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周瑜,你会联想到什么?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既生瑜,何生亮。”
尽管《赤壁怀古》中周瑜被描绘成一个身穿羽扇纶巾、意气风发的形象,但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他却被视为心胸狭隘,因嫉妒诸葛亮的才华而最终因妒贤嫉能而自害身亡。
这段情节实际上出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由于这本书广为流传,许多人便将书中的故事当作了真实的历史。
与周瑜同样蒙冤的还有曹操。他不仅在文学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而且在军事管理上也表现出色。“建安风骨”这一文学风格正是由他开创的。
然而,在罗贯中的书中,他们都被刻画成了反派。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若非被气死,周瑜的真正死因又是什么呢?
本文将引领你揭开三国时代的神秘面纱,深入探讨其中的诸多问题。点个关注,一起探究吧!
一、推崇蜀汉”的《三国演义》
之前提到,大家对周瑜、曹操等人物的不良印象,主要源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而这部作品与实际历史有些许差异。
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三国演义》是一部以蜀汉为核心的历史演义小说,其作者具有明显的偏向性。
这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三国演义》的创作时期是在元末明初,那时社会政治腐败,百姓生活困苦。
此外,元朝作为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的政权,难免对汉人表现出歧视和不平等待遇。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者和当时饱受苦难的广大百姓一样,渴望重新迎来汉族统治的清平盛世。
因此,从本质上讲,《三国演义》是一部融汇了作者对当时局势的讽刺、对现状的困惑与不满以及对盛世渴望的小说。
二、少将忠诚无比
历史上的周瑜绝非《三国演义》中那个嫉妒心强、才华不足、心胸狭窄的小人形象。
那一年,年轻的周瑜已经成为东吴声名显赫的大将军。他相貌俊美,人们尊称他为“周郎”。他与孙策不仅是君臣关系,也是亲密的兄弟。
孙策曾多次提及他与周瑜之间有着“骨肉之情”。他们两人同时迎娶了当时闻名的姐妹花美人,孙策娶了大乔,而周瑜则娶了小乔。
他才华横溢,尽职尽责,随同孙策征战四方,平定江东,成就了一段良臣辅佐明主的佳话。可惜的是,孙策英年早逝,被刺杀时年仅26岁。
少主继位后,周瑜不辞千里赶来为孙策奔丧,并与张昭等重臣共同承担起辅佐少主孙权的重任。
在他的辅佐下,孙权迅速稳定了动荡的局势,同时促进生产、减免赋税,并推行屯田制度,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在强大的曹魏集团面前,周瑜依然保持冷静,从容不迫,力排众多主张和解的意见,坚定地提倡抗击曹魏。
在赤壁之战中,周瑜运用“火烧连营”的绝妙策略,以少胜多,带领东吴赢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从而一战成名。
周瑜征战十五年,未尝一败,被时人誉为“常胜将军”。此外,他也绝不是一个嫉贤妒能的人。
《三国志》中,陈寿评价他为“性度恢廓”。因此,“三气周瑜”只是虚构的小说情节。
三、鞠躬尽瘁,至死方休
那么,周瑜究竟是因为什么而去世的呢?他的死,堪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从少年时代起,周瑜便驰骋沙场,南征北战。待少主继位后,他更是日夜兼程,不敢有片刻懈怠。
在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周瑜的身体逐渐衰弱。在征伐宜州的途中,他因病去世。
在去世前,周瑜写给孙权的最后一封信中,没有流露出对死亡的恐惧,更多的是对少主的眷恋和对自己无法继续为东吴效力的遗憾。
他逐渐向孙权分析了当时三国鼎立的政权格局以及东吴内部需要关注的事项。
在临终之际,他仍旧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而是叮嘱少主要留心曹操和刘备。他提醒少主不要沉迷享乐,要以百姓的福祉为重,妥善对待他们。
最终,他还推荐了鲁肃来接替自己继续辅佐孙权。可以说,他为了少主孙权殚精竭虑,付出了极大的心力。
这封最后的书信充满了淳淳教诲和呕心沥血,其价值与意义丝毫不逊于诸葛亮的《出师表》。
周瑜去世后,孙权悲痛欲绝,亲自将其遗体迎回故乡,并穿上丧服为他举行了发丧仪式。
一代名将英年早逝,年仅36岁。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三国演义》并未向读者展现他那勤勉尽责的形象。
小说毕竟是小说,其中的故事内容和情节发展往往包含了作者的个人观点,无法完全呈现历史的真实面貌。
当然,这并不能责怪罗贯中。《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历史上首部章回体小说和历史演义小说,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是无可置疑的。
这一点正是因为广泛的流传而得以证明。而且,小说本身就不同于史书,其本质就在于进行虚构和加工。
《三国演义》巧妙地运用了“七实三虚”的方法,将历史事件与虚构情节相结合,不仅提升了故事的趣味性,还增加了人物的魅力,堪称一部杰出的小说作品。
我们应该提升自身的历史素养,不盲从他人的观点,多方位地深入了解,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判断。
唯有如此,才能不让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英雄豪杰因无知而受到冤屈和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