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清楚,自1998年商品房改革以来,我国房价就迎来了“井喷式”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998年~2002年间,全国的平均房价还不足2000元/平,但到了现在,全国的平均房价动辄过万已经成为常态,比如2021年,全国的平均房价就达到了10139元/平,再比如2022年,全国的平均房价也达到了9814元/平。
仅从数据上来看,虽然这两年全国的平均房价略有下调,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房价仍然处于高位,买房难度依旧不容小觑。
更重要的是,像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武汉等人口集中的一、二线大城市,买房是不能看全国平均房价的,这些城市,房价动辄3~5万元/平,甚至十几万一平,随随便便一套房,就需要几百万,乃至上千万,不夸张地说,这些人口集中的一、二线大城市,房价水平相比商品房改革初年,几乎都达到了10~20倍,核心地段甚至达到了30倍都不止,令人惊讶!
但庆幸的是,在时间进入到2023年之后,我国楼市出现了明显的调整趋势,不仅新房市场的销售额、销售面积出现了下滑,而且各地的二手房市场也是风起云涌,挂牌量激增。与此同时,为了提振楼市,各种利好政策接踵而至,比如降低首付比例、降低房贷利率、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再比如降存量房贷利率、实施认房不认贷等房地产新政全面落地,可尽管如此,也未能从根本上扭转我国楼市明显的调整趋势。
鉴于此,有不少人都感到迷茫,完全不知道现在还能不能买房,甚至有人提出:5年后,房子是“金价”还是“葱价”的疑问,其实,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万达集团创始人王健林早在5年前就解释清楚了,很真实。
5年前,王健林曾公开表示:没有哪个国家的房地产行业能够持续兴旺发达超过50年,一般来说,20多年就到了饱和阶段,无论是住房总量,还是购买力,都已经达到顶峰。
现在来看,王健林的观点基本得到验证,自2021年开始至今,我国楼市持续低迷,而且不管采取任何“救市”办法,楼市低迷都没有改变,在这样的背景下,5年后,房子是“金价”还是“葱价”也就很明显了,尤其是在以下3个楼市底层逻辑的支撑下,答案更加显而易见。
首先是房子已经供大于求。根据央行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我国的城镇居民住房拥有率已经达到了96%,户均1.5套,其中还有超过40%的家庭拥有两套及以上住房。除此之外,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7月份,全国的商品房待售面积已经达到了6.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7.9%,几乎达到了2015年棚改去库存之前的水平。
更重要的是,现在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新生儿出生率逐年递减,城镇化也已经接近尾声,可以预见,未来我国的住房需求增长空间已经非常有限,买房的人会越来越少,房子供大于求难以改变。
其次是大多数人的购房信心出现问题。经历了3年口罩事件,不少人的收入都受到影响,收入减少甚至失业,手里没钱,担心断供,不敢轻易买房,再加上近年来很多城市的房价调整明显,像燕郊、涿州、大厂等城市的房价甚至出现了腰斩的情况,大家都担心房价还会降,自己成为接盘侠,不敢轻易买房,购房信心不足,市场观望情绪愈演愈烈。
最后是保障房建设的步伐大幅加快。最近几年,国家多次强调加大保障房的建设步伐,实现住有所居,各地也都按照国家的指示加速推进保障房的建设,比如北京,就计划在“十四五”期间筹措40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保障房的增加以及建设的步伐大幅加快,未来必然会对商品房形成分流,像一些城市中的中低收入群体以及刚毕业的大学生,以后不一定非要买商品房,也可以申请保障房,如此一来,房价下行的压力就会增加。
所以,5年后,房子是“金价”还是“葱价”也就很明显了,简单来说,在以上3个楼市底层逻辑发生改变的影响下,5年后,房子是“金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多数城市的房价大概会与当地居民的收入挂钩,部分人口流失严重的三、四线城市,房子估计会出现“葱价”,而且无人问津,变现困难,有价无市。对此,你怎么看?
足量多建设公租房!让买不起商品房的人暂住公租房!就可以用政策让商品房涨价!有钱人又会多买房!这样做既保障了居者有其屋!又让从没钱变有钱起来的人有高品质的房子消费!投资房地产能增值!房地产就会良性循环,健康发展!这样就可以做到双赢了!
葱价不可能,但是你要把它变成钱就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