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好显示管理层宏观经济治理思路发生转变

樊稠我见 2024-10-26 22:04:45

9.24新政和9.26政治局会议表明,目前中国宏观政策已明确转为稳增长。此次一揽子利好政策的推出显示出,当前管理层的宏观经济治理思路发生了变化,这体现在以金融为发力点来扩大内需;从围绕增量调控逐渐转向存量调控和增量调控并重;从过去刺激项目到现在锚定经济“毛细血管”的末端中低收入群体等等。

本次一揽子刺激计划与以往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逻辑的重大调整‌

本次政策转向不仅仅是简单的刺激,而是政策逻辑的重大调整。政策制定者认识到,仅依靠增量调控不足以解决问题,需要从存量调控和增量调控并重,以金融为发力点来扩大内需‌。

2、目标群体的变化‌

过去的经济刺激计划往往集中在大型项目和基础设施投资上,而本次政策调整锚定经济“毛细血管”的末端——中低收入群体,旨在通过改善民生和扩大消费来刺激经济‌。

3、财政货币政策框架的转向‌

财政和货币政策也发生了重大调整。例如,央行推出了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开启了央行通过间接渠道进行资产购买的先河‌。此外,央行和财政部就国债买卖建立联合工作组,标志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未来定位上的重大调整‌。

4、结构性和制度性调整‌

本次政策调整不仅仅是短期的经济刺激,还包括大量的改革和结构调整方案。例如,对房地产市场的稳定、资本市场的改革等,这些都是稳预期、稳企业、稳信心的关键措施,同时也是扩内需的前提‌。

5、历史背景和国际环境的影响‌

本次政策调整还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如美联储降息为我国政策调整创造了空间‌。此外,2008年的“四万亿”计划提供了经验参考,但本次政策调整在具体实施方式和目标上有所不同‌。

由此可见,本次一揽子刺激计划在政策逻辑、目标群体、财政货币政策框架以及结构性和制度性调整等方面与以往有所不同,旨在通过综合措施来稳定经济和扩大内需。

对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出现的变化,国际著名投行大摩也看得很清楚。大摩近期对中国政策的预测准确率达到了70%左右。

2024年10月14日,大摩(摩根士丹利)召开了一场电话会议,讨论中国当前财政政策的进展、未来经济走势,以及外资对这些政策的看法。此次会议显示,外资对中国财政政策保持审慎乐观的态度,认为政策方向明确,尽管进展较为缓慢,但措施正在逐步落地。

大摩对于未来中国政策调整的预测:

1、中国政府有可能免除企业的“五险一金”,实现实质性的降税,以促进消费

至于免除的“五险一金”是暂时不用交,因经济形势不好而减免一两年,仅作为权宜之计,还是长期执行下去,现在难以断定。因此,这项政策的弹性空间很大。此外,减免的钱从哪里来?恐怕最后还得通过发债来解决。

2、提供生育补贴,促进教育和消费等

根据以往的实践结果来看,此项政策恐怕很难见效。因为现在生育成本远高于政府所给予的补贴,尤其是高昂的教育成本,更是压得老百姓喘不过气来。据2024《中国生育成本报》数据显示,目前养育一个子女从出生到上大学,平均需要花费68万元。

其中,0-17岁平均养育成本为53.8万元,大学本科期间养育成本约为14.2万元。此外,城市孩子的养育成本高于农村,高收入家庭孩子的养育成本高于低收入家庭。事实证明,这么多年来,教育改革始终也未能解决中国教育的公平性和平衡性。

实际上,许多问题仅靠教育改革是解决不了的。例如中国每年有几百万人参加公务员考试,为什么发达国家不会出现这种不正常现象?原因就在于,这些国家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一些技术岗位的工人,例如电工、水暖工、设备维修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都高于公务员。

而且,在西方国家,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并不低,能够普遍受到社会的尊重。在此情况下。自然就不会像中国一样,人人趋之若鹜,争着抢着要去报考公务员,一次不行,就接着再继续考。

试想,如果我国改革现行收入分配制度,降低公务员不合理的高收入,并加大反腐力度,让这些岗位没有以权谋私的空子可钻,堵住他们获得灰色收入的渠道,那么,今后肯定不会再有那么多人去死心塌地的一门心思报考公务员了。这一不正常社会现象自然也就会从中国消失。

3、加大地方债务置换,帮助地方政府偿还债务,解决资金运转困难问题

实际上,发债是解决债务置换的一种方式,债务置换说到底就是发新债、还旧债。数据显示,目前地方各级政府共计欠企业12.6万亿元债务。其中包括工程款、拖欠农民工工资等。我国今年上半年财政收入为11.6万亿元,即使一分钱不花,也不够偿还这笔债务。

以上只是大摩对中国财政政策未来可能出现调整作出的预测,至于这些政策最终能否出台?则另当别论。

总之,从近期政府宏观政策的变化可以看出,高层现在对于民间呼声更为重视,对于底层民众生活状态的观察也更加细致,这些都体现在近期出现的政策变化之中。但是,要从根本上改变现状,必须尽快从法律法规和制度上去补齐短板。

归根结底一句话,就是要加大改革力度,打通当前所有阻碍经济发展的堵点,只有这样,中国经济才能真正摆脱当下的困,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热点我见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