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饱与自留地没关系,自留地只是提高生活质量,让你吃得更好

桃成柳老人 2024-06-10 15:57:06

文/柳成荫

首先纠正一下,生产队时期确实存在“自留地”一说,并不是某些人说的“割资本主义尾巴”割掉了,农民一直存在自留地的。

昨天,在平台上看到一篇短文,文章中坚持说:七十年代农民吃饱了,那是自留地发挥的作用,说是种生产队的田没积极性,一心扑在自留地上,用自留地打出来的粮食填饱了肚子。

笔者不得不说,这是无稽之谈,纯粹抹黑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民的形象。

本文以江苏里下河以南广阔的产粮地区为例,讲讲自留地的故事,让你认清填饱肚子的根源。

自留地上全种粮食,也不能填饱肚子

一户有多少自留地?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中,明确指出自留地一般占生产队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七。而里下河往南的兴化、姜堰、高邮、宝应、泰兴、靖江、如皋等县实行的大致是人均耕地的百分之五作为自留地。

这些地区,有一个共性,绝大多数地方人均耕地仅仅一亩地左右,即:一个六七口人的家庭,也仅仅分得三四分自留地,人口少的可能只有一分多自留地。

这样一说大家就明白了。那时,由于化肥、农药及优良种子还未全面推广,粮食产量普遍很低,以小麦为例,也就三百斤左右一亩。一个三口之家,一分五的自留地,也仅能产小麦45斤,人均15斤。你说,这区区十多斤粮食,能不能填饱肚子?

自留地上种植绿饲

自留地不是用来种植主要粮食的,而是以饲料为主

自留地上能不能种水稻?答案是否定的。自留地一般都选择农户家前屋后的土地就近划分,属于旱田,自然不能栽种水稻,只能种植旱作物。

笔者为什么选择上述几个县为例?其一,对这些地区比较熟悉,更有说服力;其二,都说六七十不让养猪养鸡,而这些地区却在大力发展养猪事业。

在这些地区,几乎每个家庭都有几张猪圈,少的人家每年养两三头猪,多的养四五头,不少人家还养了老母猪。那时,我家三张猪圈,养了四头壮猪,两头母猪。

可能又有人要说了:人都吃不饱,拿什么养猪?那只能说: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那个年代,猪以青饲料为主,加少量的糠麸、豆粕,就成了喂猪的饲料。

青饲料哪里来?除了割些野草、树叶外,那就得靠自留地了。那时的自留地大部分用来种植青饲料,如:牛皮菜、猪苋菜、聚合草、灰灰菜,等等,割了一茬又一茬,前茬割完,后茬又长出来了。

那个年代,自留地上种植最多的是胡萝卜,也是用来喂猪的。那时,如皋地区在周边养猪最多,胡萝卜成了喂猪的主要饲料。我曾讥笑过城里人,乡下人喂猪的,城里人用来喂人,城里人吃的就是猪食。

那么,自留地上种粮食吗?当然种,不仅种粮食,还种南瓜、芋头。泰兴、姜堰、如皋等地有喝粯子粥的习惯,煮粯子粥的食材就是大麦粉,生产队自然不种大麦,产量低,只有自留地上种植。靖江、兴化人则喜欢种芋头,人吃芋头猪吃芋荷。

综上所述,自留地让人填饱肚子是无稽之谈,但自留地确实为农户创造了价值,能改善生活质量,至少过年期间,家家户户有年猪可杀,有咸肉可腌。

七十年代,老百姓能填饱肚子靠的是什么?当然是科学技术及水利工程发挥了作用

在农村种过田的人都清楚,七十年代优良种子开始普及,如:水稻淘汰了“壳黄早”,改种“鱼农1号”和“早熟57”等。后来,杂交水稻的问世,又让水稻的产量更上一个台阶。再拿小麦来说,淘汰了原来的红皮小麦,改种白皮小麦,直至种植到现在,其品种籽粒增重明显,抗倒伏能力强。这都是粮食增产的重要原因。

除了优良品种外,化肥农药也普及了。在生产队种过田的都知道,那时有两种主要化学肥料。一种是氨水,装在坛子里密封保存;一种叫碳酸氢氨,俗称“化肥”,塑料袋装的,用作追肥;还有尿素,由进口变成了国产。这也是粮食增产的重要根源。

自人民公社成立到解体这三十年的时间内,全国农民都在义务兴修水利。里下河地区曾经是十年九荒,干旱洪涝都成了粮食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水利工程的兴修完成,真正实现了旱能引灌、涝能泄洪,稳定了粮食生产,直至现在,仍在啃老本。

结语

都说分田单干一夜之间吃饱了饭,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真正在七十年代中期已经吃填饱了肚子,与种田积极性没有太大的关系,至少我所熟悉的上述地区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逐步由吃得饱向吃得好过渡。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