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以弱胜强著名战例之——城濮之战的始末

幻想说历史 2024-03-21 12:05:21
战争的简介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互相征伐,战争频繁。

城濮之战,是周襄王二十年(也就是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国在卫国城濮(山东鄄城西南)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

晋文公为了兑现当年流亡楚国时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命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子玉不顾楚成王告诫,率军冒进,被晋军歼灭两翼,最终楚军大败。

这场战役是春秋时期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也标志着春秋争霸战争的开始,奠定晋文公春秋霸主的地位。

战争爆发的原因

这场战争的背景非常复杂,涉及到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

在晋国内乱时期,公子重耳出逃。他逃到了楚国时,楚成王热情招待他。

闲谈中,成王问他:“你将来如回到晋国做国君时,如何来酬谢我?”

重耳说:“如果我真能得返晋国,做了晋君,若我们两国不幸要打仗的话,那我就退避你三舍。”这也就是成语退避三舍的典故。

后来,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真的回到了晋国,还做了国君,史称晋文公。

齐桓公逝世后,齐国内乱,霸业中衰。而当时楚国势力正强盛,欲图称霸中原,企图北上。

之后,楚成王联合陈、蔡、郑、许等国攻打宋国,宋国于是派人向晋国求救。

晋文公在外流亡时,曾受宋襄公礼遇,因此救宋有了图霸与报恩的双重意义。

文公便召来众将商量如何救宋,去当和事佬劝架,楚国肯定不愿的,直接发兵的话文公也不愿,毕竟楚成王对他更是有恩。

后来想到一个办法就是先答应宋国,并说明原因为什么不和楚国打,再出谋叫他先和齐国和秦国联系,送些礼物给两国, 请齐、秦两国与楚谈判,叫楚撤兵。

而晋国则是先出兵伐楚的两个附属国曹、卫,把曹、卫灭掉,将他们的土地分一些给宋,以补偿楚国攻打宋人的损失。

至此,附于楚国的曹、卫两国都被征服,大大地削弱了楚国的力量。

而楚国方面得知晋国也掺和进来,有救宋的想法,大家也都商量着办法。其中楚国大将子玉最为激动,当即便和楚成王请战,要和晋人打仗。

可是楚成王却不怎么赞同,同他说晋侯在外面逃亡了十九年,什么危险他都经历过,心性坚定非常人可比,像这样的人是不能和他打仗的。

可是子玉不听,任要请战,成王虽然不高兴,但是也只能应他。

此后,为了战争需要子玉想救曹、卫两个附属国,便派使者宛春对晋人说,你们如放了曹、卫的国君,我们也就解除对宋国的围攻。

晋文公听从先轸的建议,一面将宛春抓起来以激怒楚国,一面私下对曹、卫说,我可以放你们回去复国,但你们要和楚国分清界限,立即绝交。

子玉得知后大怒,立刻就带兵进逼晋师,可是晋文公却不应战,只是叫晋师向后退却,为此,一些将领很不满,觉得很丢脸,哪有这样不打就退的。

而狐偃解释说:“我们国君曾受过楚君的恩惠,也曾说过要退三舍以避之。若我们忘恩失信,那就是理亏,他们就理直,士气就会高。如果我们退了以后,他们仍不撤兵,那就是他们理亏。”

于是退了三舍(九十里),其实晋文公退避三舍,既是报答以前楚成王给予的帮助,实现当初的诺言。

也是运用“卑而骄之”、“怒而挠之”的诱敌之计,因为楚国人劳师远征,疲惫不堪,让他们再多跑90里,到时候战争取胜概率更大。

子玉上钩了,直接追了上去,于是,这场也就战争开始了。

战争的经过

子玉率军急进,依托丘陵险阻扎营,两军对峙于城濮。

城濮交战时晋国出动的是三军,即先轸为元帅,统率中军,郤溱辅佐。狐毛统率上军,狐偃辅佐。栾枝统率下军,胥臣辅佐。

楚国也是三军,子玉以若敖氏六百兵卒为主力。子西统率左军,子上统率右军。楚的仆从国郑、许军附属楚左军,陈、蔡军附属楚右军。

四月六日,战争正式打响,晋军在城濮严阵以待楚军。当两军接触之时,晋国的下路军佐胥臣率众部用虎皮蒙在马身上,首先冲击楚军右翼的陈、蔡附属军,因为由陈、蔡等国临时构成的军队实为乌合之众,斗志涣散,根本不能与训练有方和骁勇善战的晋军相提并论,开打没多久,陈、蔡军就惊吓的四处逃散,从而导致整个楚右军溃败。

楚国子玉见右军溃败,怒火中烧,加强对晋中军和上军的攻势。

晋右翼上军狐毛设将、佐二面旗帜,令二旗后退,以此来引诱楚军。晋下军栾枝所部也在车辆后面绑住树枝,然后也一样假装后退。

楚国子玉以为晋右翼败退,马上就令楚左军追击,粗心的对右翼军溃败并未理会,没有叫中军前去支援,而是叫强大的中军按兵不动,导致错过救援最佳时机。坐等晋军将其各个击破,这就使楚军的优势也逐渐化为劣势。

而当楚左军追击晋上军时,侧翼完全暴露了,晋国先轸、郤溱率领的中军就趁机拦腰截击,而狐毛、狐偃所率领的上军直面夹攻楚左军,楚军遭到两面夹击,导致楚左军也溃败了。

楚子玉见左、右军皆败,马上就下令中军停止进攻,来保存中军实力。子玉率残兵退出战场,晋军进占楚军营地,休整三日后,胜利班师。

战争的结果

城濮一战中,楚军溃败,晋国大胜,晋文公顺理成章地登上了霸主宝座,中原诸侯无不朝宗。楚国北进争霸锋芒受到挫折,被迫退回桐柏山、大别山以南地区。

而导致这场战争大败的楚国大将子玉羞愤自杀了。

其实城濮之战初期,晋国的军队数量和整体作战实力远不如楚军的,又渡过黄河在外线作战,处于不利的地位。

但是晋文公能够善察战机,虚心采取先轸等人的正确建议,选择邻近晋国的曹、卫这两个楚之与国为突破口,先胜弱敌,取得以后作战的前进基地。

随后又运用高明的谋略争取齐、秦两大国与自己结成统一战线,争取了战争的主动权。

当城濮决战之时,敢于贯彻后发制人的作战方针,主动“退避三舍”,避开楚军的锋芒,以争取政治、外交和军事上的主动,诱敌冒险深入,伺机决战。

同时与齐、秦、各国军队会合,集中起相对优势的兵力;并针对敌人的作战部署,灵活地选择主攻方向,先攻打敌人的薄弱环节,最后各个击破。

正是晋文公的韬光养晦,善于观察,在军事作战上也能做出正确的部署,指挥有方。从而获得了这场战略决战的辉煌胜利,成就了晋文公中原霸主的地位。

在春秋战国,各个诸侯之间不停地争霸攻伐,实际上是不同文化的碰撞和融合,是那个时代的必然产物。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