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义的33位领导者结局迥异,其中10人脱离组织

初延的近代人物册 2024-07-17 13:34:44

在上一篇文章中,初延曾介绍了南昌起义牺牲的56位烈士,其实,除了这56人,还有33位军官结局迥异,他们或是参加了第三党,或者又脱离党组织。

那么,这33人都有谁呢?他们的结局如何?

脱党的起义领导人 10人

李尚镛 南昌起义革命委员

李尚镛(1888年—1936年),江西乐千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九期毕业。

历任黄埔军校兵器教官、江西陆军预备总队参谋官、讨袁军江西总司令部参议、江西军政府庶务科长、北伐军总司令部军务局少将军械处长等职。李尚镛是南昌起义革命委员会的委员,南昌起义失败后,李尚镛返回江西隐居,并脱离了党组织。

1928年,李尚镛当选为国民党江西省建设厅长。1936年1月,他在江西离世,终年48岁。

丁晓先 南昌起义革命委员

丁晓先(1899年—1975年),江苏吴县人。

历任江苏省第一师范附小教员、上海商务印书馆尚公小学教务主任、武汉国民政府农政部代理秘书长、国立贵阳医学院院长秘书和华北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编辑室主任等职。

丁晓先是南昌起义军中的宣传干事,南昌起义发生前,他曾奉命到瑞金、会昌等地开展战地宣传,为南昌起义的爆发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南昌起义失利后,丁晓先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1951年,他加入民盟,成为了中国古迹编辑出版社的编辑。1975年12月16日,丁晓先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78岁。

陈居玺 南昌起义革命委员

陈居玺(1899年—1988年),广西平南县人,北京大学毕业。

历任中共北大学生支部书记、北伐军第7军政治部组织部长、广西师专学校哲学史教授、广西文史馆馆员等职。陈居玺是南昌起义军中有名的秀才,南昌起义失利后,他留学法国,自此便脱离了党组织。

新中国成立后,陈居玺担任广西南宁二中讲师。1988年6月6日,他因病在南宁病逝,享年89岁。

黄震 南昌起义前委参谋团参议

黄震(1900年—1968年),福建仙游人,北京师范大学毕业。

历任福建省立第四师范教务主任、北伐军第17军第1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福建省农民运动特派员、中共莆田县委书记、厦门中学教导主任等职。黄震是北京师范大学最早一批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革命家,在大革命前后,他曾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又组织北京学生联合会,为北伐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南昌起义失利后,黄震返回福建组建莆田党组织,这一段时间,他开展地下情报工作,有力的支援了闽西红军。

1930年,国民党特务捣毁了我福建省委机关,因为省委书记陈祖康的叛变,黄震不得已撤出莆田,遂与组织失去了联系。

1933年后,黄震担任长沙《抗战时报》记者、福建省研究院研究员、莆田中学校长和农工民主党福建省委组织部长等要职,位居正厅级。1968年12月,他因病在福州病逝,享年68岁。

黄野萝 南昌起义70师组织干事

黄野萝(1902年—1981年),江西贵溪人。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土壤学家。

曾任国民党江西省党部秘书、南昌《贯彻日报》总编辑、南昌大学校务长、江西农学院夫院长等职。黄野萝是我国近代有名的土壤学家,在革命年间,他曾领导过江西学生运动,是江西贵溪党组织的创始人。

大革命失败后,黄野萝返回贵溪工作,因未能找到地下组织,他遂脱离了党组织。新中国成立后,黄野萝担任江西省土壤学会副理事长。1981年5月1日,他病逝于江西省南昌市,终年79岁。

徐先兆 南昌起义领导者

徐先兆(1903年—2003年),江西铅山人。

历任南昌大学副教授、南昌起义军25师师部秘书等职。

黄日三 南昌起义领导者

黄日三(1901年—1983年),广西梅州人。广州法科学院毕业,参加过省港大罢工。

历任北伐军师政治部宣传员、十九路军78师政治部宣传干事、梅州侨联副主席等职。黄日三是一位参加过南昌、广州两场起义的革命者,广州起义失败后,他辗转上海、香港等地避难,与组织失去了联系。

解放后,黄日三致力于侨务工作。1983年6月8日,他因病逝世,享年83岁。

刘达五 南昌起义20军1师前敌指挥

刘达五(1882年—1952年),四川会理人。参加过中国同盟会。

曾任黔军总司令部上校参军、湘鄂西红军后方办事处主任等职。刘达五是贺龙在南昌起义过程中的得力助手,南昌起义失利后,他辗转江西、福建、广东等省,与组织失去了联系。

刘达五虽然脱离了党组织,但他却始终忠于革命,并多次帮助红军和新四军。解放后,刘达五受到了14军李成芳军长的优待,1952年10月20日,他因病在云南大理去世,享年70岁。

