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义马市第一初级中学这次食物中毒事件,真是让人气愤又心疼。9月12日那天,学校跟往常一样发放午餐,谁知道吃完饭没多久,就有学生开始觉得不舒服。刚开始可能还以为是普通的肠胃不适,结果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了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的症状。
老师们也慌了神,赶紧联系家长,把症状严重的学生送往医院。家长们接到电话,心里肯定七上八下的,连忙往学校赶。等到了学校一看,天哪,走廊里、教室里到处都是难受的孩子,有的蜷缩在座位上捂着肚子,有的趴在桌上直喊难受。这场面,可把家长们给吓坏了。
据说最后统计下来,有上百名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症状。虽然经过一晚上的治疗,大部分孩子的症状都有所缓解,但这件事还是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回想起来,这种大规模的食物中毒事件在学校里并不罕见。前几年,某地一所中学就因为食堂使用变质食材,导致200多名学生集体腹泻。还有一次是某小学的营养餐里被查出含有有害物质,差点酿成大祸。每次出事,相关部门都说要严查严惩,可为啥这种事还是屡禁不止呢?
外包配餐埋隐患,监管漏洞谁来补?细究起来,义马市第一初级中学这次事故的起因,很可能跟学校采用外包配餐有关。现在很多学校为了省事,都把食堂外包给专门的配餐公司。表面上看挺好,专业的公司来做饭,应该更有保障。可实际上呢?
这些配餐公司为了利润,往往会压缩成本。用料能省则省,卫生条件也未必有多好。再说了,做好的饭菜要运输一段时间才能送到学校,保温和卫生都是问题。
学校把食堂外包出去后,对食品安全的把控就变得被动了。毕竟不是自己做的饭,很多环节都看不到。就算发现问题,也不能及时处理。
最关键的是,这种模式下监管难度大大增加。教育部门、卫生部门、食品监管部门,谁该管?怎么管?责任划分不清,很容易出现监管真空。
有媒体报道说,某些地方的学校食堂年检竟然是"自查自纠"。这不是开玩笑吗?把学生的健康交给企业良心,这也太不负责任了吧!
食品安全无小事,谁为学生健康买单?说到底,学生食品安全问题,关键还是要落实到责任上。这次义马市第一初级中学的事故,到底该谁负责?
学校肯定脱不了干系。作为直接管理者,学校有义务保证学生的饮食安全。选择配餐公司时是否严格把关?日常监督是否到位?出事后的应急处置是否及时?这些都是学校必须回答的问题。
配餐公司更是罪魁祸首。如果真的是因为他们的食品问题导致学生中毒,那就是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要承担赔偿责任,还应该受到法律制裁。
当地教育部门和食品监管部门也难辞其咎。学校食品安全本来就是重中之重,怎么会出这么大的纰漏?是日常检查不到位,还是制度存在漏洞?
最让人心疼的是那些无辜的学生。他们本该在校园里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却因为这样的事故受到伤害。身体上的痛苦且不说,心理上的阴影恐怕也不小。
校园食品安全,道阻且长回顾过去几年,校园食品安全问题确实有了很大改善。国家出台了不少政策法规,各地也加大了监管力度。但是,像义马市第一初级中学这样的事故还是时有发生,说明我们在这个问题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有数据显示,近五年来,全国每年仍有数十起校园食品安全事故发生。虽然大多数都不是特别严重,但每一起都是对学生健康的威胁,都可能酿成大祸。
相比之下,有些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比如日本,学校营养午餐被视为教育的一部分,从食材选购到烹饪过程都有严格规定。再看看芬兰,学校餐厅的卫生状况甚至不输高档餐厅。
当然,国情不同,我们不能简单照搬。但人家重视学生饮食安全的态度,倒是值得我们学习。毕竟,再好的教育也抵不过一顿有毒的午餐啊。
健康校园,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说了这么多,还是要回到最初的问题:如何保证学生在校吃得放心、吃得健康?
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学校食品安全不能光靠学校自己,必须有专门的队伍定期检查、抽查。发现问题要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学校要提高警惕。不能为了省事就把食堂随便外包出去。就算用了配餐公司,也要严格把关。平时多检查、多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家长也要积极参与。可以组织家委会定期查看学校食堂,及时反馈问题。孩子如果发现食品有异常,也要教育他们主动报告。
作为学生,也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吃变质的食物,发现问题及时告诉老师或家长。
校园食品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希望通过这次义马市第一初级中学的教训,能引起更多人的重视。毕竟,孩子们的健康,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也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只要坚持不懈,相信终有一天,每个学生都能在校园里吃上放心、健康的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