要在乎自己的声名与道德标准了,国家的利益要高于个人的利益。
因为住得近了,周总理经常到他家中做客,根据其夫人洪希厚回忆,周总理经常到他们家与丈夫喝酒,印象最深刻的是还带了一份自己做的豆腐鱼,非要拉着他们一块尝尝。
当时儿子张一纯也在场,吃了一口,连连夸道:“恩来叔叔的手艺就是好,比我爸强。”由此可见,两家的交情始终没断。
听到张治中去世的消息时,周总理正在伏案工作,当警卫员告知他消息时,他当即拨过去了电话,这是一件大事,他必须当即决断。
于公而言,张治中是为这个国家做过贡献的人,不能因为其曾经是国民党高官,就抹杀这一事实,必须让其他党派以及国民党的其他高官看到我党的胸怀。
于私而言,这是自己的朋友,哪怕自己不讲究私情,也不能让朋友如此草草地离去。
他即刻传达了两条决定:第一,一定要举办告别仪式,我也会参加。第二,通知张治中同志的朋友,让他们来送他最后一程。
葬礼如期在八宝山公墓举行,在现场,周总理却没有发现董必武等人,他询问工作人员,是否通知到位,工作人员摇摇头说道:“没有通知!”
他当地大发雷霆,工作人员急忙安排人员进行了通知。
他还发现了朋友的夫人与儿子,他走到其夫人洪希厚面前,指着身旁的丁江(国务院机关事务局负责人)说道:“以后遇到什么困难,可以直接给丁江同志打电话!”
甚至在其垂死之际,他都没有忘记自己的朋友,嘱托家人在自己死后,让他们带上自己的一点积蓄去看望朋友的太太与孩子。
如果有人问我友谊的真正模样是什么,不妨看一看周总理与张治中。
他们从患难中走来,虽然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但是始终没有放弃共同的理想,也始终没有因为走的道路不同,而选择抛弃自己的朋友。
茫茫尘世中,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这样一个朋友。
点击,就可以看到榜单,阅读更多深度好文章。
参考资料:
1、张治中 - 百度百科
2、张治中的选择——人民网2019年10月15日0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