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苦战临汾两个月未果,是打是撤?朱德写了一封信

历史沿革 2025-01-02 22:28:16

1948年春,解放战争来到关键时期。临汾,那是一座依着山建造、城墙高且护城壕深的“卧牛城”,是华北战场的一个关键据点。徐向前带着5.3万解放军,对着2.5万坚守的敌军,展开了长达72天的艰难攻坚战。在这一战役里,我军碰到了从没遇过的难题:伤亡不断增加,弹药越来越少,部队的士气也受到影响。战役打到第60天的时候,要不要接着进攻变成了一个很麻烦的问题。就在这个时候,朱德总司令一封饱含真情的信,不但让前线的将士们信念更坚定了,也给这场极其艰难的战役带来了转变的机会。最后,这座“难打的地方”在5月18日被我军拿下,给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增添了很重要的一笔。

【战略布局战前谋】

在解放战争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我军从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反攻。毛主席在《将革命进行到底》里清楚点明了九个重点展开攻坚的城市,临汾便是其中之一。

临汾有个名号叫“卧牛城”,它依着山靠着水,地形很特别。这古城的整体模样就像一头卧着的牛,里面高外面低,不但把太岳和吕梁之间的关键通道守住了,而且一直以来都是军队争夺的重要地方。

抗战胜利以后,阎锡山下令让部队大力扩展临汾城的防御工事。经过不停地加强巩固,临汾城内构建出了四道纵深防线,其防御工事极为坚固。

梁培璜获任临汾守将,统领着两万五千人的精锐之师。这支部队不但装备优良,而且训练有素,加之临汾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让此地变成了一座坚如磐石的军事堡垒。

在解放军这边,刚指挥完运城解放战役的徐向前,马上向总部请求出战。他清楚攻打临汾难度很大,可还是决意勇敢面对。

为了打好这场硬仗,我军实施了大规模的扩编行动。八纵队新成立了22旅,并且组建了13纵,总兵力达5.3万人,共编成9个旅。

从表面来瞧,咱这边军队在兵力上好像占着优势,可实际状况却不咋好。就23旅和37旅有攻打城池的经验,剩下的那些部队在攻坚战方面都还嫩着呢。而且麻烦的是,咱这边军队特别缺重型火炮,这对打攻坚战来讲,那肯定是个大短处。

1948 年 3 月 5 号,一份被截获的电报让战役的走向发生了变化。胡宗南在电报里指示临汾的整编第 30 旅赶紧通过空运到西安,去给洛川提供支援。为了给西北解放军的作战予以配合,徐向前果断地做出决定,要提前展开攻城战役。

在这关键之时,徐向前把各部队指挥员召集起来,拟定了详尽的作战方案。他心里很清楚,这场战斗意义非凡,不但关乎华北战场的形势,而且是对解放军攻坚水平的一次重要检验。

【临汾战役显神通】

3月7日,临汾战役拉开帷幕。第8纵队的第24旅冲锋迅猛,如同闪电一般快速占领了城南的飞机场,一下子就把两架运输机给摧毁了,就此截断了敌军的空中补给线路。

这般的良好开端使解放军的士气大幅提升。不过,胜利带来的喜悦没持续多长时间,城里的蒋军马上就组织起了反击,双方随即陷入了激烈的反复争夺之中。

战局陷入僵持不下的局面,我军虽说拿下了临汾外围的好些个据点,可却遭受了重大损失。才二十来天的工夫,我军就有三千多人受伤或牺牲,弹药的耗费量特别大。

在这种情形下,徐向前当机立断变更作战策略。他废止了原先制定的多方面进攻的计划,将兵力集中起来攻打关东,指令8纵、13纵的主力部队从东北、东南两个方向对东关展开进攻。

鉴于临汾城墙既高大又厚实这一情况,徐向前施行了一种大胆的战术——坑道战。解放军战士们不分昼夜地在城的东北方位挖掘坑道,一直挖到东关城的下方。

坑道施工是个特别艰难的活儿。因为没有机械器具,战士们只得凭借最原始的家伙什儿,有的时候甚至得空着两手去挖。手磨破了,就拿破布包一包,接着干。

为了让作业能更隐蔽些,战士们把破棉絮缠在脚上,在坑道中悄然行进。敌军的飞机频繁轰炸,老是让刚挖好的坑道出现垮塌情况,可战士们始终毫不气馁地再次动工。

敌军并非毫无动作,他们用对挖的办法来阻拦我军前行。碰到这种状况,我军在主坑道的两边开了好些分支坑道,还把战士划分成掘进、监听以及战斗这三个小组。

随着坑道不断往深处挖掘,空气变得越来越稀薄。战士们每挖五分钟,就得去到坑道口换换气,而放在坑道口的凉席,则成为了他们短暂歇会儿的所在。

一名战士的提议让这个难题有了突破。他建议运用煤窑的通风方式,并行挖掘两条坑道,在中间设置横道,以此确保空气能够顺畅流通。该方法使坑道内的工作环境得到了极大的优化。

4 月 9 日这天,战士们的努力总算见到了成效。8 纵队把 4 条坑道给挖好了,13 纵也完成了 2 条坑道。就在当天夜里,16000 多斤炸药被谨小慎微地运到了坑道口,紧接着就开始进行装填工作。

