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政变”以后,光绪皇帝被圈禁瀛台,慈禧太后重新掌握了最高权力,但慈禧太后随即就遇到了另一个难题,“义和团”开始崛起,而且发展迅速,已经从山东逐渐蔓延到了京畿地区。幸而,“义和团”喊出了“扶清灭洋”的响亮口号,倒是让慈禧太后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以往呢,红花会、白莲教,还有长毛太平军都是乱民,无一不是要乱我大清!这义和团扶清灭洋,倒像是我大清的赤子啊!
先肯定“义和团”的存在,尤其对其“扶清灭洋”的宗旨予以充分肯定,这是“义和团”能够继续存在的基础,必须予以强调说明。
但是,慈禧太后已经本能将“义和团”归结到了红花会,白莲教,乃至太平天国的行列,口号虽然正统,但仍要提前预防。
不过呢,这一个朝廷最难得的总是稳定,不管多好的事,动静一闹大了,就不再是好事了。
稳定,稳定,还是稳定,千百年来,这个关键的词汇始终存在,而且始终排在第一位,堪称终极之追求。
打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清廷当然会给予支持态度,但朝廷的支持又会促进“义和团”不断壮大,甚至能够发展到严重威胁清廷统治的恐怖程度。这就是慈禧太后所言“不管多好的事,就怕动静闹得太大”。
动静一大,就容易不受控制;不受控制,就容易出现朝廷不愿看到的状况!
就比如现在,京畿地区深受“义和团”影响,开始将洋人、传教士乃至各国公使视为不共戴天之仇敌,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一位名为恩海的士兵闯了大祸,当街杀死德国公使克林德。
根据以往的经验,就算是杀了普通的洋人,列强都会想尽办法敲诈勒索,甚至借口出兵,索要更大的利益;现在杀死的是德国公使,已经并非一般的外交事件,局面发展成什么状态都有可能!
这个时候,慈禧太后的领导风范就凸显出来了,针对这件棘手的外交冲突,慈禧太后只是下达了三道命令而已:
事情既是发生了,还是李中堂那句话,我不欺他可我也不怕他。
首先,你不能不承认慈禧太后的沉着冷静,最起码她没像光绪皇帝那样,遇事慌乱,全然没有一个掌权者的沉稳。
再者,慈禧太后本就对洋人没有好感,再加上“废帝”的事情上,慈禧太后可谓恨透了洋人;更何况,现在有了“义和团”撑腰,慈禧太后的底气自然很足,不仅不慌不忙,而且立马就确定了处理这件事的基本态度:不卑不亢,我不惹你,但我也不怕你!
当然,兵戈只是次要,如果能大事化小还是要尽量大事化小,所以,慈禧太后还要有惯有的安抚处理:
奕劻,你先去安稳住那些个各国公使,尤其是德国。哦,你给德国皇帝发一封电报,就以我的名义表示慰问,说我大清一定会严惩凶手。
有慰问,有态度,慈禧太后的处理不能说不漂亮,但慈禧太后似乎忽略了一个最为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所谓的外交其实就是实力的较量。列强们打死了清廷的公使,这件事这样处理或许没问题,但清廷打死了列强的公使,这件事就不会那么容易结束。
不痛不痒,没有赔偿,列强哪能轻易同意!
或许,慈禧太后也清楚列强没那么好糊弄,还是需要提前准备,以防万一:
刚毅、徐桐,你们两个去找荣禄,把事情说给他。不管怎么样,得先预备下。
荣禄,何许人也?
清廷实际掌握兵权之关键人物,将这件事通报给荣禄,而且追加上了“先预备下”的说明,就等于告诉荣禄要提前做好武装准备,应对一切可能发生的冲突。
就该事件的处理而言,慈禧太后的沉着冷静值得肯定,不卑不亢的态度值得肯定,有态度有交代的操作更是值得肯定。奈何,慈禧太后到底低估了列强们的觊觎之心,跟上高估了“义和团”的作战能力,以至于事情到底发展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很快,德国乃至众多利益绑定的列强们有了反应,好久没找到开战理由的列强们,集结部队,亮出了肌肉,准备动手了!
列强们要开战了,慈禧太后的态度反倒有了一个大转弯:
事嘛,都是义和团闹的。你们都知道,这些个乱民,我原本是主剿的。
事情出了,而且很严重,慈禧太后当然要推卸责任,就义和团喊出的口号而言,义和团最是适合背起这口黑锅。
当然,光是一个“义和团”背锅还不够,慈禧太后还需要于朝廷大臣中寻找合适的背锅侠。
再看慈禧太后的这句话,其实并不完整,后面应该还有一句:奈何刚毅和徐桐拼命为义和团说话,我也就只能答应扶持并给予合法地位。
两方面的“背锅侠”都找到了,接下来就可以随意发挥了:
可洋人也太欺负人了,这义和团嘛都是我大清的义民,也不是不能用,可他们行吗?到头来,画虎不成反类犬,教训不了洋鬼子反倒被洋鬼子教训。
这句话,当然是问向刚毅和徐桐的,你们不是吹嘘“义和团”多么多么厉害吗?现在到了证明的时候了,赶紧给我点信心,赶紧给朝廷点信心,着重说明“义和团”的本事,打赢了,我给你们记功;打输了,你们背起黑锅就行!
