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节目!
巴以冲突、俄乌冲突此起彼伏,两边都没有缓和的迹象,甚至还在相互影响,我们一一来说。
首先是多方提醒以色列,就连美国也开始向以色列下“通牒”。
近日,有美国媒体报道,现在美国和沙特都担忧巴以冲突扩大为地区战争。据3名知情人士透露,沙特国防大臣萨勒曼将访问华盛顿。他在此行期间会与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防长奥斯汀、国务卿布林肯等美方官员会谈。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轮巴以冲突爆发之前,拜登本来还试图推动沙特与以色列达成和平协议等,以此来缓解中东地区紧张局势,所以呢有评价认为“哈马斯袭击”是对拜登政府推动沙特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的重大打击。
现如今,即便是一直支持以色列的美国也开始担心起来,甚至向以色列下了严厉“通牒”,根据法新社消息,白宫日前警告说,以色列必须区分哈马斯武装分子和平民,保护无辜的加沙居民。
拜登在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通电话时明确表示,尽管以色列有权自卫,但它在这样做的时候必须“符合国际人道主义法,优先保护平民”。
而此前,拜登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也曾对美国媒体表示,以色列“应该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来区分哈马斯和平民。哈马斯是恐怖分子,是合法的军事目标,而平民不是”,可以看到,在此期间,美国的措辞逐渐严厉,也逐渐强硬,仿佛是在对以色列严厉警告。
实际上,现在不止是美国、沙特在担心,欧盟、联合国都在发出警告,据媒体报道,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要求在加沙地带“暂停敌对行动”,以允许人道主义援助进入。他还表示,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警告称,加沙人民处于断电、断粮、断水的绝望境地。
而要知道,在早些时候,欧盟领导人已经发表联合声明,达成一致立场。该声明避而不谈停火。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博雷利的这番言论就遭到了奥地利外长沙伦贝格的质疑,沙伦贝格指出博雷利的言论超出了欧盟领导人达成的统一立场,他公开提醒博雷利注意欧盟的官方立场。
明眼人都看得出,现在欧盟内部已经开始了公开交锋,但是这也侧面证明,事态的严重性已经让一些政客清醒过来。即便是所谓的欧盟官方立场,也无法阻挡博雷利的发声。
而与此同时,在联合国,也传出了同样的讯号。
据外媒消息,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日前宣布,随着更多以军部队进入加沙地带,现在已经进入“战争的第二阶段”。以军目标明确,要“摧毁哈马斯的执政和军事能力,并将人质带回家”。
美联社报道称,以色列28日扩大了在加沙的地面行动,向该地区派出坦克和步兵。以色列国防部长说,“加沙地动山摇”,打击哈马斯的战争“进入新阶段”。
对此,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公开宣称,他对以色列升级针对加沙地带的轰炸行动感到震惊,再次呼吁立即实行人道主义停火,以便运送援助物资。
正所谓众口铄金,国际社会如此强烈的舆论浪潮,想必已经给以色列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即便霸道如美国,也开始转变态度。
再加上,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欧洲的民众可谓是群情激奋,很多国家的民众集会声援巴勒斯坦,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据法新社报道,近日数万人在伦敦示威支持巴勒斯坦人,巴黎和苏黎世也有数千人举行了示威,详细内容披露,在英国首都伦敦,在“声援巴勒斯坦运动”的号召下,连续第三个周末举行了游行:游行队伍从泰晤士河畔出发,沿着一条通往议会广场的路线前进。伦敦警方出动了一千多名警察。
示威者高呼,“人道主义暂停是不够的,必须实现全面停火”,“现在应当采取行动,而不是让事态进一步升级”,而在法国首都巴黎也是一样的场景。数千人参加了被当局禁止的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集会。
此外,瑞士也举行了和平集会。在苏黎世,据组织者称有大约7000名示威者。另据德媒报道,在慕尼黑,数千人在两场支持巴勒斯坦的示威活动中抗议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轰炸。活动发言者谴责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袭击是“种族灭绝”,甚至批评德国政府过于偏袒以色列,“德国政府是巴勒斯坦人民种族灭绝的同谋”。
不得不说,即便相隔万里,我们也能感受到欧洲民众的愤怒。俗话说天意不可违,民心不可背,民众如此激烈的情绪相信西方各国政府已经充分感受到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美国继续支持以色列,恐怕美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形象也会受到影响,拜登政府确实应该好好审视一下了。
那么看完巴以冲突,我们再来说说乌克兰危机,如今的中东冲突会不会影响到乌克兰问题呢?答案是会。
近日,有媒体分析指出,加沙冲突持续扩大和深化,由伊朗资助的伊拉克民兵组织已经加入,开始轰炸美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基地。“如果真主党最终开辟针对以色列的第二条战线,那么美国的全面介入将几乎不可避免。”
现在,克里姆林宫置身事外,俄罗斯不以任何形式参与其中,并呼吁和平解决冲突,而俄方的这种方针,不仅是因为俄罗斯无意失去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均保持良好关系的独特国家地位,也是因为美国和欧盟的注意力正转向中东。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说,首先,该媒体认为,西方关于“俄罗斯在乌克兰犯下令人无法接受的暴行”的宣传落空,无论拜登如何将俄罗斯和哈马斯划等号,俄军与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作战方式均无相近之处。
俄方没有采取巴勒斯坦式的恐怖主义行动,也没有实施以色列式的地毯式轰炸。所以对于这样的轰炸事件,西方领导人不得不三缄其口,从而失去了仅剩的对俄方袭击发表言论的权利。
第二点就是媒体失效。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针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从未离开过西方媒体的头版头条。但是如今,乌克兰已经退居次要地位,这就削弱了基辅政权的游说能力。
第三是乌克兰失去资助和武器供应。这些武器中的大部分如今将流向以色列。
第四,西方外交崩溃。几个月来,美国和北约一直试图将西方对俄罗斯的孤立扩大到全世界,他们向全球南方国家示好,以说服它们加入反俄制裁,或者至少不帮助俄罗斯。但是现在西方自己竟然遭到了孤立,这就不仅仅是打脸了。比如前不久约旦国王拒绝与拜登举行中东峰会。
所以从各个层面来讲,这场冲突对俄罗斯来说具有很微妙的影响力,普京政府正在密切关注局势,以思考下一步应该怎么走。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新一轮乌克兰和平会谈举行,但是俄罗斯缺席。
据法新社报道,旨在结束乌克兰危机的第三次会谈近日在马耳他开始。来自60多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会谈。俄罗斯缺席,并谴责此次会议是“严重的反俄活动”。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自然不会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报道称,泽连斯基在闭门会谈中首先发言,旨在为其十点计划赢得支持,泽连斯基正在推动他的“十点和平计划”,该计划要求俄罗斯将所有部队撤到乌克兰边界之外。
虽然乌方的理想很美好,但是现实情况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了。对于此次会议,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已经明确表示,这是“一次带有严重偏见的反俄活动,与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毫无关系”,“这样的做法完全没有前途,只会适得其反”。
普京政府的强硬信号再度表明,俄乌冲突短期内和解的希望不大,与巴以冲突一样,俄乌局势也非常胶着,并在对抗中不断升级。只不过,突然爆发的巴以冲突到底会不会给俄乌冲突带来转变或者深刻影响,还需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