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往事:湛江这个地方人才辈出,“风水工程”暗藏玄机?

人文雷州娱乐 2024-09-11 14:21:55

雷州人自古以来便极为重视教育,对培育人才怀有殷切的渴望。为此,地方官员以及乡绅们除了积极创办府学、县学、学院,还有社学、私学等之外,尤其注重通过改善当地风水来实现雷州教育的振兴,期望人才辈出。

当地人改变风水的主要方式便是兴建“风水工程”。

这些“风水工程”要么由地方官员主持兴建,要么由当地乡绅士民捐资建设,并且大多数都与学校教育或者科举考试紧密相关,其目的皆是为了培育优秀人才。

雷州府下辖的遂溪县“风水工程”涉及城门(城北门)、路(学路)、塔(文塔)等,徐闻县则涉及池(月池)、桥(通惠桥)、塔(登云塔)等。

而海康县(今雷州市)的“风水工程”相对更加丰富,涉及河、塔、阁、堤、楼等。

1、东河

明嘉靖八年(1529),雷州府学学博士及第子员经请示郡守,获得批准,众官员捐俸助费而齐心协力筑成的一条人工河--东河,就是一项“风水工程”。

据清嘉庆《海康县志》卷八《艺文志·邓宗龄新筑东河记》记载,雷州四周大海环绕,然郡之东部地势平旷,毫无屏障。于是,雷州的官吏与士民积极倡议兴建一条人工河,旨在改良环境、改善风水,以期改变雷州长久以来难出人才的历史。此倡议得到府、县众多官员的大力支持,他们纷纷捐出自己的俸禄以资助费用,使得工程得以顺利竣工。

东河目的是意欲夺造化移山川之灵以授雷州学士,从而改变文教落后之状况。该工程不征用百姓的劳力,也不动用官府的钱财,仅数月便完工。郡人期望雷州士人在学业上奋发图强,日后人才辈出,以报答父老乡亲的殷切期望之情。

2、启秀塔

古代雷州还有一项著名的“风水工程”就是九级启秀塔(又名三元塔)。

清嘉庆《海康县志》卷八《艺文志·翰林修撰黄士俊鼎建城南九级启秀塔》对此塔建造的缘起和过程有详细的记述。

黄士俊在《鼎建城南九级启秀塔记》中记述道:“雷阳……自宋乾道(1165-1173)创黉宫,诸儒之所开迪家诗书矣。我明文治遐敷,风教扉所不洽。雷士乃益彬彬,号称海滨邹鲁。然而历数科第,率叹晨星。说者谓郡治之右叠水重山而左臂单寒,别无秀峰卓起为文笔,于是有建塔之议”。

雷州的文教事业自宋代兴起,至明代已有了较大的发展,也培养出了不少人才。然而,从科举考试的结果来看,及第之人却寥若晨星。这是为何?

有人认为,雷州郡治之右侧“叠水重山”,风水极佳,而左侧却无山无水,显得颇为“单寒”,恰似人有一臂而缺另一臂,做事自然难以顺遂。其补救之策便是建造一座高塔,以象征“秀峰卓起为文笔”,如此方能改变雷州士人科举及第者稀少的境况。

黄士俊认为这项“风水工程”必将为雷州地区的文教事业发展带来神奇效用。他说,往昔省试,雷州科举及第者仅得一人;而启秀塔建成之后,竟接连有两人高中。他觉得“启秀塔”犹如神灵一般,在冥冥之中支持并眷顾着雷州的士人以及雷州的文教事业。

故而他满怀信心地表示:雷州文教之振兴已见端倪;又说道:雷州之士人必将蓬勃奋起,更加勤勉地学习孔孟之学,以经史之文润泽自身品行。可以预见,此后科举连中,名公卿接踵而至。

自启秀塔建成后,雷州确实出了不少人才。至于是否与“风水塔”的作用有关,那就只有天知地知了。

3、文昌阁

据明万历《雷州府志》记载,在明朝万历年间,海康知县秦懋义急切地想要“振起人文”,于是在学宫建造文昌阁以培育风气。风气即风水。当时海康作为雷州的附郭县,堪称“雷阳冠冕”,虽地处偏远海疆,然而在许多方面并不逊色于中原地区,唯独人才稀少。

秦懋义担任海康知县后,因这件事而烦恼不安。

他请来风水先生询问缘由。风水先生告诉他:郡东辽阔空旷,气易消散,应当有雄伟的建筑屹立于此镇住,如此方能使风气停蓄,人文自此不会匮乏。

秦知县对这番话深信不疑,于是捐俸金一百两有余,命人聚集材料、召集工匠,在学宫东边开拓土地,建造五间楼阁,高一丈九尺,深度和宽度与之相称。于正月十五开始动工,至三月落成。

以这座“杰阁巍峨”象征“雄镇”,目的便是为了实现“风气停蓄”“人文不匮”。

4、风水堤

清嘉庆《雷州府志》卷十《名宦志·伍士望传》记载,伍士望任雷州郡守时,擅长风水之术,因郡城东门外是一片空旷,便修筑一条长堤来护卫城池,在长堤周围种上竹木,使其看起来如同城墙一般坚固,又似带子一样环绕。东郊的民众因此大多变得富庶起来,不停地称赞他留下的恩泽。

这项工程是出于改良风水的目的而兴建的,建成后“民多富庶”,似乎“风水”术真的很灵验。其实是长堤阻挡了海潮,使东郊近海民田得到保护,农业生产有所保障。

5、风水楼

清嘉庆《雷州府志》也记载,雷州郡守林延升在郡城东、西两侧分别修筑一楼,以此来培育良好的风气,这个地方也因此受益。

6、昌明塔

清嘉庆《雷州府志》和《海康县志》都记载,清朝乾隆九年(1744),雷州知府黄铮、海康知县伍斯林又在郡城南关外登云坊建七级昌明塔。“昌明”,乃兴盛发达之意,旨在培正风土,振奋人文,蝉联科第,体现了郡人祈求“人文蔚起,科甲联登”的美好愿望。

如今看来,在历史上,这些所谓的“风水工程”虽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且似乎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激励了雷州的士人奋发向上,努力追求学业和人生的进步。

在古代,这些“风水工程”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例如,风水河在农业灌溉和泄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风水堤有效地阻挡了海潮的侵袭,保护了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风水阁为学子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风水塔则让人能够登高望远,使人心胸开阔,激发人们的豪情壮志。

在现代,这些留存至今的建筑成为了后人了解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它们也是珍贵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具有重大贡献。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