苏文钦 南昌起义20军3师参谋处长

苏文钦(1907年—1996年),湖南醴陵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

曾任黄埔军校《青年军人》编辑、工农革命军攸醴独立团第1营营长、中央教导总队上校参谋、国民党国防都战史编纂委员会少将委员、第一战区副长官部少将高参等职。苏文钦是黄埔军校青年军人联合会的骨干,南昌起义失利后,他脱离了党组织,成为了国民党第三党的党员。

抗战时期,苏文钦参加了淞沪、南京、长沙等战役,因为表现优秀,他遂被提拔为中将。新中国成立后,苏文钦担任武汉市人民政府参事,位居正厅级。

王之宇 南昌起义领导者

王之宇(1906年—1988年),河南洛阳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

历任黄埔军校人伍生总队排长、北伐军第2集团军教导旅参谋主任、第166师副师长、重庆卫戍总司令部第三分区中将司令等职。王之宇是南昌起义20军的骨干,起义军在潮汕失利后,他返回南京定居,自此便脱离了党组织。

抗战爆发后,王之宇参加了长沙、衡阳等战斗。1956年,他加入民革,成为了民革苏州市委的执行委员。

成为开国功臣的起义领导人 11人

邓鹤鸣 南昌起义党务委员

邓鹤鸣(1895年—1980年),江西鄱阳人。武昌私立中华大学毕业。

历任中共南昌特别支部委员、江西省党部委员、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长、江西省禁烟委员会常务委员、南昌政协常委等职。邓鹤鸣是我党江西省党组织的创始人,大革命前后,他曾领导江西农会的创建,为江西红军的创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邓鹤鸣担任江西省政协常委一职,位居副部级。1980年7月26日,他因病在南昌病逝,享年85岁。

刘人奎 南昌起义前委秘书

刘人奎,湖南益阳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

历任南昌起义前委秘书、中共四川省委军委秘书、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教导团政工参谋和抗日爱国儿童团团长等职。刘人奎全程参加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失利后,他转入四川、湖南等地工作,成为了长沙警察局的局长。

刘人奎是湖南解放的功臣,他曾经两度被捕,但每一次总能化险为夷。解放后,刘人奎担任武汉市建设局副局长,位居副局级。

李翰园 南昌起义11军军需处长

李翰园(1902年—1974年),甘肃临夏人,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

历任黄埔军校经济教官、宁夏省民政厅长、第十五路军代理参谋长、宁夏省政府建设厅长。李翰园是南昌起义军11军的军需处长,起义军在潮汕失利后,他返回宁夏从事兵运工作,成为了马家军的军长。

1949年,人民解放军进入湖南,受黄绍竑的影响,李翰园宣布起义,投向了人民怀抱。

新中国成立后,李翰园担任甘肃省民政厅厅长和甘肃政协常委等职,位居正厅级。

陈子坚 南昌起义领导者

陈子坚(1905年—1987年),江苏铜山人。

历任中共潮州革命委员会行政委员长、国民革命军新编第14师师长、豫北交通指挥部指挥官、第4集团军参谋长等职。陈子坚是抗日名将,他早年曾参加南昌起义,一度担任潮州市的常委。

新中国成立后,陈子坚出任中国人民银行财经出版社编辑,位居正厅级。1987年3月2日,陈子坚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李逸民 南昌起义24师教导大队指导员

李逸民(1904年—1982年),浙江龙泉人,开国少将,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

历任中共中央情报部第一局局长、冀热辽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东北人民财经委员会秘书长等职。李逸民是南昌起义的参与者之一,他早年曾参加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是东北解放的功臣。

新中国成立后,李逸民担任军委直属政治部主任和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授衔少将。1982年6月5日,他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

王志之 南昌起义24师教导队文书

王志之(1905年—1990年),四川眉山人,著名小说家。

历任八路军《中苏文化》编辑、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等职。王志之是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南昌起义后,他转入学术领域任职,成为了我党的地下骨干。

新中国成立后,王志之出任东北师范大学教授。1990年1月24日,他因病逝世,享年86岁。

张树才 南昌起义20军教导团战士

张树才(1914年—1969年),湖北黄冈人,开国少将。

历任红4军特务营连副政委、红1军团第3师团政委、军委后方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新四军第四支队政治部副主任、新四军第5师政治部副主任、陕南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委员等职。

