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兵仙韩信是怎么死的?竟是被宫女拿竹竿戳死的,还成就了两个成语

夜半读诗 2024-12-18 11:15:24

所谓“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作为一代“兵仙”“神帅”,韩信领兵作战的能力可谓传奇,即便是后世的军事家们反复推敲,也难以完全领悟其中的奥秘。

古人取外号是有讲究的,所谓“仙”指的是本人达到极高成就且具有不可复制性。韩信率汉军暗度陈仓,平定三秦;背水一战,击败赵军;巧施妙计,灭齐楚联军……一生未尝败绩,这在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可是,你知道这样一个传奇人物是怎么死的吗?竟是被宫女用竹竿活活戳死的!还因此成就了两个成语,给后世无限警示。

韩信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而且是用这么残忍而奇葩的方式?留下的又是什么成语呢?

01

作为“汉初三杰”之一,韩信的一生不仅传奇,更是造词技能满满,仅仅35年人生,竟然衍生出近30个成语,而且个个脍炙人口、耳熟能详。

韩信早年穷困潦倒,连饭都吃不上,曾经跑去亭长家蹭吃蹭喝好几个月。

亭长的老婆可讨厌死他了,一天早上提前把饭煮好并且吃光,韩信去了一看没饭就知道自己不招人待见了,一怒之下再也不去了。

他只好去城下钓鱼填填肚子,一个清洗棉絮的老婆婆看见这人饿坏的样子,就把自己的饭分给韩信吃。

等到韩信功成名就,被封为“齐王”后,就命人给老婆婆送来黄金一千两来答谢,这就是成语“一饭千金”。还有更著名的“胯下之辱”,韩信年轻时曾忍受从恶少胯下爬过的耻辱,后来成为他能伸能屈的象征。韩信这人虽穷,却有傲气,对自己的未来超级自信。

比如他母亲去世后,家中已经穷得连办丧事的钱都没有了,但韩信还是找了一处又高又宽敞的坟地,想着将来那坟地四周能安置下一万户人家来守墓。秦末群雄并起时,韩信也仗剑走天涯,准备去闯个名堂出来,可惜先投靠项梁、项羽,后投靠刘邦,均不被重用。当时在刘邦手下,韩信当的是个管理粮仓的小官。

就算只是管个粮饷,他也有自己的管理理念,即把新粮从前门运进,旧粮从后门运出,防止粮食变质,这就是成语“推陈出新”。可见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的,而这点光芒就被萧何发现了,赶紧跟刘邦举荐。可是萧何的话都不好使,韩信仍不被看重,于是准备跳槽偷偷溜了,萧何独自一人骑马追赶韩信,这就是“萧何月下追韩信”。

萧何跟刘邦举荐韩信时,还创造了一个词——“国士无双”,意思是一国独一无二的人才。

这样一闹腾,刘邦终于信了,从此韩信被任命为大将,开始了他的开挂之路。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背水一战”、“十面埋伏”“独当一面”……这些成语都是韩信功绩的注脚。

02

不过,刘邦在楚汉之争胜利后,就开始看“功高震主”的韩信越来越不顺眼了。

有人上书控告韩信谋反,周围的将领们也都说:“赶紧发兵把这小子坑杀了吧!”

可陈平就提醒刘邦:直接发兵攻打,你可能根本打不过韩信啊。

于是刘邦假装巡游云梦泽,却在巡游过程中,趁韩信前来拜见之际,将他逮捕,“伪游云梦”这个成语,便成为了阴谋诡计的代名词。

韩信被逮了,在囚车上大喊:“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意思是,狡猾的兔子一旦死去,追捕的猎狗就该被烹煮;高飞的鸟儿一旦绝迹,优良的弓箭就该被敛藏;敌人的国家一旦破灭,谋划的臣子就该被消亡。

不过这一次,刘邦没有杀韩信,只是把他削去王爵,改封为淮阴侯。

韩信当然不满了,心怀不忿,在家里生闷气,也常常装病不参加朝见。

其实此时有个人比刘邦更希望韩信死,那就是刘邦的老婆——吕后,因为刘邦在时韩信不一定反,刘邦去世后韩信就是个威胁自己儿子统治的大雷。

汉十年(前197年),陈豨发动叛乱,刘邦亲自率领兵马前往,韩信托病没有随从,据说他暗中派人到陈豨处说:“只管起兵,我在这里协助您。”

结果这消息被吕后获悉,她想把韩信招来解决了他,可是自己的话他不一定听反而坏事,那就得指望萧何了。

为了表示忠心,萧何也得十分配合,他派人去跟韩信说,陈豨已被俘获处死,列侯、群臣都要来祝贺,还忽悠说:“你就算生病,也勉强去祝贺一下吧。”

当时又没手机什么的通信很不发达,韩信不知有诈,也可能是素来信任萧何,于是只好入宫。

韩信走入未央宫后,就被埋伏的武士捆了起来,押入长乐宫的钟室。

传说“功臣不可见天见地,不可用刀刃所杀”,意思是韩信作为功臣,不能在见到天(即露天)、见到地(即地面)的情况下被杀,也不能被刀刃等金属武器所杀,否则会遭天谴。

于是吕后选择在封闭的钟室内,用布将韩信兜起来,使其不见天、不见地,然后让宫女们用削得锋利的竹竿刺死他。

随后,吕后更是残忍夷灭韩信的三族——父族、母族、妻族,这就是成语“钟室之祸”的由来,后来成为比喻功臣遭忌被杀。

当初慧眼识珠举荐韩信的是萧何,现在送韩信走上末路的还得是萧何,这就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等到刘邦平叛回来,听说韩信的死讯有啥反应呢?

司马迁的原话是:“且喜且怜之”,帝王之心可见一斑。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