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中有一张“脸”,科学家至今解释不了,甚至被禁止出国展出

良向小橘子 2024-11-26 04:48:23

秦始皇陵兵马俑如同一座震撼的地下雄师方阵,一经现世便吸引全球目光,也将秦朝那段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岁月具象化地铺陈在世人眼前。在这八千余尊栩栩如生的陶俑里,有一尊却因其独特到超乎常规的面貌,成为众多考古学家、历史学家萦绕心头的谜团,它便是那尊神秘的 “绿脸俑”,因种种难以解读的怪异特质,甚被奉为了 “禁出国宝”。

惊鸿一现

1974年,临潼西杨村的打井作业,意外戳破了沉睡两千多年的历史封土,举世瞩目的兵马俑考古大幕就此拉开。随着发掘工作逐步推进,不同姿态、神情、服饰的兵俑渐次展露真容,他们或威严庄重、或坚毅果敢,皆以土黄色为主调,模拟着秦军战士的质朴与剽悍,直至那尊 “绿脸俑” 乍现,打破了所有常规认知。

它藏身于二号坑东北部弩兵方阵之中,与周围陶俑并肩而立,却又格格不入。身高约 1.96 米,身着典型秦军战袍铠甲,从身形看与普通武士俑无异,但其面部色彩施绘惊世骇俗 —— 除了头发、胡须呈黑色,肌肤竟被涂成了翠绿色,淡绿彩料均匀敷面,眼眶以黑色勾勒凸显双目,朱红嘴唇微抿。

在独特配色组合下,那面庞在昏暗墓室灯光初照时,透着几分神秘、甚至是诡谲,恰似从历史幽暗中投来一抹异世界的凝视,让当时现场考古人员都不禁咋舌。

探寻绿脸成因

这抹突兀 “绿意”,在学界掀起了持续数十年的解谜浪潮,各方观点交锋、猜测纷纭,试图剖析古人这一破格用色背后深意。有专家推测是颜料偶然变异所致,秦朝制陶工艺虽已达高超水准,采用天然矿物颜料,如赭石、朱砂、石绿等经复杂工序研磨、调和、涂刷上色,但漫长岁月里,墓室环境温湿度波动、微生物侵蚀、土壤化学成分渗透等因素,或引发颜料化学变化。

也许本应是常规肤色颜料,因微量杂质混入、局部环境催化,历经千年 “退变” 或 “错色” 成绿,可这难以解释为何独此一尊有此 “意外”,且兵马俑颜料普遍保存良好,变色多是局部褪色、变暗,这般大面积、规整变色概率极低。

一种浪漫主义解读是,绿脸寓意 “傩人” 角色,古有傩礼驱邪逐疫,傩人常戴狰狞面具、涂绘奇异色彩,扮作震慑邪祟的作用。还有说法称是工匠艺术个性挥洒,在严苛制作规范下,匠人们偶有灵感乍现大胆突破,借独特色彩凸显个体,为冰冷军阵添一抹鲜活,赋予无名小卒别样 “生命力”。

还有观点认为,能是由于工匠患有色盲导致的颜色选择错误。可是这一解释同样面临着挑战,因为当时参与制作兵马俑的工匠,都拥有丰富的陶艺经验和技艺,他们在制作这些俑像时肯定需要准确地辨认颜色,以保持形象的真实和细节的精确。

所以认为他们会由于色盲而导致绿脸俑的出现,似乎并不十分令人信服。

另一种猜测是,由于长时间埋藏在地下导致的环境变化所致,然而这一观点也被专家所否定。因为兵马俑在被发现之前长期埋藏于地下,且缺乏氧气,无法进行氧化反应。此外,绿脸俑与其他兵马俑处于相同的环境中,如果是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的颜色改变,那么变绿的应该不止这尊俑。

还有人认为,绿脸俑可能是工匠们对秦始皇滥用人力、导致百姓生活困苦的一种不满表达。他们可能故意制作了一个绿脸的兵马俑,希望通过这种“敷衍”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因为专家在兵马俑上发现了很多独特的符号,据说这些符号实际上是工匠的“防伪标识”,可以精确追溯到每个兵马俑的制造者。

所以绿脸俑的存在,很可能是获得官方认可的“故意之举”,隐含着其他的含义。

为何被禁止出国展出

一来是因为历经沧桑岁月,兵马俑虽深埋地下幸免于战乱烽火、自然侵蚀,可出土瞬间,环境剧变对脆弱彩绘构成致命威胁,即便现代文保技术全力护航,彩绘脱落、褪色仍是棘手难题,频繁搬运、异地展览,温差、湿度、光照等变数增多,无疑加速文物 “衰老”,绿脸俑色彩本就离奇罕见,不容丝毫闪失。

另外则是因为它的身上承载未解之谜,具极高科研、文化价值,国内持续研究尚未穷尽其秘密,贸然出国,远离原始考古与研究语境,万一文物受损、研究断档,损失无可估量,恰似未解锁 “密码本”,须在熟悉 “文化实验室” 里,静候真相层层剥开。

鉴于其独一无二、且谜影重重,“绿脸俑” 便被视作了稀世珍宝,更来更是荣膺了 “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称号。这份 “禁足令”,是文物保护权衡下的慎重抉择,背后满是对历史遗珍呵护深意。

写到最后

如今,它安坐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展柜,伴随着柔光聚焦与安保环绕,岁月凝止般供游客瞻仰。那一抹穿越时空的 “翠绿”,在静谧场馆里,也在无声诉说秦朝传奇。尽管人们至今仍未解开其颜色成因的谜团,但绿脸俑所带来的深远意义却不容忽视。因为它激发了人们的探索欲望,让人们对古代文明有更深刻的认知,它更是连接古今的桥梁,让我们得以窥见两千多年前的秦朝世界。

大家如果还有别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和讨论,同时也欢迎收藏和转发。(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