张树才是林彪亲自带出来的名将,他曾参加过中原突围战役,是王震手下的得力干将。

解放后,张树才出任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部直属政治部主任和总后勤部政治部主任等职,授衔少将。1969年9月8日,他因病病逝,享年55岁。

江靖宇 南昌起义20军3师6团营长

江靖宇(1903年—1971年),安徽桐城人,毕业于安徽法政专科学校。

曾任中共桐城县委委员、新四军第5支队民运科长、华野南下先遣队政治部副主任、江苏省政法委员会副主席等职。江靖宇是芜湖解放的功臣,在革命年间,他曾组织安徽党团组织的创建,为新四军的壮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江靖宇出任南京市副市长,位居正厅级。1971年5月14日,他因病逝世,享年68岁。

方复生 南昌起义领导者

方复生(1905年—1968年),湖北襄阳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

曾任叶挺独立团连长、八路军120师教育处主任、西北解放军军官教导团团长和八路军385旅参谋长等职。方复生是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者,起义军在潮汕失利后,他与组织失去了联系,不得已留学国外。

抗战爆发后,方复生回国参加救国运动,后来,八路军120师组建,他重新恢复组织关系,成为了八路军385旅的参谋长。

解放后,方复生担任天津市政协常委,位居副部级。1968年7月31日,他因病病逝,享年63岁。

向河 南昌起义参与者

向河(1903年—1992年),湖北荆门人,参加过五卅运动。

曾任中共汉口全国总工会宣传干事、八路军晋察冀军区一分区3支队情报主任、延安联防军司令部队列科长和西南军区直属复员办事处政委等职。向河是南昌起义20军的班长,在革命年间,他长期负责我党的情报工作和保卫工作,为中央机关安全撤出延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向河历任西南军区后勤部军法处处长和重庆办事处军事法院院长等要职,授衔大校。1992年3月5日,他因病在成都军区总医院病逝,享年89岁。

唐子奇 南昌起义20军教导团战士

唐子奇(1907年—2009年),湖南浏阳人。

历任红6军团17师侦查科长、八路军120师359旅参谋长、晋绥军区总兵站站长和一野6军参谋长等职。唐子奇是我军中的一员猛将,在革命年间,他曾参加解放咸阳、兰州等战役,一度担任国务院林业部的部长。

2009年9月23日,唐子奇因病在北京病逝,享年102岁。

被捕后叛变者 1人

邹敬芳 南昌起义参与者

邹敬芳,湖南临澧人,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

曾任湘西靖国军总司令部秘书长、国立中山大学教授、汪伪行政院副秘书长和汪伪全国经济委员会秘书长等职。邹敬芳本是南昌起义的领导人,起义军在潮汕失利后,他先投国民党,再投汪伪,最终沦为了可耻的汉奸。

加入国民党的起义领导者 11人

陈芝馨 南昌起义11军28团团长

陈芝馨(1895年—1938年),广东罗定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毕业。

历任粤军第4军12师34团3营营长、国民革命军第1集团第1军团4军26师师长、粤军第4军副军长、南京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主任教官等职。陈芝馨是粤军名将,南昌起义后,他追随蔡廷锴脱离军队序列,成为了国民党的副军长。

1938年11月6日,陈芝馨在三水马口河段沉船遇难,时年43岁。

文强 南昌起义参与者

文强(1907年—2001年),湖南长沙人。毛主席的舅表兄弟,文天祥后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

曾任国民党军队参谋本部上校参谋、军统局华北办事处少将处长等职。文强是毛主席的表兄弟,在南昌起义前后,他曾参加北伐战争等一系列革命活动,深得主席的信赖。

南昌起义后,文强与组织失去了联系,后来,邵力子、李济深等推荐他到国民党参谋本部工作,他遂加入国民党,成为了军统局的站长。

解放前夕,文强被我人民解放军俘虏,并被解往功德林改造。1975年,他获得特赦,开始担任全国政协文史专员一职。

文强虽入军统,但对民主革命却有一定的贡献。2001年10月22日,他因病逝世,享年94岁。

余乐醒 南昌起义73团总支书记

余乐醒(1901年—1959年),湖南醴陵人。

历任中共旅欧支部委员、旅欧少年共产党委员、军统局站长等职。余乐醒是我党早期旅欧少共的成员,他早年曾留学法国,一度担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

