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成与李秀成,为何会从珠联璧合走到分道扬镳?

喝下历史的鸡汤 2024-06-04 14:34:34

陈玉成、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的两大支柱。

其实,两位青年将领,自小就有着很深的情谊,成了好友。

三河镇大捷、二破江南大营,两位好友齐心协力,为太平天国打出过一个短暂的复兴之向。

然而,后来,两人却分道扬镳,甚至彼此仇视了。

这其中,都发生了什么呢?

旧日深交

至陈玉成在家,与其至好,上下屋之不远,旧日深交,来在天朝,格宜深友。——《李秀成自述》

据李秀成自己回顾,他与陈玉成家不远,两人很早就“深交”了,算是旧时好友。

如果不是出自李秀成自己之口,这简直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

虽然两人家不远,但李秀成比陈玉成足足大了14岁。

而陈玉成加入太平军时,才16岁!

也就是说,25岁左右的李秀成,与10岁左右的陈玉成居然“深交”!

这完全不是“兄弟之交”,而近似“叔侄之交”了!

无论如何,李秀成不至于在这个事情上撒谎,也许他的自述被曾国藩修改过,但曾国藩也不至于会在这个事情上篡改,所以,李秀成与陈玉成在加入太平军之前就有“深交”是不存在什么疑问的事情!

以不同方式,差不多同时崛起的青年将领

加入太平军时,两人都是从基层做起的。

陈玉成是跟着叔叔陈承瑢加入太平军的,一开始是从“童子军”做起,但很早就做了罗大纲的卫兵。

李秀成则是以一名“圣兵”做起的。

陈玉成有一定的武艺,作战勇猛,因此,主要是在战场上成长起来的。

1854年,在二克武昌的作战中,陈玉成率领500精锐“先登”,一战成名,开始成为闪耀的新星。

李秀成早期没有那么闪耀的军事表现,不过,李秀成读过私塾,有一些文化,而在当时太平军中能识字者都不多,所以,李秀成最初是以“理事”开始受到提拔的。

入天京后,李秀成在胡以晃之下理事,受到瞩目;后经杨秀清亲自提拔,成为右后四军帅,守太平门外新营;再后来,石达开在安庆抚民,李秀成又巡查民务,兼带军务···李秀成“勤劳学练,生性秉直,不辞劳苦”,受到各级上级好评,逐渐成为受人瞩目的后起之秀。

1856年,太平军一破江南大营时,李秀成与陈玉成第一次在军事上合作,表现优异,隐约呈现出“双子星”的气象。

珠联璧合,共撑天朝

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王杀王”,大批将领或卷入内讧而死,或随石达开出走,人才凋零,陈玉成、李秀成遂逐渐成为顶梁柱。

此后,李秀成、陈玉成多次合作,创造了一系列的辉煌战绩。

1856年9月,李秀成在桐城被围,陈玉成率军来援,内外夹击,大破清军;

1857年3月,陈、李又联合在皖北机动,联合捻军,壮大声势;

1857年12月,陈李合军东进,救出镇江之兵;

1858年9月,陈李合作,打破江北大营;

1858年11月,三河镇大捷!

1859年11月,陈李联合解浦口、六合之围;

1860年5月,陈李合歼江南大营,直下苏常···

陈玉成、李秀成,两位青年将领珠联璧合,使天京事变后的太平天国又打出了一个小高潮!

裂痕

然而,裂痕,也渐渐显现出来。

一开始,二人的合作是非常愉快的,无论是成绩上还是心情上。

后来,李秀成被俘后,写自述时,似乎仍然充满了对那段愉快岁月的怀念。

提到一破江南大营的合作时,李秀成不惜笔墨,栩栩如生地描写了陈玉成一身是胆,独舟联络内外的英雄行为。

提到双方第二次合作,陈玉成解桐城之围时,李秀成称赞陈玉成先人后己,有大局观!

接下来,在介绍他与陈玉成的后面合作时,平铺直叙,再难见怀念之情了。

而三河镇大捷后,李秀成与陈玉成的分歧逐渐产生了。

三河镇大捷后,陈玉成要趁机西进,李秀成提出反对,然后,李秀成自己表示是“不得不合”,心不甘情不愿地与陈玉成联合进军,而且,实际上后来李秀成的联合作战表现得比较消极,导致陈玉成兵败二郎河。

其后,二人分歧进一步加大。

比如,在对韦俊的问题上。

韦俊,是韦昌辉的胞弟,陈玉成的老上司。

韦俊失武昌后,洪秀全要治罪韦俊,李秀成力保得免,因此,韦俊一直感激李秀成。

但是,陈玉成与韦俊不和,杨辅清与韦俊有仇。

韦俊在陈玉成、杨辅清的排挤下,准备离开原驻地,与李秀成会合。

但是,陈玉成却发兵拦截、攻击韦俊。

结果,韦俊降清···

韦俊与杨辅清有仇,与陈玉成只是关系不和,要去靠拢李秀成却遭到陈玉成的武装拦截···

陈、李之间关系的微妙,已经公开化了!

