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上的互怼,都不是“善为道者”的行为

问道化鸣 2024-07-23 19:37:03

头条号的“国学”爱好者们有一个神秘的口头禅系列,不是“体道”“证道”“得道”,就是以“得道者”自居,动辄居高临下,指点江山,说到痛疾处,还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恼羞成怒,直至恶言相加。

仅就《道德经》解读而言,见解分歧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因为我们所做的事离不开思辨,古希腊的辩证法就源于思想的交锋、名物的分辨和实操性的辩论。

网友们的交流,有一开始就争论的,也有的是始于“若冬涉水”“若畏四邻”的谨慎求和,终于“损之又损”后的“挫锐解纷”,于是化干戈为玉帛,继续握手前行。

也有经过一段时间“浊而静之徐清”的静心等待后,再也无缘相见的,我说的不是被“拉黑”,至少我没有拉黑过别人,也没发现被别人拉黑过。我说的是因为所谓的“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分道扬镳。

还有一种出乎意外的情况,双方各是其是,各非其非,“是是非非”一段时间之后,突然发现双方竟然成了好友,皆大欢喜。

我常常想:对那种攻击性较强的敏感话题,那种不屑的言辞,那种“循循善诱的规劝”,那种居高临下、唯我独尊的苛责,是应该“以德报怨”,以“守柔曰强”之心处之呢?还是应该敬而远之,“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认真想了想,我们做的是道家文化,做的是包容、不排斥、“清静、无为、不争”的文化,能做到的才是真正的强者;而“昭昭”“察察”,锱铢必较,争强好胜,以直报怨,那不是道家的“无为”文化。

老子说: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达,深不可志。夫唯不可志,故强为之容,曰:舆呵,其若冬涉水;犹呵,其若畏四邻;俨呵,其若客;涣呵,其若冰泽;沌呵,其若朴;湷呵,其若浊;旷呵,其若谷。浊而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蔽而不成。

善于为道的人,有“道心”无“私心”,所以很豁达,他玄远深邃,不轻言是非,他混混闷闷无从辨识。因为在他看来,是与非本就是“俗见”,以道观之,无是无非,所以无需辨识。对于这种不可辨识的情形,深邃如老子者,也只能勉强形容他:

他很谨慎,就如同冬日里涉足江河;他很犹疑,就如同畏惧四周的邻里有所觉察一样。

他谨慎、犹疑,他还庄重如宾客;其气也,又像庄子所云“暖然似春”,冰解冻释;他的敦厚就如同婴儿般朴实;浑沌得就像污浊之水;他旷达得如同深谷。

有道之人能通过守静,而让污浊(纷争)得到澄清,能在安定的状态下行动起来(其安也,易持也),激活事物使之焕发生机。

这就是为道者该有的素质修养,用那些“得道者”的话说就是“境界”。自己不是“为道者”,至少心向往之,那就应该“希言”“贵言”不“多言”,“犹呵”“豫呵”“如春暖”。

为道者的形象被老子刻画的栩栩如生,其容止庄谨,混沌旷达,就怕因为自己的闪失,给天下人带来灾殃,只为一个“有罪以免”,避免对天下人有所犯罪,这正是“为之于其未有也,治之于其未乱”的“无为”思想。

而老子的“无为”核心就在于强者不与弱者争,权力利民不害民。所以“希言”“贵言”不等于“不言”,意在慎言“若烹小鲜”,“轻言”则害民,挠之则糜烂。

那种大修为者“不怒”、“不武”、“不争”,反而会“不战而善胜,不言而善应,弗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只为后,不为先,不主张只顺应,甘于下位。

有许多创作者只发文不回复,似有“善为士者”的风范,然则却不是。一概不回复不叫互动,没有互动则如一潭死水;一回复就争持不下的不能称“善”,不怒不战而能“善胜者”,才算称善,“不言而善应者”,才算善于回复。

“不言”怎么“回复”?不言者,置之不理可矣;不言者,不言己意可矣。“善胜敌者弗与”,连正面接触的机会都不给,并非它为,只是无意于“争”之故,所以虽在军旅,却“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

留言、讨论虽然只是几句交流的文字,谈不上人性之善恶,并且以道观之,本无善恶。但却能看出一个人的“修为”,所谓的“脾气、性格”,其实不过是为自己的“欠缺点什么”制造的挡箭牌,人人皆有此毛病,本人也不例外。

与诸君共勉!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