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姜维北伐连续受挫之谜:255年11月11日退军背后的真相!

小蔡一碟啊 2024-11-05 17:59:11

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诸葛亮发动了北伐攻打曹魏,但最终遗憾中世,此后姜维接过了诸葛亮的班继续发动北伐之路,一共进行了11次北伐,但多数北伐他都没有取得成功。

那么姜维北伐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

姜维第一次北伐就宣告失败。

首先在255年的11月份,姜维率领大军向魏国发起了进攻,这是姜维第11次率领大军进行北伐。

姜维北伐的这一次仅仅持续了5天就宣告失败,撤军回到成都城中。

在这五天的时间内,姜维曾经率领大军南下之前在这里关起门来讨论过,此时姜维心中有数。

但在倒退之前,真实到底发生了什么原因?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蜀汉军队粮草不足,难以支撑北伐期间军队的作战需求。

但导致粮草不足的原因又有哪几方面呢?

首先在距离决定进攻的时刻越近,粮食就越难运送进来,即使蜀汉这次准备的粮食不少,也有百余天的作战准备,但还是不够用。

因为姜维选择的这条路都是险峻难走的,容易行军吃力,而且由于路程比较遥远,每日间行军的速度也不能太快。

所以就导致了粮食补给线非常脆弱,也就很难保证后方能够源源不断的将粮食送上前线。

虽然姜维也给大军带去了些许粮食准备,但也仅仅百余天能吃下而已,就算蜀汉先前能够保证后勤保障送来粮食,但也只能保障三个月而已。

所以最终导致了蜀汉军队不得不撤退,这一败让姜维产生了极大的挫败感,他已经无力再回头了。

当时蜀汉消耗如此巨大的物资就是为了进行最后一搏,而且后方的官员和将领们都急切地想要攻下魏国,仿佛只差这一点。

但事实摆在这里也让姜维感到心灰意冷,决策上也踌躇不前,如果要他独立决策,他肯定不会采取此种激进作战方式。

但如果放眼整个蜀汉集团来讲,甚至可以说整个蜀汉都希望能攻下魏国,而这种利益上的冲突和蜀汉的期待,也让姜维陷入两难境地。

面对魏国攻击未能抓住战略优势。

即使姜维在向晋朝北方发起进攻之前对周边环境都进行了充分了解,并且不断修整和加固兵力,也进行了总体规划,但在此次北伐中还是没有获得好结果。

因为魏国在晋景帝司马睿建位之后,其实并没有受到影响,并且此时魏国正值内忧外困之际,此时的魏明帝曹奂年幼不能掌管国家大权,而手握重权的大臣们又专权。

但此时内部混乱不堪的局势其实给了蜀汉一个很好的机会,只要抓住这个机会就能够获得很好的时机。

但是对于姜维来说,此次发动北伐没有及时把握住这个时机,因为在晋朝建立之后,第一个夏天,其实蜀汉已经和秦国达成了一项协议,即便是不以通战为目的,而只是观察双方之间战争的节奏。

但姜维此时却一直战心不已,即使面对这样一个大好时机,他排名很高的丞相黄皓却站出来反对。

就这样在110番外20人的商量下,姜维被迫无法决策向东发起进攻,毕竟此时陕西一带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如果能够得手,将有助于提高蜀汉收复天子之力。

但黄皓反复进行劝说,并且经过长时间的激战,当时的刘禅根本不明白这些个利害关系,所以最终决定不发动战争,也是一个关键原因。

即使姜维内心不甘,也只能遵从这个决定,但令他感到疑惑的是,这个内鬼黄皓为何会如此果断的阻止他北伐,难道这就是他的最终目的?

即使他们也知晓现在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但是并没有直接当面反对,而是采用阴招,让不少大臣出来反对,说:“这个时候如果再发动战争,我怕是会愧对先皇和人民。”

但是姜维认为不发兵才愧对这些人,其实他们才是最过分的一方,挾天子以令诸侯,却还要让跟随自己战斗的这些人背负骂名。

但这些大臣洁身自好的想法,不愿意让他们背负骂名的人,正是这些人最为卑劣的一方。

尽管他们的话不直接露骨的说出反对,但却非常明显,因此还是得到了刘禅的信任,于是姜维面临更加艰难选择。

敌强我弱境遇困苦折戟沉沙。

尽管在第一番北伐失败后还是进行了多次北伐,但是大多没有成功,多数情况下都是遭遇失败,由于战败所需要支付的代价太大。

最终使得蜀汉覆灭,姜维也为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在他的每一次努力中都遭遇到不同的问题,有的是导致战败的问题,有的是直接导致他丧命的问题。

比如第一次失利就是因为粮食上的补给线不好,所以在之后每一次发动战争都将给养落实到位当做首要任务。

还有就是遭受挫败之后,有损害让士气低落的问题,就会影响下一步战争,于是每一次经过战争过后都会进行调整安抚军心。

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面对如此大的敌人,他们有着坚固无比的城池,还有充足无比的兵力。

而且无论怎么打都是他们占据了有利形势,他们只需要守城即可,一旦蜀军来了,他们只需要像运气一样将蜀军赶回去即可。

而且魏国辽阔富饶,足够存放各种各样的物资,可以说可以持久战,而蜀汉国小物薄,如果长时间不能达成真正性的胜利成果,就会像之前一样捉襟见肘,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物资支撑长久之战。

而且还会影响士气,这也是导致姜维每一次遭遇失败最根本的问题,所以每年冬天都是蜀汉绝望的时候。

即使姜维每一年都面临苛刻情形,但依旧坚持向北发起进攻,在255年当他再次前往打仗之时,其实所有人都知道当兵成本越来越高,而且最后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最明显的一次就是在255年12月11号,此次攻打能够说是前功尽弃,更加严峻的是当时青城山降下了大雪,就连粮草也沾染上了雪水。

并且这里由于缺少沟通,没有办法及时得到信息反馈,所以粮草转运变得更加困难,当粮草送到前线的时候已经所剩无几,当初百天粮草如今只剩下三十天,所以最终下令撤军。

当时姜维前期还想着等待天气晴好再行计划,但随着雪越下越大,就没有丝毫缓解迹象,就只能趁着还有一些粮草只能被迫撤回。

而且此次由于行军路线太过于险峻,造成那些担任运输工作的士兵们受到了很大的牵连,导致他们无法继续运输物资。

尽管山路上较为险峻,但是若是有草地作为养料储备可以缓解一下,那么也不会造成如今这种局面,但由于时间过于紧迫,人们工期上催促草木生长,导致如今没有一物可以用作饲料。

于是只能令士兵们携带肉食,但那又能坚持多长时间?

等到冬日来临,可谓是山高路远,中无补给,当时沃野千里,如今冰封万里,可以说行路困难重重,所以最终只能被迫撤退回成都城中,这次北伐以失败告终。

从姜维身上我们可以看出,每一次都是因为自身准备不充分,以至于每一次因为缺少补给最后还是出现问题,以至于此次最后被迫撤军,即使偶尔取得一定的小胜利,但对于整个局势来说并没有改变过来,一直处于一个不利局势,所以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