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级超级风口,成都野心十足

易简财经 2024-12-14 09:23:24

作者 | 张威

2024年被称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元年。得益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人形机器人产业热度不断走高。

11月28日,特斯拉在X上展示了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最新进展,并表示,特斯拉将于2026年正式开启人形机器人商业化量产,并最终成为特斯拉“有史以来最大的产品”。

早在去年10月,工信部就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将人形机器人定位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

在2024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已经突破了650亿美元,但这个规模主要都是产业端使用的机器人,还不是2C的消费市场。2023年,全球一共生产了9300万俩汽车,按每辆20万计算,汽车产业的规模超过20万亿人民币。一旦机器人进入消费市场,长远来看,机器人将可能超过汽车行业的规模,对人类的影响也将可能超过互联网。

没有人想要错过这样的机遇,城市亦是如此。据不完全统计,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京等多地出台了相关政策,一些政府引导基金也在持续进入人形机器人行业,参与创业公司的早期融资。一位业内人士对易简财经表示,“政府层面如此深度地参与这样一个早期行业,确实是在十年前的自动驾驶创业潮中未曾出现过的现象。”

以产业划地盘,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接连出现领跑者,作为经济“第四极”的成渝也没有缺席。四川将人工智能列为全省“一号创新工程”,以超常规最大力度精准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得益于重大技术装备、精密电子信息等产业在全国范围内的明显优势,四川逐步构建人形机器人上下游产业链,此前已吸引不少投资机构考察调研。

作为“核心力量”的成都,在发布多轮支持政策的同时,还落地了百亿规模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基金,作为成都都市圈首只涉及机器人产业的国资管理基金,首期规模10亿元,将围绕机器人、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领域进行全生命周期股权投资。按照计划,今年成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成都敢“赌”,是基于对产业方向的预判。在人工智能技术以日新月异的速度改变着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当下,人形机器人被视为AI技术向物理世界延伸的重要桥梁。尽管目前都还处于小批量生产阶段,但多家投行和智库机构预测,203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将达到万亿级。

万亿级产业竞速,成都这次“野心”十足。

先发“入场”

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伴随着新兴地区的崛起。汽车行业成就了底特律,互联网成就了加州,电商成就了杭州,消费电子成就了深圳。机器人又将成就哪个城市?

面对时代的召唤,成都市跑步“入场”。就在24年,成都市政府首次将“人工智能+”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还先后出台了《关于前瞻培育未来产业构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实施意见》《关于前瞻培育未来产业的政策措施》,将人形机器人列为重点发展的未来产业之一。

成都敢于下注,因为成都已经手握不少筹码。

首先,机器人研究集中在高校和科研机构,成都高校多,尤其是四川大学和电子科大,都凝聚了西部最强大的智力资源,为人工智能提供了创新的“基本盘”。就在今年4月,四川省人工智能学院宣布挂牌成立,以电子科技大学为牵头单位,整合了科研院所、知名企业等优质资源。

成都有产业基础,截至2023年,成都共有人工智能企业852家,产业规模达780.3亿元,增速26.7%,近3年年复合增长率达40%以上,而这一数据预计将在2024年实现大幅跃升。

此外,新能源汽车和电子信息产业的发达也为成都人形机器人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应用场景。

“加码”布局

产业发展的核心,金融是推动创新的关键因素,风险资本是创新的发动机。

未来3—5年被认为是人形机器人产业爆发的关键时期,这一赛道进入有史以来的融资高峰——仅在今年上半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融资金额就突破了70亿元人民币,超过2023年全年。

不只是市场化投资机构,地方国资也在加速入场。上月末,成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基金落地成都成华区,总规模100亿元。作为成都智能机器人研发制造产业园区,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落地于此,以5年为期,要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领跑的情况下,打造西部机器人产业高地、中国工业机器人“第三极”。

也许有人会想起,上一个“以小搏大”的风投城市合肥。2020年,蔚来因现金流短缺而跌入低谷,合肥与其签订了一笔70亿元的股权融资。这次“紧急输血”,不仅成了蔚来的转折点,也加速了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构建,大众、比亚迪等一批产业巨头纷纷落子,如今得以与上海、深圳“掰手腕”,争夺“新能源汽车第一城”。

跳出园区,放大来看,按照成都的既定目标,力争到2026年,全市机器人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打造100款机器人新品、聚集100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打造100个标杆示范场景,全产业链规模突破600亿元,建成全国人形机器人研发制造增长极和示范应用新高地。

事实上,随着人形机器人的浪潮进一步向前推进,各地成立的“国家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也开始走到了台前。和创业公司单打独斗的发展模式不同,创新中心试图通过政企合作的方式,联合当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

就在今年4月,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取得营业执照,标志着中西部地区首个人形机器人新型研发机构正式落地成都,对标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助力成都打造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

不久前,该创新中心在全国首发基于扩散架构的人形机器人高速推理模型R-DDIRM。这是该中心继今年5月推出中国首个基于扩散架构人形机器人任务生成式模型R-DDPRM后,在扩散架构领域取得的进一步突破。

“2025年通过中试,预计年底开始量产。”按照该创新中心的规划,“成都造”人形机器人将在明年量产,首先推出人形机器人的开发者版本,以供高校院所、个体开发者、科研公司等全球开发者进行共享开发,并在养老、家政、服务陪伴等具体应用领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专业开发。

冲击浪潮巅峰

在人形机器人真正商业化之前,始终存在“只投入不产出”的难题。一个业内经常提到的故事是本田公司经过14年探索研发的人形机器人ASIMO,其单台价值250万美元,在历经多次迭代后,仍不得不走向“退役”的结局。

“真正用起来才是对未来产业最大的支持。”一位业内人士对易简财经表示,“人形机器人需要在真实的市场场景中进行产品迭代,使得实验室样品走进现实,最终实现产业化、商业化。”

不可否认,人形机器人产业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成都有关部门曾进行了近一年的实地调研,并与全国TOP10人形机器人企业进行深度交流,得出的结论是,目前单个人形机器人品牌尚不具备批量生产的能力。这意味着,率先形成完备供应链体系的城市,有望在这一赛道上脱颖而出。

另一方面,成都将全面开放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推动各类人形机器人在成都首试首用。目前,中国已连续8年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最大消费国,成都所在的西部地区更是形成了5个万亿级产业集群、超3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应用市场巨大,仅川渝地区就可提供机器人应用市场规模7500亿元以上。

成都提出,到2026年,人工智能产业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700亿元,算力规模达到30000P,产业综合竞争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从产业政策、顶尖机构到上下游布局、商业化落地,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链逐渐成型,成都还可以有更大的作为。

如果把视野进一步拉开,以成都为锚点,四川正在下一盘大棋——按照规划,到2027年,四川人工智能产业将实现“十百千万”发展目标。所谓“十百千万”,包括打造10个以上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行业标杆大模型,攻克100项以上原创性、颠覆性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壮大100家具有全国竞争力的领军企业等等。

上一次站在产业风口,四川抓住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大转移的机遇,将电子信息产业,树立为省内第一支柱产业。如今,四川正在抓住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的封口,实现再一次跃迁,冲击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第四极”。

•END•

0 阅读: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