此后,在李昭寿的问题上,李秀成一力争取。

而陈玉成则坚决反对拉拢李昭寿,并指责李秀成怎么跟这种反复无常的小人搞到一起···

总之,陈玉成、李秀成的裂痕逐渐出现。

只是,双方还留了一些面子,没有直接撕破脸。

矛盾激烈

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陈玉成和李秀成,走到了撕破脸的地步!

这是因为:自杨秀清死后,太平天国的权力逐渐下移,诸将实际上成了一方诸侯,在地方自成体系。

此前,二人关系出现裂痕,却仍然保持着合作关系,是因为李秀成羽翼未丰,不得不多方依赖陈玉成。

在二破江南大营后,太平军东征期间,李秀成的地盘、兵力皆壮大起来,遂与陈玉成转向公开竞争。

实际上,二破江南大营,出力最多的,仍然是陈玉成兵团,此后的东征,陈玉成同样也出力不少。

因此,陈玉成也希望在东部壮大自己的根据地,这就与李秀成发生了直接利益冲突!

在苏州、常州等地,李秀成与陈玉成“两军相恶,上下不一”,“皆指为野长毛,是以拥兵为卫”···

当时,双方矛盾激烈,以至于,洪仁玕专门跑到苏州来调停。

清军欣喜,“贼中互相猜忌如此”!

双方在苏常针锋相对,只是,由于陈玉成毕竟主要基地在西线安徽,因此,逐渐被李秀成排挤出去。

恨!

如果说前面还是有矛盾的话,那么,随后,双方的关系就发展到“恨”了!

这主要,就是因为安庆之战!

当时,清军趁太平军东征之机,加强了对安庆的进攻,安庆有危,太平军遂决心集中力量向西,解安庆之围。

安庆是陈玉成经营已久之根本,自然竭尽全力、不惜代价去救。

可是,李秀成却一意要壮大自己的势力,不大愿意为陈玉成的安庆而出大力。

双方订下“围魏救赵”之策,兵分两路攻武昌,以调动围安庆之湘军回援。

然而,李秀成一路招兵买马、壮大势力,并前去迎接、吸收从石达开处“万里归朝”的部队,行动迟缓,使合击武昌的行动失败。

随后,在陈玉成及洪仁玕屡屡请李秀成救援安庆时,李秀成仍然行动迟缓,“不以北岸及京都为忧”。

如此,连清军都非常清楚二人关系的破裂了!

曾国藩就表示:四眼狗(陈玉成)必深恨李秀成不救北岸,将来必有自相仇杀之日!

李鸿章也表示:李秀成“与狗逆不合,外畏之而中恨之”。

曾国藩还专门写信给曾国荃,要他问问韦俊陈李关系怎么回事···

当然,陈玉成也做过让李秀成“恨”之事!

李秀成虽本人没有率领大军救安庆,但是,派了黄金爱、吴定彩去救。

结果,被陈玉成留在安庆死守,结果,这支军队遭到毁灭性打击,吴定彩牺牲。

也就是说,陈玉成知安庆难守,不再多增自己的部队在“死地”,却让李秀成的部队留下···

由此,陈、李二人,几乎进入了“互相伤害”模式。

路人

安庆失手后,陈玉成退守庐州。

此时,陈玉成危在旦夕,急需救援。

然而,此时,陈玉成想了很多办法,甚至称李秀成手下的陈坤书为“叔”,都没有去厚着脸皮找李秀成了!

整个过程中,李秀成一意在东,也根本就不管陈玉成死活!

最后,陈玉成宁可冒险去联合苗沛霖,也不愿去找李秀成···

宁死也不往来,这就是两位“旧有深交···格宜深友”的昔日兄弟最后的关系!

而在太平天国覆灭后,李秀成在企图自述中,虽然对前期的陈玉成表达了欣赏之情,但对后期的陈玉成,则充满了贬低之意,字里行间,认为陈玉成是造成二人交恶的罪人!

陈玉成、李秀成,皆是一时俊杰,皆有出色的军事才能。

他们有很好的感情基础,也有过珠联璧合的愉快合作时刻。

最终,二人一步步反目成仇,各自灭亡,令人唏嘘。

之所以如此,关键还是太平天国的大环境!

中枢失能,诸将各成体系,各为诸侯。

在彼此的合作中,战果越大,大家获得利益越多,冲突自然也就越多!

这并不完全由陈玉成、李秀成自己自私不自私决定!他们各有各的部队,各有各的将领,你李秀成、陈玉成即便愿意“让”,部下的利益怎么办?

而太平天国中枢又缺乏利益分配的权威和调和关系的本事,洪仁玕虽多方维护,但最多只是在表面上达成一致,始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最后,合作者,变成了竞争者;战友,变成了路人;深友,变成了仇敌···

0 阅读: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