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我国2000多个项目报废,有人说浪费,现在才知毛主席高明

海瑶评过去 2024-11-15 02:29:51

1955年,毛主席要求开工2000多个项目,60多年后却全部打了水漂。

有的项目过于浪费,在80年代被邓公永久叫停,从此之后再也没能动工。

像这样被叫停的项目还不少,当时很多人都认为,毛主席要求的项目简直是浪费,现在才知道,毛主席的决策有多高明。

2000多个项目究竟算不算浪费?主席这样做又有何深意?

点个关注,一起揭秘五六十年代三线建设真相。

一 啥是三线建设?

毛主席曾说:

三线建设不搞,我都睡不着觉。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主席就开始关注起了我国建设,到了60年代,毛主席一看汇报,更是急得恨不得立马开始三线建设。

在汇报中,记录着一项可怕的数据:

我国80%的钢铁企业实在是太集中,全国14个城市,直接囊括了8成钢铁企业,而这些城市几乎全是一线大城市,人口更是超过了100万。

而西北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那里的工业情况却相当糟糕,有的甚至还不如1949年的建设状况。

也就是说,全国8成钢铁企业、一半的国防工事、6成机械企业全部集中在大城市里,这些大城市又位于东部沿海,一旦发生战争,这些城市将首先遭到攻击。

如果这些城市沦陷,西部地区又十分贫瘠,到时候我国连反击的资本都没有。

一方面是工业建设过于集中,另一方面西部地区又十分落后,毛主席迫切地意识到:

必须立马进行三线建设!刻不容缓!

三线建设是啥?什么是三线?又该如何建设?

毛主席对全国各区域做了划分,他将中国分为了3个部分。

第一个是一线地区,主要指沿海一带的前线;

第二个则是东西部之间的省份,比如安徽、江西、河北、河南、湖北、湖南等。

再来就是三线地区,所谓的三线,则是以四川为中心的西部地区,这个地区的土地广袤无垠,囊括的省份也很多,主要有甘肃、青海、云南、贵州、宁夏、陕西等地。

按照主席的说法,那就是集中建设三线地区,一线、二线的建设稍微放缓。

当年三线建设的力度有多大呢?

光是资金投入,就达到了天文数字,国家累计投入了2000多亿,这是全国总投资的4成之多,参与三线建设的人口更是高达数百万。

要知道,建国初期我国城市总人口不过才数千万,一下子出动数百万劳动力,专门去搞三线建设,并且前前后后还花了15年,共计进行了2000多个项目建设。

这项工程,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毛主席一向比较节约,为什么会花这么大的代价去搞这些项目?

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怕打仗。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全国青年全都积极加入了三线建设,为了保卫自己的家乡,也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五六十年代的工厂炙手可热,青年们都以进厂为荣。

随处可见的都是有关于三线建设的标语,毛主席的重心也放在了三线建设上,就连邓公也时不时来到我国西北部考察。

这么多大领导齐齐出动,本以为这场三线项目会无比成功,但谁都想不到的是,到了60年代末尾,我国三线建设又逐渐被叫停。

我国神经紧绷了十几年,最后仗却没能打起来,2000多亿花出去,2000多个项目全部成了泡影,几乎都没有派上用场。

到了80年代,邓公还亲自叫停了一项重大项目,其余项目也纷纷叫停。

开工时动员全国,最后三线项目却没有发挥很大作用,这不禁让人怀疑:

这2000多个项目到底是不是浪费了?毛主席老人家为什么不惜花大价钱,也要搞这所谓的三线建设?

二 为什么要建?

五六十年代,是我国三线建设的重点时期,前后投入2000多个亿,全国青年火速参加,到头来这些项目却没能派上用场。

有人说毛主席杞人忧天,花这么多钱搞三线建设,不如去国外买一些军舰航母回来。

也有人说,跑到三线城市搞建设,还不如把北上广发展好。

西方媒体更是认为,中国花这么大力气搞建设,最后仗也没有打起来,这些项目岂不是白白浪费了?

事实上,这些项目完全没有浪费,不是毛主席非要搞建设,而是我国不得不搞三线建设。

五十年代的中国,总共面临着4大敌人。

第一个就是苏联,从50年代开始,我国和苏联的矛盾越来越大,曾经第一个和我国建交的国家,也开始渐渐地分道扬镳。

苏联位于我国北方,他们时常从我国西北部动手,先是派出百万大军,直接朝着我国边境冲来,为了缓解这一矛盾,毛主席甚至连夜下令:

赶紧让北京领导分散,不要集中在一个城市!

