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陆龟蒙的诗意人生:晚唐农学家背后的绝世才华,七绝4首惊艳

火云上有诗词 2025-01-03 21:58:17

陆龟蒙,唐代文学家、农学家。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生于江苏吴县(今苏州)。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他善诗文,与皮日休齐名,世称“皮陆”。

陆龟蒙生于败落世家,但自幼聪颖,通六经大义,尤其擅长《春秋》。他年轻时曾热衷于科举考试,但屡试不第。咸通六年(865年),陆龟蒙到睦州,拜谒刺史陆墉。咸通十年(869年),他举进士,但因遇停贡举而返。此后,他隐居松江甫里(今江苏吴县东南甪直镇),过着隐居生活,并自称为“甫里先生”。在隐居期间,他经营茶园,亲自参加大田劳动,并尽自己所能抗洪救灾,保护庄稼。

陆龟蒙是晚唐时期的重要诗人和文学家,与皮日休为文友,世称“皮陆”。他的诗作关心民生疾苦,抒发内心苦闷,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如《村夜二篇》《杂讽九首》等作品,都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对社会的深刻洞察。他的七绝作品如《怀苑陵旧游》《白莲》等,情趣清高,神韵颇佳,后人有“诗中画本”“取神之作”的赞誉。

和袭美春夕陪崔谏议樱桃园宴 唐 · 陆龟蒙

佳人芳树杂春蹊,花外烟濛月渐低。

几度艳歌清欲转,流莺惊起不成栖。

首句:“佳人芳树杂春蹊”,以“佳人”与“芳树”两个意象开篇,描绘了樱桃园中春日的美景。佳人如花,芳树似人,两者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春日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春蹊”则点明了时令,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鲜活。

次句:“花外烟濛月渐低”,进一步渲染了樱桃园中的氛围。花丛外烟雾缭绕,月光朦胧,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美感。同时,“月渐低”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为下文的情感转折埋下了伏笔。

第三句:“几度艳歌清欲转”,从视觉转向听觉,通过“艳歌”这一意象,展现了宴会中的欢乐气氛。而“清欲转”则暗示了歌声的悠扬宛转,以及宴会中人们情感的起伏变化。

末句:“流莺惊起不成栖”,以“流莺惊起”作为结尾,既与前文的“佳人芳树”相呼应,又通过“不成栖”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感慨。或许是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或许是对宴会即将结束的惋惜,总之,这一结尾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邃丰富。

和袭美松江早春 唐 · 陆龟蒙

柳下江餐待好风,暂时还得狎渔翁。

一生无事烟波足,唯有沙边水勃公。

首句:“柳下江餐待好风”,以“柳下”和“江餐”两个意象,描绘出一幅早春时节在江边野餐的悠闲画面。柳树是春天的象征,而“江餐”则暗示了诗人与自然的亲近和随性。同时,“待好风”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期待和向往。

次句:“暂时还得狎渔翁”,通过“狎渔翁”这一动作,展现了诗人与渔翁之间的亲密关系。这里的“暂时”一词,既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悠闲生活的享受是暂时的,也暗示了他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淡泊。

第三句:“一生无事烟波足”,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满足和追求。在他看来,一生没有什么事情比在这烟波浩渺中度过更加美好和满足。这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

末句:“唯有沙边水勃公”,以“沙边水勃公”作为结尾,既与前文的“柳下江餐”和“狎渔翁”相呼应,又通过这一具体的水鸟形象,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同时,“唯有”一词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珍视和依恋。

和袭美女坟湖(即吴王葬女之所) 唐 · 陆龟蒙

水平波淡绕回塘,鹤殉人沈万古伤。

应是离魂双不得,至今沙上少鸳鸯。

首句:“水平波淡绕回塘”,诗人以平静的水面和环绕曲折的池塘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这种氛围不仅与“女坟湖”这一地点相契合,也为下文的抒情做了铺垫。

次句:“鹤殉人沉万古伤”,诗人用“鹤殉人沉”这一寓言形象来暗示离别的悲痛。鹤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高洁、忠贞的象征,而这里鹤为殉情之人而死,更加深了这种悲痛的情感。同时,“万古伤”也表达了这种悲痛情感的深远和持久。

第三句:“应是离魂双不得”,诗人直接点出了离别的无奈和相思之苦。这里的“离魂双不得”指的是离别的双方都无法相聚,这种无奈和相思之苦让人深感痛心。

末句:“至今沙上少鸳鸯”,诗人以“沙上少鸳鸯”这一具体景象作为结尾,既与前文的“鹤殉人沉”相呼应,又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悲痛和相思之苦。鸳鸯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爱情的象征,而这里沙上少见鸳鸯,则暗示了爱情的缺失和离别的痛苦。

和袭美泰伯庙 唐 · 陆龟蒙

故国城荒德未荒,年年椒奠湿中堂。

迩来父子争天下,不信人间有让王。

首句:“故国城荒德未荒”,诗人以“故国城荒”与“德未荒”进行对比,突出了虽然城池已经荒废,但美德仍然流传不息的主题。这种对比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德的崇敬和怀念。

次句:“年年椒奠湿中堂”,诗人通过描绘每年祭奠时椒酒洒在中堂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美德的传承和人们对先贤的敬仰。同时,“年年”一词也表达了这种祭奠活动的持续性和传承性。

第三句:“迩来父子争天下”,诗人笔锋一转,从对美德的赞美转向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这里的“父子争天下”指的是朝代更替、权力交接的残酷现实,也暗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不安。

末句:“不信人间有让王”,诗人以“不信人间有让王”作为结尾,既表达了对当世之事的感慨,也表达了对人们彼此之间缺乏宽容与仁慈的失望。这种失望和感慨与前面的赞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整首诗更加具有深度和张力。

泰伯是周朝祖先古公父的长子。古公预见到季历之子姬昌的圣德,想打破惯例,把君位传给季历,从而传给姬昌,而不是传给泰伯。泰伯明了父亲的意愿,便偕同仲雍来到勾吴,古公如愿将君位传给了季历,以后又传给了姬昌(周文王)。诗篇描述的正是泰伯让王的故事,诗人通过赞美泰伯让位于人的高尚风格,谴责了父子、兄弟争位于朝的丑行。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