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联合国认为无药可救的黄士高原,中国死磕治理70年,成效如何?

说一件史知兴替 2024-08-16 20:54:34

黄土高原这片土地,曾狂风肆虐,被黄沙掩埋。沟壑纵横,满目疮痍。

联合国专家甚至曾断言:这里“无药可救”!

但此时将这片土地“判为死刑”的人群,并想不到。几十年后,这片被视为“不毛之地”的黄土高原,竟会焕发出如此蓬勃的生机。

黄土高原的兴衰

八百万年前的黄土高原,并非是一片荒凉。

那时的一片浩瀚湖泊,西起日月山,东临洛阳,面积大的相当于六个渤海,被称为“黄土原湖”。

而此时地球正处于寒冷干燥的时期,狂风裹挟着沙尘,不断沉积在湖底,最终形成了深厚的黄土层。斗转星移,地质变动,黄土原湖逐渐抬升,湖水退去最终干涸,露出了如今的黄土高原。这片历经沧桑的土地,也不断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从仰韶文化到周秦汉唐,黄土高原一直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区域。但盛极必衰的命运,似乎也在这片土地上轮回上演。随着人类活动加剧,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开始走下坡路。

西周时期,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53%,黄河年均输沙量也仅为2亿吨。但随着人口增长和农业开发,森林被砍伐,草原被开垦,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到了明清时期,黄河年均输沙量猛增至10亿吨,清末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6亿吨。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高原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

森林覆盖率从53%锐减至6.1%,曾经的“沃野千里”变成了“沟壑纵横”,“天府之国”沦为“不毛之地”。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黄土高原更是面临着严峻的生态挑战。

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加剧,自然灾害频发,粮食产量低下,人民生活极度贫困。“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这绝非危言耸听。

一条探索之路

面对千疮百孔的黄土高原,新中国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迎难而上,开启了漫长而艰辛的治理之路。20世纪50年代,人们普遍认为坡面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于是开始在坡面上修建梯田,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控制水土流失,同时增加耕地面积。

但这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治理方式,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梯田虽然能够拦截一部分雨水,但也改变了原有的地形地貌,加剧了局部地区的土壤侵蚀。更重要的是,大量开垦梯田,进一步挤压了林草的生存空间,导致生态环境更加脆弱。到了70年代,人们逐渐意识到沟道也是水土流失的重要来源,于是开始在沟道里修建淤地坝。

淤地坝不仅能够拦截泥沙,还能蓄积水源,为农田灌溉和人畜饮水提供保障。

一时间,“淤地坝”模式在黄土高原广泛推广,并在控制黄河泥沙、发展农业生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1977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洪水,冲毁了27万亩耕地,也冲垮了人们对“淤地坝”模式的盲目乐观。

这场洪水让人们深刻认识到,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十分复杂,任何单一的治理模式都难以奏效,必须根据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真实新闻信息,润色而出。写作不易,文中会有5s免费广告,为了维持生活,还望海涵,观看后即可阅读全文。

于是,在80年代,一种被称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模式应运而生。

这种模式将黄土高原划分为若干个小流域,针对每个小流域的不同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在一些坡耕地较多的地方,继续推广“坡改梯”的治理措施。

在一些沟壑纵横的地区,则重点建设淤地坝,拦截泥沙,蓄积水源;而在一些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则采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恢复植被,涵养水源。“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出现,标志着黄土高原的治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种模式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治理措施,而是将多种措施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治理体系。

事实证明,“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是行之有效的,它不仅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改善了生态环境。

现在与未来

进入21世纪,中国政府在黄土高原上掀起了一场更大规模的生态建设工程——退耕还林还草。

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绿色革命”,它不仅改变了黄土高原的面貌,也深刻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的生态治理进程。自1999年开始,"退耕还林还草"被纳入国家战略,4500亿资金注入黄土高原。山坡上种满了树木,沟壑里长出了绿草,曾经荒芜的土地重新披上了绿装。

截至2017年,全国已有13个省份、自治区参与其中,累计治理面积达到4.47亿亩,相当于3个韩国的国土面积。数据不会说谎,生态成绩单清晰明了:黄土高原的森林覆盖率从21世纪初的不到7%上升到如今的65%以上,部分地区甚至超过70%。

黄河的年输沙量也降至2亿吨以下,水质明显改善。"中国梯田化模范县"庄浪县,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过去,这里沟壑密布,土地贫瘠,被称为"苦瘠甲天下"。

但从1964年开始,庄浪县人民用34年时间,硬是在陡峭的山坡上修建了94.5万亩梯田,将昔日的荒山变成了"梯田王国",也走出了一条"生态富民"的新路子。至于另一个例子便是"西北旱码头"绥德县。这里曾是黄沙漫天,"十年九旱",农作物产量极低。

但经过70多年的水土保持和10年的环境绿化,绥德县已经由黄变绿,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绿水青山"。

如今,绥德县更是建起了辛店沟示范园,海棠、玫瑰争奇斗艳,葡萄、红枣长势喜人,生态农业发展得红红火火。

黄土高原的治理,不仅是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成功范例,也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宝贵经验。

中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环境问题并非无解,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绿水青山"就能够变成"金山银山"。当然这片土地的治理仍然任重道远,毕竟生态环境的修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持续努力。

未来,我们需要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探索更加科学、更加有效的治理模式,推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笔者认为

黄土高原,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曾经饱经沧桑,如今重焕生机。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片土地会变得更加美丽富饶,成为中国大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