除此之外,苏联还试图煽动我国民众,他们多次渗透我国边民,1962年,甚至还发生了2万边民共同叛逃事件。

种种状况都在表示,苏联已经成为我国的一大威胁,这个曾经的老大哥,更加熟悉我国的情况,为了应对苏联的强大兵力,我国必须搞三线建设。

不仅要建设一线城市,像西北这样的地区也要大力建设。

第二个敌人位于我国西南部,那里有一个叫印度的国家。

印度为了蚕食我国,可谓是煞费苦心,印度人曾制定了一个疯狂的前进计划,预计从西藏方向朝我国进攻。

那时候我国的原则是不开第一枪,为此在边境问题上的态度比较容忍,印度误以为这是一种软弱的表现,于是更加丧心病狂。

尤其是到了60年代,印度更是经常在我国边境擦枪走火,西南地区的建设又比较空虚,机械部队、重工业比较欠缺,一旦印度大力进攻,西南边境可能没有还手之力。

印度带来的危机刻不容缓,三线建设的进程也不得不加快。

第三个敌人也在南边,它就是越南。

1961年,在美国的帮助下,越南将战火烧到了我国南边,那时候的越南还比较分裂,北越南越相互竞争,为了获取更多优势,他们都在争先拿下我国。

这就造成了我国南边战火频繁,一会是印度人来找茬,有时候越军又将国旗插在了我国领土上。

三大敌人来犯,我国更要加快建设。

最后一个敌人更加强大,它就是在二战后异军突起的美国。

美国曾表示,要针对性地对我国进行一场核打击,他们预计用870枚核弹,分别轰炸我国117座城市,这117座城市几乎覆盖了全中国,其中更多的就是东部沿海地区。

那时候的我国还没有原子弹,军事装备各方面也比较落后,如果美国真要动手,我国还真没有还手之力。

美国、苏联、印度、越南,4大敌人从不同方向包围我国,这可以说是空前大危机,在危机面前,毛主席不得不表态:

一定要搞原子弹,三线建设不搞,我都睡不着觉。

当年为了应对战事,三线建设轰轰烈烈地展开,可到了90年代,战争也迟迟没有打响,三线建设中的2000多个项目就成了摆设。

许多人认为这是浪费,但从今天来看,这简直是毛主席的大智慧。

毛主席此举究竟有何深意?三线建设到底是浪费还是高瞻远瞩?

三 主席的高瞻远瞩

为了搞所谓的三线建设,我国花了15年时间,动员了数百万年轻人,他们奋斗了大半辈子,国家还投入了2000多亿,只为搞好2000多个项目。

但奇怪的是,三线建设的口号喊得十分响亮,到了最后却草草收尾。

例如在1984年,邓公突然紧急叫停了一个项目,它就是816工程。

816工程只是三线建设的其中一项,曾是毛主席的心血,该项目还有另一个名字,那就是地下核工程,工程的作用就在于迎接外国的核武器威胁。

邓公为什么要叫停这项工程呢?

原因很简单,80年代我国主要在搞经济建设,国外也没有再对我国进行核武器威胁,更何况我国已经拥有了原子弹和核弹,十几年来,我国的中心已经转到了经济民生上,这就意味着816工程没有积蓄下去的必要。

就这样,816工程在即将竣工的时候被叫停,再看其他三线建设,基本都已经建得差不多了,就等着上战场的那天。

可左等右等,始终等不到这个机会,曾经威胁我们的苏联临近解体,美国也不再恐吓我国,越南被打跑,印度的大国梦直接被击碎。

4大敌人全部被粉碎,2000多个项目根本没有机会上战场,难道这2000多亿的投入白投了吗?三线建设真的是浪费吗?

事实上,正因为有三线建设,4大敌人才没有继续压迫我国。

从我国开始搞三线建设开始,美国就经常派无人机来侦查,尤其是原子弹试爆成功后,美国、日本的脸色都变得阴沉起来。

在这之后,美国就很少提及核武器威胁,原因很简单,他们有的我们也有,核武器已经不再是一种威胁。

苏联那边的情况也差不多,长时间的征兵让苏联负重前行,再加上我国大力巩固西北部,这让苏联完全没有可乘之机,久而久之,苏联变打消了渗透计划。

最后来看越南和印度,这两个国家可以说是被打怕了。

1982年的对印自卫战,一开始印度十分嚣张,但短短32天之后,印度就开心不起来了,解放军直接打到了印度首都,可以说只需要往前一步,新德里就不复存在。

如此恐怖的战力,让印度在几十年内都不敢再对我国叫嚣,我国的实力为什么突飞猛进?原因就在于三线建设的成果。

对越自卫战也是同样,越南自以为有美国撑腰,自以为武器装备先进,实际上我国也渐渐研发出了先进武器,有了武器加持,我国直接一举拿下了越南。

从表面上来看,三线建设是为了应对核威胁,可最后战争没有打响,三线建设似乎是做了无用功,可实际上正因为我国大力搞建设,我国才打跑了种种敌人。

放在五六十年代,三线建设就是我国的大功臣,但这仅仅是毛主席智慧的冰山一角。

三线建设对我国的贡献,远远不止这一点,放在今天,三线建设也起了很大作用。

如今的国际局势依旧紧张,美国到处修建军事基地,再加上洲际导弹,就算防御力再高,也很逃过导弹的袭击,特别是我国沿海地区,就位于射程之内。

但偏偏在这时候,我国还拥有一个广袤无垠的大后方,那就是四川等地,三线建设之前,四川十分贫瘠,三线建设之后,四川拥有了自己的重工业,也拥有了兵工厂,甚至连耕地的面积都很广袤。

如果发生战争,四川等地就成了香饽饽,这里兵力充足、地理位置优越、粮食也够吃,完全是我国的只剩筹码之一。

谁能想到,四川就是毛主席口中的三线地区呢?如果没有当年的三线建设,恐怕西南一带就没有今天的四川,也没有我国的大后方。

不得不说,毛主席的决策实在是高瞻远瞩,早在五六十年代就救过中国一次,放在今天,也依旧是我国的定心神针。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