然而敌人的抵抗异常顽强,大大超出了预想。他们凭借飞机,对我军阵地展开狂轰滥炸,还动用了毒气与燃烧弹,致使众多战士受伤牺牲,城外的区域一时间变成了火海。

在这般艰难的情形下,这场战役已然持续了六十天,然而还是没能获得具有决定性的进展。部队里渐渐有了不一样的看法,有人提议撤回军队,前往别的地方作战。就在这个时候,徐向前正面对着一个极为重要的选择。

【朱德书信定军心】

临汾战役开展到第六十天的时候,前方战场的形势变得胶着起来。部队里的讨论声愈发强烈,部分领导干部逐渐提出了撤兵的主张。

他们觉得,以前打运动战能消灭敌人,缴获的东西能补充自己,可这场持久的攻坚战不光让伤亡惨重,后勤补给也跟不上了。还不如去别的战场,找更有利的打仗机会。

在这种情形下,徐向前表现出坚定不移的意志。他在指挥部郑重表明,这场战役持续了这般久,咱们军队固然损耗不小,可临汾城里的敌人也不好受。

徐向前跟八纵司令员王新亭讲了一番铿锵有力的话:“哪怕胡子变白了,也得把临汾打下来。要是攻不下,我就去五台山做和尚。”这话实实在在地表明了他坚决战斗到底的意志。

在部队士气产生波动的要紧关头,朱德总司令正在去往濮阳的途中。他得知前线有人提议不再攻打临汾,打算撤兵到石家庄后,马上拿笔给华北军区的薄政委和副司令员滕代远去信。

这封信的内容很有力度。朱德明确表示,绝对不能自行放弃攻打临汾,要不然不但学不成攻坚战,还会带来更大的损害。

更为关键的是,朱德在信里讲,要是徐向前有决心接着攻打,那就得全力支持他。炮弹、炸药这类必需物品得持续不断地供给,以此保障前线的作战需要。

朱德的这封信迅速在整个战场传播开来。前方的将士以及后勤人员都备受鼓舞,使得部队上下的思想得以统一。

与此同时,敌军的状况愈发艰难。临汾城里一片混乱,粮食极度匮乏,守城的人只能把牲口杀了来填肚子。七千多名伤员由于缺少医药,备受折磨。

梁培璜被迫强行征召市民去参战,这使得百姓都到处找地方藏起来。那空中支援呢,效果也不怎么样,支援的飞机由于担心会被打下来,不敢往低处扔东西,结果好多物资都落到了解放军的阵地上。

朱德的信不光让军心变得坚定,还给予了实实在在的支援。在总部的强力支撑下,解放军的物资补给有了坚实的保障。前线的将士们士气高涨,持续向这座牢固的城池发动进攻。

这封来得很是时候的信件,不但让一场关键战役得以挽回,还为解放军积攒下了可贵的攻坚战经验。这表明在革命战争里,坚定的信念与正确的指引都是极为重要的。

受到朱德的激励,徐向前领着部队重新振作起来,着手为最后的总攻进行筹备。这场打了两个多月的战役,总算出现了转折。

【攻城到底显神威】

解放军持续努力,在临汾城下挖了15条主坑道以及60多条支坑道。虽说大部分坑道遭到敌军损毁,不过还有3条主坑道以及一些支坑道没受影响。

5月16日,23旅把挖到城下的坑道都填满了炸药。鉴于要防止这些极为重要的坑道又被损毁,徐向前当机立断,决定提前展开总攻。

5月17日晚7点,两处坑道一并引爆,城墙当即被炸开两个硕大的缺口。23旅与24旅的两个主攻团顺势发起冲锋,很快就登上了城墙。

解放军战士们凭借这个突破点,朝城里展开猛烈攻击。历经好几个小时的激烈战斗,最终在当天半夜的时候,把国民党守军全部消灭,还抓住了守将梁培璜。

这场历经 72 天的战役,在 5 月 18 日完美收官。据战役结果表明,解放军总计歼灭敌军 2.5 万人,还缴获了众多军事物资,像 554 门火炮以及 1224 挺轻重机枪。

这场胜利的代价甚是惨重。解放军有1.5万人伤亡,是以鲜血与生命才让这座城市得以解放。5月19日,总部发出贺电,将“临汾旅”这一光荣称号授予8纵23旅。

临汾的解放意义重大。这一解放不仅让泰岳和吕梁解放区之间的通道得以畅通,而且对中原和西北解放军的作战行动给予了强有力的配合。

战后,徐向前即刻开始总结战役经验。他写了好些作战总结报告,仔细地记下了临汾战役采用的战术以及从中得到的经验教训。毛主席对这些报告极为重视。

这场战役被载入了军史,是解放军攻坚战的典型示例。这表明解放军不只在运动战和游击战方面表现出色,在攻坚战里也照样可以突破困境。

徐向前后来回忆道,朱德总司令的支持给予了部队巨大的鼓舞。就因为这种坚决的支持,部队才最终把这块难对付的硬骨头给拿下了。

临汾战役的获胜,不单单是军事层面的成功。它彰显出了解放军战士不惧艰难、永不言弃的革命精神,同时也证实了恰当的战略指引对战役取得胜利的关键作用。

这场战役所积累的经验,给解放军之后的城市攻坚战带来了极为珍贵的借鉴。坑道战术的有效实施,给攻克其他防守坚固的城市给予了全新的思考方向与办法。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