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盘散沙的结局,似乎是国民党百年来挥之不去的一个噩梦,无论他们怎么努力,都不能改变,至今在台湾也是如此,国民党分为几个派系,谁也不服谁。没有无缘无故的百年噩梦,国民党至今还是一盘散沙的原因,可以通过历史追溯答案。
毛主席曾经一针见血地说过:“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这句话的意思是,搞革命是要有付出和牺牲精神,是要流血的。
孙中山先生是第一个搞革命的人,这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一个不小心就是人头落地,所以,当时从事革命组织的人并不多。孙中山先生非常想要革命快点成功,认为人多力量大,革命需要多一些人参与才行。因此,孙中山先生本着多多益善的原则,只要你来搞革命,我就不挑人,是个人我就要。这么做的好处是能快速地增加队伍的数量,坏处也很明显,就是质量不太行。
比如国民党的前身同盟会,很多三教九流的人都加入了,包括黑社会的洪门,导致组织纪律非常涣散,甚至因为三观不一样还整天内讧。同盟会里面的兴中会的宗旨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意即彻底革命,把清朝皇帝赶下台建立共和政府;光复会的宗旨“光复汉族,还我山河,以身许国,功成身退”,意即要保留皇帝,只不过要把满清的皇帝换成汉人皇帝;还有陈炯明一直以来的主张是“联省自治”,跟孙中山的大一统国家的理念完全不同。因此,可以说国民党的原型同盟会只要数量,不要质量,导致这个组织一开始就是一盘散沙。
宋教仁后面搞的国民党,为的就是国会大选,也是追求数量,各种杂七杂八的人都可以加入,他们浑水摸鱼只为了捞取政治好处,几乎没有任何战斗力,二次革命失败以后,就被袁世凯取缔了。
孙中山觉得这样不行,一盘散沙是成不了事,要加强团结向心力,可他又走了另外一个极端。孙中山搞了一个中华革命党,要求所有成员向他一个人效忠,还要在誓约上按手印。看起来孙中山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一盘散沙的问题,其实是违背了共和精神,不太尊重人,因此,很多有能力的革命老同志,不愿意加入中华革命党,这一定程度上还是革命阵营的分裂。
最后,1919年,孙中山在中华革命党的基础上进行改组,成立了中国国民党,但这个党也是为了数量,不讲究质量,不注重理想信念的培养。陈炯明叛变带领的5000人,绝大部分就是国民党人,这个时候孙中山先生才黯然神伤,觉得不能只追求数量,也需要兼顾质量,有理想信念的革命战士,才是真正有质量的革命战士。
直至1923年,国民党与我党合作,革命征途携手,共建黄埔军校,国民党这才培养出一批有理想信念的精英,但可惜的是孙中山在1925年就去世,国民党各派系又开始权力斗争;直到现在,这种斗争还是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