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里
中国的长度单位“里”为500米,英制长度单位公里为1000米,“里”恰好是公里的一半。那么,“里”为何能恰好是公里的一半呢?原来,中国历史中的长度单位“里”,在中国各朝代的长度并不是很一致的,只是到了民国时期,为了和西方长度单位接轨,才统一一里为500米的。“里”作为长度单位,初见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诗•小雅•六月》中曾出现:“于三十里。”《正韻》解释:“今以三百六十步为一里。”周制,以八尺为一步,秦制以六尺为一步,300步为一里,周秦时期的一里也就相当于现代的415米左右;隋制、唐制改一里为三百六十步,相当于现代的454.2米,沿用至明清;清光绪年间定以五尺为一步,两步为一丈,180丈为一里,一里就相当于576米了。到了1929年,民国政府为了让中国和国际度量衡接轨,推行一市里为150丈,合公制为500米,既继承了中国传统里制单位的特点,又吸收了西方米制,方便了与西方长度单位“公里”的换算,所以一直被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