南昌起义军在潮汕失利后,余乐醒跟随部队到达粤北,在最关键的时刻,他脱离队伍,北上南京,投靠国民党,成为了戴笠的帮手。

余乐醒在军统局中素有“化学博士”之称,特别是在爆破技术方面,他更为娴熟,所以他也深得蒋介石信赖。

抗战时期,余乐醒组织特务刺杀汪精卫,后上海获得解放,他重归光明。

吕承文 南昌起义领导者

吕承文(1897年—1951年),海南文昌人,毕业于云南讲武堂第四期。

曾任国民党第1集团军警卫旅参谋长、琼崖守备司令部参谋长、海南行政区定安县长和国民党海南特区行政长官公署办公厅少将主任等职。吕承文是粤军出身的战将,在战争年代,他长期守备海南,是国民党海南警备司的第四号人物。

海南解放后,吕承文受到人民政府镇反,死于海口,终年54岁。

史书元 南昌起义24师72团团长

史书元(1902年—1989年),湖南醴陵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

历任北伐军军校教导团第2营排长、中共安徽省委委员和浙江省警察学校训育主任等职。史书元是南昌起义军官中,少数几个曾参加百色起义的将军之一,百色起义后,他与组织失去了联系,遂加入了国民党。

抗战爆发后,史书元曾担任粤汉铁路警务处长等职。1989年,他在台北辞世,终年87岁。

黄浩声 南昌起义军营长

黄浩声,黄埔教官,曾任国民党中统福建省党部特务室主任,地下党员。

张世德 南昌起义11军29团团长

张世德(1893年—1930年),广东吴种人,毕业于上阳江军官教练所,参加过辛亥革命。

历任粤军许崇智第1师排长、粤军机枪营营长、粤军第61师9旅旅长等职。张世德是北伐名将,在南昌起义前后,他曾参加辛亥、东征、北伐等一系列革命活动,是李济深麾下的第一猛将。

南昌起义发生后,张世德追随蔡廷锴脱离了军队序列,当时,他参加蒋桂战争,成为了坚定的倒蒋派。

中原大战开始后,张世德出师湖南截击桂军,在巡视战场时,他被桂军收容队击中阵亡,终年37岁。

毛维寿 南昌起义24师71团团长

毛维寿(1892年—1937年),江西峡江人,毕业于西江讲武堂。

曾任赣军特务连见习官、粤军第1师见习官、粤军第4军10师30团2营营长、78团团长和粤军61师8旅旅长等职。毛维寿是与张世德齐名的北伐名将,在北伐时期,他曾参加攻打武昌等战斗,立有一定的战功。

中原大战后,毛维寿编入十九路军序列,在这一时期,他激战日寇,又参与闽变,成为了粤军61师的师长。

福建事变后,蔡廷锴、毛维寿被蒋介石免职,不久,国民党军事参议院成立,他授衔中将。1937年,毛维寿病逝于上海大华医院,终年45岁。

胡豪 南昌起义参与者

胡豪(1908年—1937年),江西兴国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

历任国民党第74军51师306团3营少校营长等职。胡豪是南昌起义时11军的战士,南昌起义后,他追随蔡廷锴脱离军队序列,从此便成为了国民党的将领。

抗战爆发后,胡豪率部参加了南京保卫战,在中华门战役中,他血战日寇三个昼夜,最终壮烈殉国,时年29岁。

彭士量 南昌起义领导者

彭士量(1904年—1943年),湖南浏阳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

历任北伐军第31团副团长、国民革命军第75军预4师少将副师长、83师参谋处处长、暂编第5师代理师长等职。彭士量是抗战时期抗日名将,他曾参加过淞沪会战、长沙会战、徐州会战、常德会战等一系列会战,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43年11月,日军进攻我湖北石门,彭士量率部坚守阵地,不幸中弹牺牲,年仅39岁。

刘希程 南昌起义领导者

刘希程(1906年—1990年),河南唐河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

历任黄埔军校东征军总指挥部政治部组织科科员、国民革命军第91军166师496旅旅长、93军副军长、98军军长等职。刘希程原是南昌起义20军3营营长,起义军南下潮汕之际,他投靠国民党将领郜子举,从此遂加入了国民党。

抗战爆发后,刘希程率部参加桂柳会战,因为在柳州作战中失利,他被军政部褫职,重任国民党第三快速纵队司令官。

解放战争开始后,刘希程在河南灵宝宣布起义。后全国获得解放,他当选为河南省政协副主席,位居副部级。

结语

南昌起义是我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对中国革命具有重要的意义。南昌起义的领导人虽然结局迥异,但他们依旧是历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值得所有人谨记。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