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统文化智慧,如何有效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识课程 2024-11-26 20:08:49

本文共3859字,仔细阅读需11分钟

编辑/王璐 统筹/孙习涵

阅读本文您将获得:

1、区别于西方视角的东方本土化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2、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方法

当下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什么样的困境?

近年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日趋严重,甚至达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根据调查研究显示,中国青少年整体抑郁风险为14.8%,中国乡村小学生抑郁风险达到了25.2%,中国乡村中学生焦虑风险为43.6%。

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我们青少年心理健康却面临着如下困境。主要包括师资力量不足、地域差异明显、缺乏专业课程、规范标准、教材体系和科学评估等。

而最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缺乏一套能解释和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

我们国家一直强调文化自信。还有一种说法叫做文化特异性。我们目前采取的主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几乎都来自西方,这套体系到底能否解释和解决中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并没有做过很系统的研究。

此外,我们还发现,当前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往往重视筛查和一级二级干预,而忽视引导和零级防御。

我用这棵树干作比喻,所谓零级防御就是从树干开始,在孩子接受正规教育的时候,就把心理健康的这些教育理念融入到整个的教育课程体系当中。

而我们现在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做的工作是用一套大部分从西方引进的心理测量工具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筛查,筛查出这棵树上被虫蛀的苹果或烂苹果,喷点农药甚至直接切掉,即一级二级干预。关键问题是这些被筛查出来“烂苹果”就成了学生中的另类。

我们以为将这些不健康的苹果筛查出来,剩下的苹果就能健康成长。其实不然,很多时候,烂苹果并不是自己天生长出来,而是有赖于土壤环境的污染,如果我们不改变这个大树生长的土壤和整个环境的污染状况,那么好苹果还会继续烂掉。

我自己在清华教书,就发现大学里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学生只顾着升学考试,但忽略了自己的心理健康。有一次我在清华上课,提了一个问题:觉得自己挺自卑的学生请举手。我原本以为清华的学生都很优秀,应该不太存在自卑的问题。结果让我意外的是全班大多数学生都举了手。

有一个女学生就和我说她原本觉得自己还不错,但到了大学之后面对周围高压的竞争,觉得自己快被挤压成“肉馅”了。

如果到了高校才对这些学生进行干预,虽然说亡羊补牢犹未晚矣,但我认为觉得最好的时期是从小学甚至于从幼儿园就开始,需要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融入一套和学科教学同等重要的心理健康生命教育课程。

原理解析:如何借助传统文化进行心理干预

1.西方科学视角下的心理健康

首先,我们来看,在西方科学视角下是如何看待心理问题和心理健康的。

在西方科学视角下,如果一个人有心理问题,那么基本上认定他有一个脆弱的自我,或者说脆弱的自尊。总而言之,因为自我比较脆弱,所以才可能出现心理问题。

因为这个基本的假设,那么解决心理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就是提高自尊和自信、增加自我效能感。

什么叫自尊呢?自尊有一个最标准的定义,叫做全面的、正面的自我评价。西方心理学理论里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理论,也是支撑它自尊作为心理健康核心的一个重要依据,它有一个词叫做 positive illusion,即正面错觉。

何为正面错觉?就说我对我自己的认识是错的,但是这个错误是正面的错误。我本来没那么好,但我就觉得我有那么好,这就叫正面的错误。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西方心理学强调一定要通过增强自尊、自信、自我效能、自我肯定、自我责任、自我控制和管理,最终形成强大的自我。心理健康的人就是有一个强大的自我,他不会在意外界的评价。

由此衍生出的西方心理健康测量标准通常包括两类,一类叫做主观幸福感,另外一类叫做心理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一般指的是生活满意感高,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

心理幸福感,是说人际关系、自主性、掌控感、人格成长、生活目标、自我接纳等这些方面都不错。

但这两个指标在我看来,不完全适合于测量和解决中国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2.东方智慧视角下的心理健康

东方智慧视角下认为心理健康问题的源头是对自我的执着,即我执。这与西方观点中要让自我非常强大正好不一样,因为要让自我强大就必须执着于自我。

在东方社会内卷的文化下,每个人都想成功,都想变得优秀,最后卷不动了,就躺平了。

因此,基于这样一种假设,东方智慧视角下解决心理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就和西方的理念完全不同。

那么如何去除自我的执念呢?

