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说到“男女授受不亲”这句话,可能大家都会说老祖宗有些古板,但其实很多人不知道这句话还有后半句,而这被隐藏的后半句,才藏着老祖宗真正的智慧。
那么这后半句究竟是什么?古人又是怎么看待男女关系的呢?不妨一起看看。
一句古训,千年误解“男女授受不亲”,这句耳熟能详的古训,给人的感觉就是,男女之间不能接触,甚至眼神都不能交流一下。但实际上,这句被后世奉为金科玉律的“男女大防”,最初并不是要性别隔离,而是另有深意。
这句话出自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之口。我们都知道,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扛把子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
而这位老先生,从小就经历了不少坎坷,父亲早逝,和母亲相依为命。为了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母亲不惜三次搬家,也因此留下了“孟母三迁”的佳话。
后来孟子继承了孔子的衣钵,也扛起了“恢复周礼,仁政爱民”的大旗,为了推广自己的政治主张,他游历各国四处游说,可惜当时的君主都不太感兴趣。
虽然政治理想屡屡碰壁,但孟子并没有放弃,他把自己的思想和主张写成了一本书,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孟子》,在这本书里就记录着他很多想法。
当时礼崩乐坏,各种思想相互碰撞,传统的社会规范受到冲击。作为儒家的忠实粉丝,孟子一心想用“礼”来重塑社会秩序,恢复人心安定。
所以他提出了“男女授受不亲”的观点,希望能以此规范男女之间的行为,维护社会伦理,让大家伙儿都回到正轨上来。要注意的是,这个时候他提出这个想法并没有说男女就要彻底成为陌生人。
但孟子的这番苦心,却被后世给曲解了。
到了宋代,程朱理学开始在知识分子中流行起来。他们整天研究“存天理,灭人欲”,觉得人的欲望是万恶之源,必须彻底压制。
于是他们盯上了“男女授受不亲”这句话,把它从一个简单的行为规范,升级成了禁锢人性的枷锁。
亲爱的读者,作者收入微薄,文章中有5秒免费广告可增加创作收益,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您的理解就是作者最大的动力!
在程朱理学的“加持”下,“男女授受不亲”开始变味了,例如男女之间不能同桌吃饭,不能互相递东西。这些还不算啥,更夸张的是,有些极端的人士甚至认为,男女之间连眼神都不能交流,否则就是“心怀不轨”。
就这样,在历史的演变中,孟子的本意被扭曲,一句原本只是为了规范行为的古训,硬生生被扣上了“封建糟粕”的帽子,还成了后人用来批判古代社会保守封闭的铁证。
不过,别以为孟子真是个迂腐的“老学究”。因为那句被后世刻意掩盖的后半句,才是整句话的精髓所在。
隐藏的后半句,才是真相当年孟子的“男女授受不亲”理论一出,立刻引来很多人的议论,其中有一位来自齐国的淳于髡,是出了名的能言善辩。
这天淳于髡带着坏笑找到孟子,抛出了一个刁钻的问题:
“您老人家不是说‘男女授受不亲’吗?那如果嫂子掉河里了,您伸手去救还是不救啊?”
这下可把孟子给问住了,救吧,违背了自己的“金玉良言”;不救吧,岂不是成了见死不救的“冷血动物”?
眼看孟子就要掉进“陷阱”,淳于髡开始幸灾乐祸,谁知道孟子微微一笑,给出了一个机智的答案:
“嫂溺叔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淳于髡一听,顿时哑口无言。孟子这番话,可谓是“绵里藏针”,既坚持了自己的原则,又巧妙地化解了尴尬。
原来孟子真正的用意在于“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随机应变”。在他看来,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也不要死守教条。
在紧急情况下,救人要紧,哪怕暂时打破“男女授受不亲”的规矩,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人命关天,也没有人会说你什么。
可以说孟子的“权变”思想,体现了儒家“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也展现了他灵活的辩证思维。只可惜,后世那些“断章取义”的世人,只记住了前半句,却忽略了这更为重要的后半句,也硬生生得把孟子塑造成一个迂腐保守的“老古董”。
老祖宗的智慧,我们咋传承?如今两千多年过去了,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曾经的一些教条,很多都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男女授受不亲”这句话,放在如今男女平等、自由恋爱的时代,似乎也成了一种“老古董”。
不过老祖宗几千年的智慧结晶,也不能就此全盘否定。就拿“男女授受不亲”来说,虽然它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但在某些特定场合下,还是有现实意义的。
比如,在职场中,和异性同事保持适当的距离,既是对彼此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保护,可以避免很多误会和麻烦。再比如,在与异性朋友交往时,也要注意分寸,把握好“度”,不要做出过于亲密的行为,避免造成对方的困扰。
不过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几句行为规范,更重要的是一种灵活应对世界,和别人和谐相处的大智慧。孟子的“权变”思想,放到今天依然值得我们学习。
结语所以你看,老祖宗几千年前就悟透的道理,放到现在依然适用。一句“男女授受不亲”,背后竟然藏着这么多学问。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用现代人的眼光去评判古人的思想,更不能断章取义,只看到表面。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参考资料:
[1]石烨.“男女有别”传统文化对两性的影响[J].山西青年,2018,(05):103+102.
[1]李衡眉.“男女授受不亲”的深层内涵——为早期儒家辨诬之一[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02):43-50.DOI:10.13951/j.cnki.issn1002-3194.1993.02.007.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