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比利是电影《跳出我天地》里的主人公——一位11岁的男孩,他生活在英格兰东北部的一个小镇,他的母亲早年去世,父亲杰奇和哥哥东尼都是矿工,而且都是工会组织的大罢工队伍中的活跃分子,家里还有一个患有老年痴呆的祖母。
尽管家里经济紧张,比利的父亲依然会凑钱每周末送他去学拳击。有一次,比利在拳击练习场上意外摔倒时,被旁边的音乐声和女孩们的舞姿深深吸引,为之沉醉,并从此无可救药的爱上了芭蕾舞。
比利在街头遇见了芭蕾舞班的同学,也是芭蕾舞课老师的女儿,她邀请比利去学芭蕾,比利却担心会因此被人说是娘娘腔,同学表示有很多男孩子也是跳芭蕾的,并且他们很强壮,并不是娘娘腔。
几经犹豫之后,比利依旧带着拳套出门,却跑到了边上的芭蕾舞课上学习芭蕾。老师给了他一双芭蕾舞鞋,并在结束后问他下周来不来,比利说觉得自己是个娘娘腔,却在老师问其要鞋子时不愿归还,表示下次还会来。
遗憾的是,比利的父亲和哥哥很长一段时间是激烈反对他的选择。而且,由于哥哥参与罢工并与警察有冲突而被抓走,比利和爸爸一起出庭去接哥哥而耽误了考试的时间。
幸运的是,比利的父亲有一次看着比利的舞蹈,突然发现自己做了一件错误的事。他来到老师的家,询问考试的事,在得知需要两千英镑,在感谢了老师的帮助和婉拒了老师提出的这笔钱可以由她支付后,他回到了家里。在一番纠结之后,比利的父亲停止了罢工,回到了矿场。比利的哥哥也停止了罢工,回到了矿场继续工作。他们全力支持比利的人生。
02
可以看出,影片《跳出我天地》中的小男孩比利处于童年期向青少年期发展中的过渡阶段。这个小镇有一个不可改变的传统,那就是:所有的男孩都被送去学习拳击,所有的女孩都被送去学习芭蕾。用我们的俗语说就是,“男有男相,女有女样”,力量是男性的象征,柔软是女性的象征。因此,尽管比利不甚喜欢拳击,在练习时显得心不在焉,或许是没有发现自己的所长和真正的爱好,或者是出于对传统习俗的尊重,他依然会准时参加。
其实,比利的家庭是具有音乐和舞蹈基因的,不仅祖母和母亲喜欢,父亲和哥哥也会在家里无意识地跟着音乐节拍舞动,他们家还有一架钢琴,但要说到去专业地学习舞蹈,不仅比利的父亲和哥哥难以接受,比利自己也是犹豫的,毕竟学舞蹈在当时的小镇代表着女性行为,与“男子气”是格格不入的。
幸运的是,比利在内心另一种声音的召唤下,在已故母亲的支持下,在老师母女俩的鼓励和帮助下,开始与家庭、与传统、与自我做了很艰难的抗争。在一次又一次和家庭的针锋相对和据理力争之后,父亲妥协了,哥哥也妥协了。当一直是强硬形象的父亲哭着说“他可能真是一个天才”、“我们给他一个机会”的时候,当年迈的父亲坐在观众席中泪光盈盈的时候,当暴力、急躁的兄长站在长途车外说“我会想你”的时候,当哥哥缓缓地跟在车后面不愿离去的时候……比利踏上了自我追寻之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活出了“自我”。
我想,对于受传统文化束缚的青少年和家长来说,影片《跳出我天地》非常值得一看。
【后记】本文由包静怡同学所作,她是浙江树人大学树兰国际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悠游于医学、心理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力创“全人”的健康理念,也是《和心理医生看电影》系列著作的作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