刚毅,时任吏部尚书兼军机大臣;徐桐,更是领班军机大臣;这两位爷一旦给出承诺就相当于朝廷给出的承诺,将来就算战败,慈禧太后也能撇清责任,大不了重新组建军机处就是!
刚毅和徐桐,果然落入了陷阱,一向自负的刚毅赶紧冲在了最前面:
太后,您放心好了,义和团的力量大得很,光人数就有百万之众,一人吐口口水都能把洋人给淹死。
晚清时期,热兵器时期,人多力量大这个命题早就失去了意义,奈何刚毅还是坚持这个所谓的“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把洋人淹死”,清廷焉能不败!
可就算如此,刚毅较之徐桐,还是颇为理性,我们来听听徐师傅的惊人言论:
太后,洋人充满邪裕、不存天理,早已人神共愤,老臣以为义和团是苍天开眼,降给洋人的一场灾难,如果朝廷不加利用,那就违背天意了。
不存天理,人神共愤,惹得苍天开眼,派来了“义和团”,降给了洋人一场惩罚,面对上苍的好意,清廷当然要积极领受,而且还要尽可能给于“义和团”扶持,全了天意,成了天命!
徐桐的这段话虽然荒唐,但架不住慈禧太后偏就对天命深信不疑,更何况,这就是慈禧太后想要听到的回答,背锅侠已经准备好了,再开战已经没有了任何顾虑。
那既然是这样,还是看看再说吧。
既然一切准备妥当,慈禧太后为何欲言又止?难道,还有什么顾虑?难道,她还需要征求什么人的意见?
当然!
因为荣禄不在,因为手握大清兵权的荣中堂还没有态度,慈禧太后当然能够乾纲独断,但还是那句话,背锅侠必须提前准备好,这是慈禧太后维系统治,捍卫权威的根本原则。
然后,就有了“义和团”的汇报演出,更有了荣禄的必须参加!
等到“义和团”成员表演了所谓的“刀枪不入”、“铜头铁臂”以后,再喊出了“天助神拳,付清灭洋”的口号以后,慈禧太后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徐师傅,你觉得如何?
今天的主角明明是荣禄,慈禧太后为何先问徐桐的意见?
敲山震虎,杀鸡儆猴,就是想让徐桐表明自己的支持态度,用以向荣禄施压。
徐桐,本就对“义和团”大力支持,哪还能有什么别的态度,高调给出一副夸赞对联,算是明确了自己乃至朝廷的态度!
然后,慈禧太后没有问及荣禄的意见,而是直接追加了自己的说明:
眼下呢,各国虎视眈眈,争先入我堂奥,以我大清眼下的财力、兵力而论,断不可轻举妄动。可是万一西方列强不讲道理,胁我大清万万不能答允之事,我们也只有理直气壮、敌忾同仇。
意思很明确,就是想要告诉荣禄:你都看见了,你都听见了,我不是想重用义和团,更不是想和洋人开战,实在是大势所趋,实在是朝廷众臣的态度。面对如此局面,我只能选择同仇敌忾,一致对外!
再然后,慈禧太后还是没有问及荣禄的态度,便直接下达了这样一道命令:
刚毅,义和团精忠报国、神勇可嘉,你把他们整编起来,准备着为我所用。
板上钉钉了,不容反驳了,该说的我都说了,需要的理由我都强调了,你荣禄再有意见也只能乖乖服从!
当然,慈禧太后的目的并非硬压荣禄,到底还是需要向荣禄道明实底,以求争取荣禄真正的支持:
荣禄:太后。
慈禧:我知道你要说什么,刚才看到的那些鬼把戏全是假的,骗不了我,可那一条条精壮的汉子是真的。若是不能善加利用可不得了,那可就是洪水猛兽啊!可要是用好了呢,起码是几十万的人力!若真是外交上跟洋人谈崩了,真打起来,他们至少也是能消耗洋人弹药的炮灰。
所以,被慈禧太后重用的“义和团”到底有着什么作用?
首先,改剿为抚,消除威胁隐患的同时,还能保证“义和团”为我所用,宋朝皇帝“招安梁山”就是这般操作!
再者,大战在即,“义和团”又人多势众,如果不加以利用才是真正的有违天命!
就算是“义和团”的战斗力实在不行,总能充当消耗洋人炮弹的炮灰,尽可能让朝廷官兵少死一个!
用心之恶毒,令人发指;但你又不得不佩服慈禧太后于平衡之术的巅峰修为!
只是,慈禧太后的如意算盘真就能成功吗?
或许,清朝的丧钟,已经开始敲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