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届国展中,这几个国展作品凭什么入展?原因在这里

江水清黄山明 2024-02-10 18:53:01

大家好,今天聊聊第十二届国展中入展的楷书作品,一个朋友问我,这几个作品为何能入展,今天咱们分析一下。

入展,一定有他的道理的。有人说许多走后门的,这个说法需要在绝对实力之下。不然十二届国展作品对大众公开的,人人都可以看到,如果一塌糊涂入展的,估计提名老师会颜面扫地。

1.上面作品,猛一看,整体视觉冲击力很好。

作为展览作品,要挂在展厅,不具备视觉冲击力自然不占便宜。这个作品视觉冲击力这块很好的。

2.纸张颜色搭配的也很好。突显墨色。蜡染纸不生不熟,平常喜欢半生熟纸张的用这种还是比较舒适的。

3.五行大字,三行小字,三行小字算作一行,整体就有大小变化。疏密,都具备了。小字笔画细,颜色远看淡,还有了墨色浓淡对比。

以上外观三点来说,已经很具备展览气象了。

上面这个三点不看内容就已经秒杀许多人了。

再把上图拿过来,看看字,乍一看颜体,有颜体的厚重,方正。细节一看,有别于颜体,许多结构都是内擫的,就是我们常说的,用内擫写颜真卿,给颜体多一些硬朗成分。

结字有欧阳询欧阳通的重心下移部分。也有魏碑楷书的变化。

单个字疏密,对比,都很细致。笔法干净果断。没有拖泥带水的东西。手法老练。小字行书也是风格相通,不过是行书化,给人一种五体同步的感觉。才华横溢。这样的作品入展正常。

上面作品,整体感觉虽然视觉冲击力不是那么强,但是胜在一股子书卷气。文人气。欧阳通风格。章法布局干净整洁。这种字整体偏小,需要看细节的,整体过得去,章法活泼。整体干净利落。一眼看出基本盘欧阳通。这也已经超出许多人了。

细节部分,欧阳通风格,欧阳通风格特色,重心下移,显得古拙,结字险绝,变化多端。很魏碑楷书可以互相借鉴,容易出彩。写三五公分中楷,欧阳通还是比较好的选择。

上图,魏碑楷书。打了界格,胸中碑拓原版的感觉。整体感觉就来了。魏碑风格突出些,也容易出彩的。仿古纸张,看起来很不错。入展也很正常。

上图这个基本盘颜真卿。拼接,形式感出来了。墨色浓淡变化,轻重明显。字大小错落。不单纯颜体的某个字帖,比较综合,还能看到民国几位学颜体高手痕迹。突出特点还有隶书的趣味性。偏方部首可以写的瘦窄,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矛盾关系做的很优秀。

这种入展也很正常。所以别说唐楷入展难,看你会玩不会玩。

展览作品要具备整体感官,加上字本身的变化。字本身要有特色。以前说过让人看到出处,又要让人看到与出处的变化,就是书写者的性情审美等因素。

经过磨合。打磨出来一件好作品,入展水到渠成。

怎么样,是不是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希望朋友们有所收获。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吧,祝大家日日精进!

(完)

0 阅读: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