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洛杉矶时报》在2024年10月24日发布了一篇文章,在外网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信息源:洛杉矶时报2024年10月24日发布文章《1.8 美元的晚餐和廉价服饰?不断蔓延的节俭风潮正在损害中国经济》
这明显就是居心叵测啊,想以此唱衰中国经济,打击中国人的自信心。
但算盘好像打错了,文章带来的反响却不像他们想的那样!
文章内容有多降智
离谱的是这篇文章的作者还是一名中国女性,不过虽然她目前是《洛杉矶时报》的驻华记者,但她主要的工作地点其实并不在中国大陆,而是在台湾省的省会台北市。
她在文章里提出:中国社交媒体上很多都是关于怎么省钱的话题!这说明中国的消费者已经开始一步步“消费降级”了。
这种节俭的行为会导致中国的经济增速大幅度放缓,说明中国的经济正在面临困境!
她还列举出三个中国社交媒体中的例子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她认为这三个人的消费降级已经印证了中国经济早已衰败,所以自信满满的发布了这篇文章,但谁曾想却引来无数网友的嘲讽。
文章提到的三人,一个人寺庙斋饭维生,还在网上晒过13元这种这么便宜的套餐;
第二个人曾经是月光族、啃老族,结果现在被父母要求还钱,开始精打细算的生活了;
最后一个人是一名法律顾问,月收入有七千多元,但是每月只能剩一千多元,现在搬郊区租房了,平时还要自己做饭吃。
大家也都看出来了,作者能从这几个人的事例中看出中国经济正在衰败,也是够人才的。
里面的逻辑错误多如牛毛,让人读起来忍俊不禁,饭卖的便宜怎么倒成了不好的事了呢?
啃老族变得独立起来,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怎么会被定义为消费降级呢?
外网三观正的网友也不在少数,她这篇文章一经发出,立马引来了群嘲。
此文章在外网被群嘲
首先一名网友引用了她的文章,并且说了一句极具嘲讽意味的话:“在中国,你只需要花 1.8美元就能吃上一顿饱饭了。所以,代价是什么呢?”
这篇帖子用了短短的一句话引来了二十几万人的围观,底下的评论区更是火力全开。
“你嫌在中国吃饭太便宜,那你来西方花七美元买一杯拿铁,这对经济有好处行了吧”
“所以你到底想说什么吗?难不成人家中国人能花更少的钱吃饱穿暖,这对经济反而是不利的?”
“代价?代价就是富人没把穷人的钱全给赚走!”
看到这些评论就放心了,看来西方的网友也并有没被他们的媒体牵着鼻子走。
这可多亏是现在的互联网发达了,让世界都看到了中国高速发展的样子,不会再出现英国媒体阴间滤镜下的中国了!
不然他这篇文章得让多少人觉得中国还是活在那个吃不起饭,穿不起衣服的时代。
接着就有外网的网友想知道,这1.8美元的套餐到底长什么样子,真的能让人吃饱吗?怎么这么不信呢?
然后就有人翻出了一个油管探店博主,她曾经亲自去过东北的13元自助餐厅探店,并且还拍下了很多图片,这下让更多的外网网友见识到了中国的饭有多便宜。
可以看到这就是咱们很多自助快餐店的现状,里面的菜品有很多种,肉的素的都有,而且还不限量,唯一的要求就是别浪费。
这可把很多外国人看的震惊了,原来食物真的可以这么便宜还好吃啊!
这个姐妹看到后激动了:“我的天,这么丰盛的菜只要13块钱?便宜就算了还这么好吃,放在十年前都没人敢相信!”
还有个评论说到点子上了:“中国的生活必需品都很便宜,他们每个人都能买得起。”
由此看来明白人还是有很多的,反映一个国家经济能力的标准绝对不在于食物和衣服买的贵不贵。
生活必需品在中国能卖的这么便宜,可能只有我们中国人才懂这其中的原因。
因为我们见证了太多人因为吃不饱穿不暖而死。
在中国为什么吃的便宜
从历史上看,中国经历了无数的饥饿岁月,深知粮食的重要性。
例如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全国人民面临着严重的粮食危机,那时候,人们深刻体会到了饥饿的痛苦,也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食物。
从那以后,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发展农业,提高粮食产量,同时通过合理的定价政策,让粮食价格保持在相对稳定且较低的水平。
这样的举措,不仅是对历史教训的铭记,更是为了保障百姓的基本生活,避免类似的灾难再次发生。
河南大饥荒也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最痛心的一幕,300万的百姓因粮食短缺饿死荒野。
这段历史让我们明白,粮食的储量大,价格便宜对于中国人而言有多大的安全感。
所以中国人寒暄的时候喜欢问对方:“你吃了没有?”
很多来中国留学或旅游的外国人对此感到不解,为什么总是在问我吃了没有?
这时候就会有人回答他,因为我们有历史的教训。
除了历史教训,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也决定了我们在经济发展中更加注重公平与民生。
国家通过宏观调控等手段,确保市场上的吃穿用品价格合理,既保障了生产者的利益,也让消费者能够享受到实惠。
总之,中国人将吃穿用品定价便宜,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