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州原来也是水泊,叫作延芳淀,契丹人曾筑晾鹰台狩猎

乌何有之乡大树上 2024-11-30 09:56:07

在由通州区的漷县到永乐店的路上,经过德仁务后街村,在路东村西口可见一座高大的土台。这座土台长95米、宽54米、高10米。原本的面积更大,长达一里、宽80米,现存的仅是西北一角。

那么这座土台是干什么的呢?《通州志略》载,“晾鹰台在县(漷县)西南二十五里,前代游猎驻跸行殿,遗址尚存”。《漷阴志略》载,“《方舆纪要》云:‘在漷县西南二十五里,高数丈,周一顷,元时游猎多驻于此’”。

这座村民口中的“大坨子”,正是晾鹰台。过去,通州地区曾有“三台”,即晾鹰台、放鹰台、呼鹰台,是旧“漷县八景”之一。其中,放鹰台的位置在今张家湾镇前青山村,是放飞海东青的地方;而呼鹰台则在漷县镇的唐头村,是召回海东青的地方,如今两座台子均已不存。

仅存的德仁务晾鹰台,顾名思义是晾晒海东青羽毛的地方。海东青在捕猎后,由于劳累或入水擒鹅导致羽毛浸湿,需要在高处晾晒干燥后方可再战,所以晾鹰台即为海东青的晾羽之处。虽然是晾鹰台,但其实也是辽、金、元乃至清帝游猎之地,上面建有宫室。

那为什么通州乃至大兴的南海子会有晾鹰台呢?这就要说到辽代贵族流行的“捺钵”文化和千年以前通州的延芳淀水泊了。《辽史》载,“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渔,岁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

出生游牧民族的契丹人,仍然遵循着居无定所、四处游猎的文化习俗,所以才有了“南京”。每年春秋时节,辽国王室会来到通州一带的大水泽,在此游玩打猎并商议国家大事,史称“捺钵”。而晾鹰台等“三台”,正是广袤水泽中的高地。可惜今已成“大坨子”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