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出圈”,见证高新CID三年之变

叮铛评汽车 2024-09-24 12:04:43

判定城市核心发展潜力,辨识度是很重要的标签之一。

单从名称来看,科创双中心、未来之瞳、产业基石...已成为高新区的IP。不过,我们更多想探究的是,在高质量发展的“内卷”下,一个区域如何能保持活力、保持青春,且在满足现代人对现代城市生活诉求的同时,实现产业结构与城市界面同步迭代?

一场刚刚举行的公开会议,释放出了很多关键信息。

高质量发展的“内外双修”

俗话说,产业是经济之本、发展之基,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

譬如我们所处的西安,能在历史文化名城之外,跻身国内新一线城市行列,便离不开产业的加持。

尤其在高质量发展大基调之下,围绕着产业发展进一步加持护航,无疑就是重中之重的一项工作了。当我们以高新区作为观察样本,这样的感触尤为明显。

恰好在9月13日,西安高新区召开了2024年半年工作会暨高质量发展大会。

互联网上公开的新闻显示,会议上对高新区上半年发展成果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安排部署下半年工作,其中提及要突出高新区特色,加快“双中心”核心区成形起势;促进“双城”融合,让生产空间更集约、生活空间更宜居、生态空间更绿色;以人民为中心,增加群众收入、降低生活成本、优化公共服务,让群众生活更安心舒心。

用最通俗的逻辑来理解高新区此次会议:产业是根基、企业是主体、生态是关键、提高生活品质是目的。

丝路软件城部分入驻企业

也就是说,高新区不仅仅着眼于单个项目的增加,更是在不遗余力壮大产业集群和生活配套的“内外双修”。

分析深层次原因,它带来的是一个地方产业和创新生态的改善,会助推整个区域经济、社会、人口、环境的转型升级,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场年中“例会”,初看只是年初各项安排的延续,但实际传递出的信息却极为明确,高新区在城市发展上的思路与打法已入佳境,且有着更大的雄心。

三年之变背后的可持续密码

时下,各地都将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视为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立足高新技术发展,作为首批成立的国家级高新区,西安高新区一定是肩负重任的。

如何发展高新技术?在强调科技成果转化的今天,其先决条件还需是大项目支撑,只有大项目才能让科研成果落地,才能提供可观的经济效益、财政税收,地方进而有更多财力反哺区域基础建设。

丝路科学城夜景

站在这层逻辑之上,踏入新征程的高新三期,其发展路径也逐渐清晰——在合作开发的牵引下,在创新研发的突破下,接力棒式进行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补链,有效提升重大项目引领带动的范围。

譬如总投资100亿的西电智慧产业基地、产值25亿的埃顿高端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西谷检验检测产业园等等……

毫无疑问,这些项目不仅为高新区的现代产业体系注入新活力,还能够带动上下游行业,改善区域中的产业和创新生态,使制造与科技、创新与产业相互联通,可谓“一箭双雕”。

西电智慧产业基地

同样的,一组实打实的数据也能说明问题。今年前7个月,西安高新区新能源汽车、光电子信息等五大主导产业产值达到2081.37亿元;全区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8%,年均技术合同交易额超过1100亿元,人均交易额稳居国家高新区第一。

与此同时,西安高新区连续第三年入围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园区前十,综合实力继续稳居国家级高新区“头部阵营”。

除了经济发展“硬度”,若要考量一个区域的价值,城市界面的“温度”亦是重要标尺之一。

高新三期界面从无到有

在高新三期的建设之中,不止有城市级地标未来之瞳·西安大剧院、永安渠商旅文化街区,也不乏已经落成的中建新疆总部、元征大厦等项目,持续为国际交流合作、商贸往来作出贡献。

事关立体交通打造,国内里程最长云巴的西安云巴投入使用,初期运营一个月累计客流近78万;完成21条市政道路建设,先后投用沣邑大桥、西太路-成业大道人行天桥等设施。另外,新增、提升改造绿地面积达9.99万㎡,启动中央创新区2所小学建设……

这一个个项目、一串串数字带来的最直接的作用,是高新三期中人口的增长。数据显示,区域范围内人口已有超过27万,预估2025年增至43.6万人、2030年将达65.2万人。

结合诸多新兴开发区发展经历,类似“开发火热、人气冷淡”的现象极易出现,这会对区域可持续产生后劲抽离的影响。

不过,高新三期并没有选择简单的“抢人大战”,而是通过解决人们生产、生活、社交等多层面需求,实现人与区域共建的双向奔赴。

开启新篇章,下个破圈点在这

回首过往,高新区的发展履历是有目共睹的。1991年的仲夏,西安西南城外一处2.5平方公里的田地破土动工,如今偏僻城郊早已成为了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示范区。

尤其是近年来,在“四个高新”的战略引领下,发力实力高新、科创高新、品质高新、幸福高新全维度建设,伴随海量级项目签约、开工乃至落地,高新区产业结构的含金量、含新量不断提升。

未来之瞳板块

这便构成了高新区最核心的竞争力——源源不断的科技成果和人才纷至沓来,将最前沿的智力成果交就地转化,不仅跨越了产学研之间的隐形沟壑,更是让接续不断的科创力量与城市共进。对于正处在追赶超越的高新区乃至西安来说,这样的“信号”可能更为重要。

以“链主”比亚迪为例。目前,比亚迪在西安高新区落地的研发中心项目主体竣工、四大厂区全部建成,涵盖整车、电池、电子等全产业链布局,年产140万辆整车及零部件产能体系全面成型。

在龙头企业牵引带动下,吸引大批汽车零部件企业落户,包括国内“领头羊”天津鹏翎及国际厂商法国埃顿、法国泰富集团、西班牙通林等。

永安渠商旅文化街区

当两个看似不相关的领域实现精准对接,为高新区现在及未来保持跨越发展提供内生动力。可以预见的是,通过科创“双中心”的加持,高新三期以及更广泛的区域,将会通过四通八达的信息链与全球接轨,减少与发展成熟地区在参与国际科技产业升级中的速度差。

如今,高新三期作为传承者与变革者,传承的是一、二期永远追求高科技、高附加值经济的历史沉淀,变革的是对未来具有话语权产业体系的融汇共通之路。

就如高新区提出的“四个高新”一样,每次跨越式精进,都伴随着“忘记成绩、从头再来”。换句话说,这片热土之所以能够保持“高”和“新”,就是在不断打破思维定势、认清发展趋势、跟上时代大势。

所以,高新区的大动作基本都是“立足五年、放眼十年、展望三十年”,要素禀赋在时间上得到充分利用,就算是外部形势风云变幻,这里依然能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长眼光迎接各路挑战。

前方在望,欣欣向荣的高新三期,也势必会成为充满内生动力和未来增长的“航母之城”。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