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祥苓在京剧圈里威名赫赫。然而,谁能想到这位如今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年轻时竟然是个精力充沛、爱玩爱闹的调皮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童老爷子年轻时那些丰富多彩的爱情故事。
童祥苓小时候可调皮了,根本不服管。他的启蒙老师雷喜福是梨园行里出了名的严师,他留着一撮山羊胡,没事就爱捋两下,那叫一个得意。
一天,课上完了,雷老师和童祥苓的爸爸聊天,慢慢地开始打盹。童祥苓见状,转动眼睛,想出了一个鬼点子。
他悄悄地拿出剪刀,趁着雷老师睡觉的时间,一下子就把那标志性的山羊胡给剪了。
雷老师醒来后,习惯性地想捋胡子,却发现不太正常。他赶紧照镜子一看,好家伙,自己的胡子竟然变短了! 老爷子立马找来童祥苓,二话不说,抱着他的脑袋就是“三羊头”:用自己的脑门狠狠地撞了童祥苓三下。
童祥苓直接被雷老师的功夫惊呆了,忍不住惊呼:"雷老师,您的功夫也太厉害了吧?"
但不得不说,这"三羊头"还是起作用的。从那以后,童祥苓上课变得老实多了,再也不敢耍小聪明。他后来回忆说:"现在想想,正是因为雷老师他们的严格要求,我才能学到这么多东西,基本功才能这么扎实。
这件事看似一个顽皮孩子的恶作剧,实际上反映了中国传统艺术教育的一面。严师出高徒,这句话一点也不假。雷喜福的严厉,为童祥苓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童祥苓呢?他从一个调皮捣蛋的熊孩子转变为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这种转变实在是令人惊奇而有趣。
由安稳的西单商场走到充满戏剧性和自由的梨园舞台,就像一个不安分少年面对自己内心世界时的探索和成长。
童祥苓在学艺之路上经历了不少坎坷波折。这位最终成为京剧大师的名伶,在年轻的时候却是一个难以管束的淘气包。
童祥苓那个时候是个极度痴迷的戏迷,他的母亲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无法接受孩子去学戏。然而,童祥苓的倔脾气上来了,他坚决要去唱戏。
有一次他趁他妈和姐姐出门演出的机会,只有奶奶在家里。
他跑哪儿去了?西单商场!那时候的西单可热闹了,有唱大鼓的,有唱京戏的,简直就是个小型艺术殿堂。童祥苓一屁股坐那儿,听啊听,越听越上瘾。
然而,事情并未如他们期望的那样发展。校内人员察觉到那位他们眼中的"好学生"已经半个月未曾上课,很快就将这一情况告知了童祥苓的家人。
这就如同捅了马蜂窝一般,童祥苓的哥哥看到学校的通知后,立刻通知了母亲,情况十分严峻。
最终,母亲无奈妥协,童祥苓得以走上学习戏剧的道路。
"回头看,童祥苓的这段经历,不就是咱们常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吗?为了心爱的京剧,他可是豁出去了。"可以这么理解。
正是这个曾经被称为“网瘾少年”的年轻人,最后却成为了京剧界的翘楚。
如果要谈论童祥苓的学戏经历,我们不得不提的就是他的启蒙老师雷喜福。
童祥苓第一次见到雷老师,场面真是太震撼了。雷老师是个近视眼,戴着眼镜,神情严肃,山羊胡一捋,眼睛都不看人。
雷老师黑着脸,质问童祥苓:“你找我,找我做什么?”童祥苓小心翼翼地回答:“跟您学戏呀。”雷老师一听这话,立刻板起了面孔,说道:“我可不是表演艺术家,我是教你做人的,教你学道德的德行。
如果你品行不好,那就别说是雷喜福的学生了。”这一开场白,把童祥苓吓得不轻。
学习戏剧可不是闹着玩的。有一次,童祥苓在学习《定军山》里的黄忠时,雷老师突然从后面用藤杆“啪”的一下打在他的胳膊上。
童祥苓疼得直叫唤,然而雷老师却一言不发,让他自己去琢磨哪里出现了问题。
有一次学《问樵闹府》的时候,雷老师因为我甩发没甩好,用竹戒尺“啪啪啪”打了我八下。打完之后,我的手就肿了,童祥苓的妈妈在旁边哭。
不过这顿打后,童祥苓学会了怎么甩发。
有人可能会说,这难道不是虐待儿童吗?然而,童祥苓却认为正是这种严格的教育让他的基本功变得如此扎实。他坦言,"挨完打一辈子都会记得住"。
回头看,尽管雷喜福的"打戏"教学方法看起来令人害怕,但效果确实出类拔萃。这令人不禁思考:现在的教育是不是过于软弱了呢?当然,我们不提倡体罚,但适当的严格对于孩子的成长确实非常重要。
你认为呢?是不是现在的孩子也需要来点"雷式教育"呢?我这里的"雷式教育"可不是打孩子哦,我是指要有严师的精神,真正为学生负责。
童祥苓的戏剧之路并非是他一个人的独角戏,背后有整个家族的艺术基因在默默支持着。
童祥苓出生于教育世家,父母均从事教育事业。值得一提的是,童祥苓的父亲特别痴迷于文艺,与文艺界人士交往甚密。
童家的孩子们因此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先是童祥苓的姐姐和哥哥们,那时候家里的条件不太好,他妈妈一个人的工资要养活全家还要供孩子们读书,压力可想而知。
姐姐们一方面因为真心喜欢戏剧,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学戏来赚钱帮助家庭生活,所以就开始了学习戏剧的过程。
每天看着姐姐们练功、演出,童祥苓这个小尾巴也看得入迷。有时候还偷偷摸摸地学两句,连《春香闹学》里的台词都能接上两句。
这是一颗在他心底悄然生根发芽的艺术种子。
有意思的是,童家兄弟姐妹中,只有童祥苓学了老生。原因呢?家里已经有人唱旦角和小生了,正好缺个老生来补足阵容。
但确实如此,这样的家庭氛围对童祥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从小就耳濡目染,还具备与生俱来的对京剧的热爱,这也难怪他能在京剧界闯出一片天地。
回望童家“全家总动员”的学艺模式,让人不禁感叹其独特的魅力。
你会不会也像童祥苓一样,义无反顾地投身艺术呢?如果你家里也有这么浓厚的艺术氛围。
童祥苓选择老生这个行当的原因,可谓是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
当时童家的姐姐们在唱旦角,哥哥们在唱小生,眼看这个戏班子就要齐活了,只差一个老生。
但你不要以为老生唱得好唱,就随便对待。老生在戏曲中是关键的人物,比如《四郎探母》、《红鬃烈马》等大型剧目,没有老生撑场子是不行的。
童祥苓选择老生,可以说是选了最难的那条路。
有人可能会问,老生不就是演些老头子吗?
童祥苓可不这么想。
在他看来,老生角色经验丰富,内心戏特别足。
演好一个老生,需要把角色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拿捏到位,这可不是件容易事。
而且,老生在许多戏中都能担任主要角色,获得配戏的机会也很多。童祥苓紧紧抓住了这一点,可算是目光远大啊。
然而,选择老生也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童祥苓从小就开始练功,一遍又一遍地练唱腔、身段,就为了能把老生这个角色吃透。
这哪是简单的角色选择,而是需要一辈子的坚持和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