首先是正见。正见指的是世界不以人为中心的辩证存在和客观变化。

其次是正念。正念指的是提高内心的觉知与觉悟。

第三是布施。布施通俗一点说就是利他,同时在此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心理建设。

不再执着于自我的状态是怎样的呢?我较为认同一位美国心理学家Fabry的观点:所谓无我指的是在自己的圈子里融入其他人。比如你遇到了需要帮助的人,你在帮助他的时候并没有想从他那里得到什么,仅仅是为他提供了帮助。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每天都能有很多无我的行动。

基于此,我总结出了东方智慧视角下的心理健康的三条标准:

1、内心祥和宁静;

2、内外和谐适应;

3、身心整合融洽。

3.两种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比较

在西方视角下,心理健康问题源于脆弱自我,解决办法是强大自我。

在东方视角下,面对脆弱的自我,则需要将小我融于大我,和周围人建立关系,尽可能地去帮助别人,在这个过程中他人也会反馈给自己力量。

当然,客观来说,在这个过程中,自我也强大了,但其内核是无我,强调消除边界,将自我与他人融为一体,融小我于大我,这种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根植东方智慧,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建立适合中国文化的心理健康标准

前面已经提到了三条标准。

1、内心祥和宁静

具有正见和正念,接着拥有正性情绪,正性情绪不等同于积极情绪,积极情绪是一种高唤起状态,而正性情绪较为宁静。

2、内外和谐适应

主要有两个具体的标准,一个叫做适应社会,还有一个叫做和谐人际。

适应社会最重要的基线是遵纪守法,包含着对自己的适度限制和延迟满足,这样的快乐才是安全和可靠的。

人际关系很大程度是内心的投射,如果一个人的内心是阴暗的,他从别人身上看到的也是阴暗的,反之如果他的内心是阳光的,他看到别人也是明亮和靓丽的。所以人际关系是内外和谐适应的重要指标。

3、身心整合融洽

强调是身体和心理都健康。

2.若波行动:传统文化助力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

若波行动的核心是乐善好施。我们找了佛学中的四种布施:颜施、眼施、身施和言施。

颜施用中国人的话说就是给别人以好脸色。我们已经在北京市的两所学校做了试点,要求小学生每天至少对三个人微笑。如果一个人真的能主动对人微笑,那对于他自己的反馈是非常正面的。

眼施就是能够看到他人的优点,主动欣赏别人,他需要一个人的包容和勇气。我们要求每个学生每天至少找两个人的优点。

言施要求每天至少赞美一个人。

身施要求每天至少帮助一个人。

若波行动有三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比喻人生有苦有乐,波动起伏;

第二层含义比喻乐善好施,波动传递;

第三层含义代表我们我执着正见和正念,波动能量。

若波有四个步骤:微笑、欣赏、赞美和利他,作用的途径就是通过乐善好施,融小我于大我,波动能量,最终给予自身积极的反馈,改变自己的心理框架。

3.改变心理框架:获得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心理框架是一个人内心系统化、结构化的认知方式,就好比图书馆的书架是将图书分门别类摆放的。一个人的心理框架与看待事物的方式息息相关。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孩子的成绩不理想,家长可能会对他说,你成绩不好以后找不上工作、找不上对象,然后你也没有钱,你买不起房子,你就什么都完蛋了。如果一个孩子真的这么一想可能会表现出两种极端,要么在重压之下导致抑郁,要么直接躺平,什么也不管了。

但其他的孩子面对同样的情境,采用不同的心理框架,表现出的心理状态就会不一样。

b学生想:我虽然成绩不理想,但是我身体好、能干活,我不一定非得考清华、北大,甚至不一定非得考哪个高校,而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这样一想,他对未来仍然充满希望。

c学生想:虽然我成绩不好,但我很幽默,能调节气氛,可以让周围的人快乐,他这样一想,也对自己充满信心。

因为每个人的心理框架不同,导致了对同样一件事的看待方式不同,也就造成了不同的结果。

我曾经在清华给别人讲过一个例子。有的学生失恋之后痛不欲生,所谓失恋就是别人不爱你了,你还爱着别人。我就引导她想:你失去的是一个不爱你的人,他失去的是一个爱他的人,到底谁的损失大?

你失去一个不爱自己的人,以后还能获得一个爱自己的人,如果我跟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混一辈子,我的人生才悲惨呢。

所以面对任何事物,只要改变心理框架,就能改变看待问题的方式,改变自己的内心状态。

我们的学生多年来在竞争的环境中所形成的心理框架可能与成功、优秀、聪明高度相关,当我们注入了新的心理健康教育元素之后,他的脑子里会多一些和谐、关爱、欣赏和助人的概念,那么他看待成绩不理想,看待一些负面生活事件态度可能也就不那么消极了。

今年,我们在北京两所学校三、四年级各一个班进行了为期四周的心理健康教育试点,设置了实验班和对照班。一期试点结束之后我们发现数据结果非常理想,实验组学生的各项心理健康指标显著提升。这也某种程度上证明了在东方智慧视角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显著效果和价值。

喜欢,就点个「关注」吧~~

本文整理自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心理研究室主任李虹在第六届全国思维型教学大会上的分享

作者丨李虹

编辑 | 王璐

统筹 | 孙习涵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