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感动中国出炉,却惨遭网友集体不买账:十个人没一个感动我!

初情看生活 2024-10-22 20:36:41

文 | 初情

编辑 | 初情

还记得当初守在电视机前,被“感动中国”人物故事感动到热泪盈眶的自己吗?那些年,无论是骑着破旧三轮车捐资助学的白方礼老人,还是身残志坚、倾尽所有帮助他人的胡雷,他们的故事都深深触动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也让我们对“感动”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近些年来,“感动中国”的评选结果却屡屡引发争议,曾经的感动似乎变成了一种令人迷惑的套路,人们不禁要问:“感动中国”,我们究竟是被什么感动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感动中国”作为一档大型人物纪实栏目,自2002年开播以来,一直以“发现感动,传递力量”为宗旨,旨在弘扬时代精神,传递社会正能量,其评选结果一直备受关注,历年来,“感动中国”为我们呈现了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他们中有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有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乡村教师、也有在平凡岗位上坚守职责的普通劳动者,这些人物的故事感人至深,他们的事迹鼓舞人心,也让“感动中国”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栏目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年来,部分“感动中国”评选结果却引发了公众的质疑,人们开始反思“感动”的标准是否出现了偏差,一些获奖者的“感动”事迹显得相对单薄,缺乏共鸣感,甚至被质疑是“流量为王”的结果,2023年的“感动中国”评选中,奥运冠军张雨霏、老艺术家牛犇等人的入选就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一些网友认为,他们在各自领域取得的成就固然值得肯定,但与“感动”的关联度并不高,难以引发公众的情感共鸣,这种“感动”的稀释和泛化,使得“感动中国”逐渐偏离了初心,也让观众对“感动”二字产生了困惑

图片来源于网络

“感动中国”评选标准的模糊化是导致其争议不断的重要原因之一,“感动”本身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缺乏明确的界定标准,早期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更加注重人物的奉献精神和社会影响力,获奖者大多来自基层,他们的事迹体现了平凡中的伟大,更能触动人心,而近年来,“感动中国”的评选范围逐渐扩大,评选标准也变得更加多元,除了传统的道德模范、时代楷模之外,一些在专业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个人或团体也开始进入评选视野,这种多元化的评选标准虽然有利于扩大节目的影响力,但也导致了“感动”内涵的过度解读,使得“感动”的标准变得模糊不清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过度追求流量和话题性,忽视了对“感动”本身的挖掘,也是“感动中国”面临的另一大问题,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大媒体平台为了争夺流量和关注度,往往倾向于选择那些更具话题性和争议性的人物或事件进行报道,“感动中国”作为一档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节目,也难以避免地受到这种趋势的影响,一些明星或网络红人凭借高人气入选,其事迹与“感动”关联度不高,反而引发了公众的质疑和反感,这种为了流量而“制造感动”的做法,不仅是对“感动”本身的亵渎,也损害了“感动中国”的品牌形象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我们该如何找回“感动”的初心,让“感动中国”回归真实和平凡呢?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感动”的定义,“感动”不应被狭隘定义,更不应被刻意拔高,真正的感动源于真实和真诚,它可以是平凡岗位上的默默奉献,也可以是危难时刻的挺身而出,更可以是生活中每一个不经意的善意举动,“感动中国”应该将关注点重新聚焦到那些真正平凡而伟大的个体身上,用真实的故事打动人心,传递社会正能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

“感动中国”应该坚守评选标准,避免过度娱乐化和商业化,在评选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人物的精神品质和社会贡献,而不是简单地以流量和话题性作为评判标准,要加强对评选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评选结果的公平公正,避免出现“唯流量论”和“关系户”等现象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感动”的发现者和传播者,“感动”无处不在,它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就一定能发现那些平凡中的伟大,那些温暖人心的瞬间,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感动”的力量汇聚成河,温暖你我,照亮社会

图片来源于网络

“感动中国”的未来在哪里?它是否能真正回归初心,重新成为那个让我们热泪盈眶的节目?这需要节目制作方、评选委员会以及每一个观众的共同努力,“感动”的力量是无穷的,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感动中国”真正成为一面折射时代精神的镜子,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