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北上广的年轻人,却再也回不到小县城了

悟道空间 2024-12-27 15:43:29

前几天刷朋友圈的时候,看到我大学同学小陈发了一条状态。

"在北京待了7年,终于下定决心要回老家了,结果倒好,投了五家公司,要么说我'能力太超标',要么就是'可能留不住你',我这是哪儿都去不了啊..."

这状态看得我直叹气。

当年我俩一起从县城考出去,毕业后我们都去了北京。

这些年,每次视频,他都在说想回老家。

房租太贵啦,地铁太挤啦,生活太累啦...

现在真要回去了,结果发现根本回不去。

他的朋友圈下面,很快就有不少人开始留言:

"太真实了,我投县城的公司,HR直接问我'你在大厂待过,能适应这里的节奏吗?'"

"我回老家面试,人家开出工资只有北京的三分之一,我说高了点能不能商量,对方直接说'那你还是去大城市吧'"

"现在都不敢说自己的工作经历,说了反而显得'太高端'了"

数据显示,2022年,北上广深四个超一线城市集体宣告人口负增长,北京减少了4.3万人,上海减少了13.54万人,广州减少了7.65万人,深圳减少了1.98万人。

但更有意思的是,每天大概有8000多人选择离开一线城市,可是其中23%的人,会在15个月左右重新回来。

记得前段时间刷到一个视频,一个女生从深圳回到县城工作,领导天天叫她"小北漂"。

她说:"我都回来了,还叫我北漂,感觉像是在提醒我:你已经不属于这里了。"

为什么逃离北上广的人那么多,却又不得不重新回来?

为什么回到小城市和县城,反而成了一件难事?

为什么那么多人憋着一股劲要逃离,却发现自己"逃"不出去,"回"不了家?

2016年的时候,从村镇县城考出来的大学生,毕业后有21%会留在一线城市。

到了2020年,这个比例掉到了15%。

看到这个数据的第一反应是:哦,现在的年轻人不爱大城市了啊。

但仔细一想,事情哪有这么简单。

记得前两天刷到一个视频,一个从北京回县城的程序员说了句话:"我以为工资砍半,生活质量能翻倍,结果发现想得太简单了。"

他说县城的健身房一年要4000多,器械倒是不少,但是都不太能用;想吃个火锅,连锅底都要80块;想买点水果,价格比北京贵不说,还不新鲜。

前几天我还在网上看到一个段子:"现在的县城,像个小孩偷穿大人的衣服,样子是城市的样子,但尺寸不太对。"

说得还挺有意思。

现实就是:县城的消费往上爬,工资却还在原地踏步。

我查了查,普通县城的房价,这几年从4000多涨到8000多。

但县城的互联网公司,给应届生开价也就2-3k,就算你是大厂跳槽回来的,最多也就给到6k。

这工资,在北上广确实不够塞牙缝。但在县城,这就成了"能力太超标",HR怕你"留不住"。

所以很多人就卡在了这么个尴尬的位置:在大城市待不下去,回县城又完全不适应。

最逗的是,很多人回县城后还变成了"另类"。

在大城市,简历上写了几年工作经验,面试官只关心你会什么。

但在县城呢?

面试之前,人家可能先打听打听你家里是做什么的。

你在大城市练就的直来直去,回县城可能会被说"不会来事";你觉得很正常的社交方式,在县城可能会被说"太清高"。

找工作就更有意思了。

县城的HR看到你的简历,第一反应经常是:"哎呀,你在大厂待过啊,工资肯定要得高","你做过那么厉害的项目,来这儿肯定待不住"。

但说实话,在大城市待久了,你的工作方式、思维习惯确实都变了。

让你回县城接受完全不一样的工作节奏,还真不一定适应得了。

可能这就是为什么,有23%的人会在离开大城市15个月后选择回去。

所以现在就出现了一个挺逗的现象:明明很多人都想逃离北上广,但最后发现,好像又只能留在北上广。

所以,要是你也在犹豫要不要离开北上广,我倒是想说:

与其纠结去哪,不如想想要什么。

是想找个能大展拳脚的地方?

是想过个清闲日子?

还是就想离家近点?

把这些想明白了,可能比选哪个城市更重要。

选择城市,其实就是在选择生活方式。

而生活方式这个事,还真不是"逃"就能解决的。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