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卒话史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吃,是我们每个人身上永恒的话题。
现代人对吃非常讲究,不但要吃得好,还要营养健康,不但要味道要好,还要追求菜的品相。不过古人想要吃一口饱饭,却非常不易。
在我们觉得非常简单的一顿饭食,在古代百姓眼里都是非常稀有且奢侈的。而古人那种苦乐参半的口粮生活,也恰恰是华夏民族坚韧不屈的真实写照。
公元前11世纪,西周政权建立后,建立起严格的“三纲五常”封建等级制度,而普通百姓则处于社会最底层。
而困扰百姓最为直接的问题就是口粮问题,因为他们身处生命线边缘,没有吃的就意味着死亡。
天子食太牢,诸侯食牛,卿食羊……庶人食菜。
按照当时的制度规定,上层贵族可以享用肉食,而平民只能以蔬菜、野菜、野果充饥。
皇帝可以吃到牛、羊、猪三种肉类,诸侯只能吃牛肉,卿和大夫吃羊肉或猪肉,下等官吃鱼,百姓最多只能吃蔬菜。做着天底下最辛苦的工作,却连最基本的食物也难以得到,而这种明显的阶级差等级制度,一直延续了几个世纪。
如果碰到大灾大旱之年,没有了庄稼,百姓只能吃野菜、啃树皮充饥。这便是广大百姓的日常口粮。
有人会问,他们粮食去了哪里?上交给官府,还有供奉那些贵族。所以,百姓根本没有口福之欲,每天饭碗里最常见的就是野菜,当然,那些油盐酱醋等佐料是没有的。
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权威逐渐衰弱,森严的等级制度得到一定缓解,不过,百姓们仍然处在生命线边缘,食不裹腹还是经常发生。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仁爱”思想得到进一步提倡,这对缓解严酷的等级制度起到了缓解,但百姓吃饭问题依然不能很好的解决。在那个以农耕为主的社会,一日三餐粗茶淡饭还是很多百姓梦寐以求的。
百姓的口粮有糜、稷等杂粮,这些食物虽然有一些营养,但易饿。而大米还是贵族的口粮,平常百姓家的饭桌很难见到。
平常时间吃一口白米饭就是奢侈,也只有过年过节,才会吃上一顿肉食。牛羊很少杀宰,平日里都是禁止食用的。
战国时期,墨子强调节俭反对浪费粮食。杨朱学派提倡平等,主张平均分配口粮。
虽然这对粮食分配问题提出了新的设想,但实现这一想法,显然条件不具备,任重道远。百姓的日子依旧过得艰难,想要饱腹三餐,还是一种奢望。
盛唐之后,油盐酱醋进了普通百姓的厨房。
这个时期的百姓生活相对安定,白米也渐渐普及,尤其是唐朝的开放贸易,让很多老百姓得到了实惠,油盐酱醋四种佐料也首次进入普通百姓的视野,使原本单调的菜肴有了别样的滋味。
宋朝农业发展到达一个高度,讲究耕织轮作,旱田水利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个时候的稻米不仅仅作为口粮,也可以做成各种点心,丰富百姓餐桌。
明清时期,普通百姓的口粮已相当丰富,主食以稻米为主,菜肴五花八门。各类肉食也脱离了贵族、统治阶级,真正进入千家万户。要不是赶上灾荒年月,百姓们的吃喝已不成问题。
食色性也,吃是人们维持生存的基本手段,也是一种本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吃饭也有了新的不同的追求,逐渐形成了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
从原始人的茹毛饮血,到对食材和烹饪方式的追求,无不体现着“吃”这件事的重要性。
不得不说,封建社会对人的束缚是多方面的,就连最基本的饮食,也会被打上时代的烙印。很庆幸生活在当下,想吃什么,到哪里吃,基本都可以随时随地选择。
而影视剧中,那些古代百姓餐桌上那些食物,是被美化了的,从物质条件上来说,他们的生活远远不及今人。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