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的名作,行尽万里余,秋灯夜读书

墨有云水心语 2024-09-03 02:15:51

结束了轻松快乐的暑期,又将开启紧张忙碌的学习,或许你正在整理全新的课本,或许你打算尝试独立的生活,心里却在思量着同桌的新同学会是何种模样,讲台上的老教师是否格外慈祥。

每一位踏上新征程的同学,都会在心里期待着一份美好,也可能非常担心自己的成绩辜负了家长们的期望,甚至怀疑明天的阳光,能否可以照耀到自己的身上。

其实不管是满怀激动的情绪、憧憬着未来,还是带着忐忑的心理、担忧着当下,都要积极面对残酷现实和无数挫折,更要勇于接受艰难险阻与病痛折磨。一起重温刘禹锡的名作,行尽万里余,秋灯夜读书。

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

中唐 • 刘禹锡

行尽潇湘万里余,少逢知己忆吾庐。

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

地远何当随计吏,策成终自诣公车。

剡中若问连州事,唯有千山画不如。

谈到刘禹锡,大家不仅对他的很多名作耳熟能详,而且还非常钦佩其坚韧不拔的崇高品质。刘梦得出身于钟鸣鼎食之家,21岁进士及第,此后曾担任太子校书,并辅助王叔文等人进行永贞革新。再后来他的贬谪生涯大家都非常清楚,不再赘述,只是在这里稍微提一下他被贬连州时的一段趣事。

连州即如今的广东清远,当时属于非常偏远、文化落后的地区。刘禹锡在连州担任刺史将近五年,不仅关心百姓疾苦,传播中原文化,还促进了整个岭南文化的发展。

刘禹锡在连州热心辅导了很多学子,其中就有一位叫曹璩(qú)的才子。他是刘禹锡的同乡,不知何故流落岭南,有一天他向刘先生辞别,准备回乡归隐。

刘梦得深知对方想通过隐居名山以扬其声望,并渴望通过捷径谋取禄位。先生于是写下这首诗规劝他努力读书,提高自身修养。曹璩读了刘先生的大作,羞愧不已,于是便留下来继续跟随先生学习。

诗的大意是:诗人刚开始被贬谪到湖南朗州时,心情焦虑,茶不思饭不想。此后他调整心情,游历了潇湘很多地方,却很难遇到一起回忆故园的知己和同乡。诗人在连州工作时,经常在江畔旁的茅屋前徘徊,萧瑟的秋夜里也只有一盏孤灯陪伴他读书。

岭南离京城非常遥远,何时才能出人头地?但只要刻苦攻读,学成之后就可能被君王征召。你如果遇到我的故友,他们若是问起我在连州的状况,就说此处景色秀丽,堪比图画。

刘禹锡出生于浙江,从小就跟随父亲到处奔波,但是他一直刻苦勤奋,不仅手不释卷,而且还时常关心贫苦百姓们的的生活情况。所以诗人每到一处都会勤勉工作,积极解决当地居民的各种问题,自己还经常拿出一些俸禄,资助家境贫寒的学子。

作者在开篇简单地介绍了自己的贬谪生涯,并委婉地说自己能在连州遇到同乡非常高兴。“万里余”三字,极写梦得先生历尽坎坷。“吾庐”,代指故园。“知己”,则是夸奖曹才子颇有见识,又能与刘禹锡有共同的话题。

颔联传达出先生在异乡的生活情况,诗人忙完了公务,经常在简陋的居所中读书,孤灯相伴、清影紧随,诗人沉浸于墨香中,陶醉在诗行里,忘记了烦恼,也不再觉得孤寂。

颈联抒写先生对读书的看法,“地远何当随计吏,策成终自诣公车。”诗人说读书要甘于平淡和寂寞,即使远离京城、条件艰苦,但只要有铁杵磨针的毅力,就一定可以脱颖而出,并得到朝廷的赏识和任用。

结尾表达出诗人恬淡胸襟,其实刘梦得远别家园,一直非常思念故土和亲人,也极其盼望自己可以早日摆脱困境。不过诗人也知道与其悲观叹息,不如随遇而安,努力做好自己,耐心等待机会。诗人时常在闲暇时站在水边凉亭欣赏周围景色,那青碧的水草、盘旋的白鹭,还有巍峨的高山、挺拔的松柏,无不让他感到恬静和悠然。

通过欣赏刘禹锡的这首名作,相信学子们一定会感触良多。诗人谆谆告诫曹才子不要好高骛远,更不可妄图寻求捷径。

同时他又勉励对方,只要一直努力,就一定会寻觅良机、崭露头角。正所谓,金风玉露荷花香,明月纱窗梧叶黄。书海徜徉千万里,凌烟阁上美名扬。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