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好!14天3位科学名人相继去世,原因让人惋惜

轻点红墨 2024-10-08 17:49:14

文| 红墨

编辑| 红墨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章中

前言

科学家是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尤其是上了一定年纪的科学家,凭一己之力撑起我国相关研究领域的半部历史书,可我国却14天痛失3名老科学家。

他们都是谁?在我国的什么领域发挥着作用呢?

刘昌孝

2024年7月25日3时20分,在北京接受治疗的刘昌孝院士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82岁,他的名字并不是家喻户晓,但他研究过的内容大家都不陌生。

血吸虫病曾威胁中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家人民的生命健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我国人民,也饱受血吸虫病困扰。

刘昌孝等人就专门研究血吸虫从动物到人的传染链,针对这种病传染的不同阶段寻找合适的药物。

信源:抖音百科——刘昌孝

研究出有效的药物不易,让有需要的人都用上有效的药物更难。

因为药物从研发到测试阶段离不开大量成本,而要收回这些成本的话,药物定价就不能太便宜。

可刘昌孝等人开始研究工作的时候,就考虑过老百姓能不能用得起药的问题,专门制定出合理的用药剂量、疗程和低费用。

信源:环球网2019-10-23《刘昌孝院士:中国要把药瓶子端在自己手里 而且要装自己的药》

这离不开刘昌孝对药代动力学的深入学习,这个学科主要研究的领域,就是使用多少药物能对病人有效、药物进入人体后多久失去功效等方面的问题。

有了强大的知识积累后,刘昌孝等人研究治疗血吸虫病的用药剂量就有更多依据。

刘孝昌等人经过不懈努力,研究出来的治疗方案只需每个病人用药三次,整个治疗下来要花的费用仅3角钱,普通家庭的病人也能承受得起。

而这个治疗方案造福了湖南老乡、还有湖北、四川等地80万病人,为这些病人节约下来的治疗费用超过上亿元,真正地让病人摆脱疾病困扰的同时,也不用承受过重的经济负担。

可参与制定治疗方案的刘昌孝,却因病救治无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不光是他,近14天内,还有两名科学家的逝世,同样令人惋惜。

张存浩

今年7月12日13时08分,我国高能激光领域的研究人员张存浩逝世,他用半生时间,亲眼见证我国崛起的整个过程。

1928年,父母迎来了张存浩的出生,他们的家庭条件殷实,本可以支持张存浩平安顺遂地度过一生。

可1937年日军的出现,却打破张存浩和家人原本平静的生活,他不得不跟随自己的亲人到处搬家,只为躲避日军的枪声,平平安安地生活。

信源:环球网2024-07-13《我国高能化学激光领域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存浩逝世》

他们远赴美国后,张存浩在家人的支持下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化学硕士学位,而美国能为他提供梦寐以求的平静生活、条件数一数二的研究环境。

于是1950年,到底是回国还是留在美国,成了困扰张存浩已久的问题。

他和家人原来的计划,是继续留在美国读博士,这样对他个人的发展无疑是个比较保险的选择。

可朝鲜战争爆发后,本想要继续留在美国的张存浩,做第一次违背家人意愿,选择回国发展,在祖国和美国之间坚定地选择回去和祖国站在一起。

1950年10月,张存浩就来到了他阔别已久的中国,一回国就从事我国燃料领域的相关工作,除了研究专业内容,还为我国石油事业做出过一定贡献。

他的研究内容,是关于如何用水煤气合成燃料,从理论上讲,这种燃料可发挥石油燃料的作用,相关技术成熟后,可支持它替代石油燃料使用。

但张存浩从事相关研究的时候,我国发现了大庆油田,直接开采大庆油田,就能满足我国对石油的部分需求。

而张存浩等人的研究工作还没有突破性进展,于是他们只能暂时放下自己的研究,去其它领域开展工作。

上世纪50年代末,张存浩几乎是放下自己前半生的研究成果,从头开始研究火箭推进剂,结果短短几年时间,就领先于世界上其它国家的科学研究人员,研究出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

这样的研究成果,足以奠定张存浩在我国科学界的地位,但上世纪80年代后,不甘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的张存浩又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

他本人不光是我国化学激光领域的奠基人,还从事新型化学激光体系等方面的研究,一直紧跟国内外科学界发展步伐。

如此优秀的科学家逝世,是祖国和人民不可估量的损失,而他培养出来的年轻一代科学人才,依然在我国的不同研究岗位发光发热。

不光是张存浩,还有一位科学家,他从事研究工作之余,也不忘给我国多培养技术型人才。

林尚杨

2024年7月20日17时43分,工程院院士林尚杨在苏州逝世,给他的博士、硕士学生们留下无限的怀念,他生前对待这些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林尚杨带学生的时候,常常耐心地解答学生们向他提出的问题,他的学生犯下比较基础性的错误,他也不会不耐烦,而是认真地给学生做出指正。

今年林尚杨院士逝世的时候,92岁高龄的他桃李满天下,他曾经带过的学生和研究团队,依然有不少研究习惯和方式是受到他的影响。

信源:百度百科——林尚扬

林尚杨不光从事科学领域研究,上世纪60年代,他发现我国对钢焊丝的迫切需求后,专门为我国研究出4种强度级的钢焊丝。

有了这些材料的支持,我国的大型电站锅炉等设备的焊接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只是我国的焊接技术还不够成熟,到了上世纪70年代,已有焊接技术明显有些不够用。

于是林尚杨专门研究半自动焊接技术,用于水下焊接,这样我国的钻油设备、钻井设备才能长时间从事高强度工作,为我国提高石油开采效率打下基础。

信源:澎湃新闻2024-07-21《工程院院士、我国焊接领域著名专家林尚扬逝世,享年92岁》

就连上世纪80年代,产出石油的设备加氢反应器上,也有林尚杨的研究成果,是他研究出的关键技术,才保证我国能完成世界上最大的加氢反应器焊接工作。

科学家是一个国家宝贵的财富,我们一定要保护好每一个为国工作的研究人员,是他们的存在,让祖国和人民享受到更多科技发展带来的成果。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END---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