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不让「小学化」,一年级默认孩子都会,家长孩子如何自处?

棠妈育儿成长 2024-11-13 13:33:19

近日,教育部的一场新闻发布会,坚决纠正幼儿园【小学化】这个话题,引起来无数家长热议。

对此,大家众说纷纭,有人说干得好,有人说那就不要一年级教那么快。

关于这个话题,我也想跟大家聊聊。

前几天,孩子幼儿园大班才召开了家长会,公立幼儿园。

园长之前在小学工作了十几年,她说了几句话,印象还挺深刻的。

第一句: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其实就是两种教育体系,幼儿教育是寓教于乐,小学是传统的应试教育。

第二句:幼儿园三年都是在为孩子上小学做准备。

第三句:智能信息时代,知识型人才不再吃香,思维能力强、有创造力的孩子才能替代机器人,毕竟机器人也是人造出来的。

说起幼升小这个问题,现在很多家长的感觉就是:“教育断层了。”

幼儿园不让“小学化”,小学又让啥都会,教学进度快,一份学费,全家入学……

家长白天上班,晚上要辅导作业,学不好、考不好,老师直接就在班级群里艾特家长了。

不得不说现在当个家长真的是太累了。

01

配合这个新闻一起看,就更下饭了。

公立喊着去“小学化”,私立卷出新高度,信息大爆炸让家长的教育观也越来越迷茫。

你说这样好,她说那样好,到底啥才是好,直接给大家干不会。

从理论上来说,相信大多数家长肯定是希望孩子有个美好的童年,无忧无虑的。

绝大多数心里都清楚“揠苗助长”是不对的,辅导作业时,孩子哭,父母也跟着哭。

最后含泪给孩子报几个补习班。

02

就像《十三邀》第八季的第六期,许知远对话北大教授林小英。

节目最后有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我们好像知道什么是对的,但却在相反的方向越走越远。”

社会卷、家长卷、学校卷、孩子卷……

无非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衍生出来的竞争。

大家都争先恐后争取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人上人”。

父母为什么卷孩子学习?中考分流,50%的孩子没有高中上,生源一层层筛选,进入社会再一层层被筛选……

没有哪个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一直被PASS,沦落到底层。

03

而国家要消灭这股“卷风”,“断层”是必然的探索过程。

当孩子被疾病缠身时,父母最希望的就是孩子身体健康;

当孩子身体健康时,父母的愿望又变成希望他可以出类拔萃;

当孩子出现抑郁等心理问题时,父母又会想着:“考不考高分似乎也没那么重要,孩子身心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其实,我们对孩子的要求也没有一开始或一直就是要考高分、有出息。

回归教育本质,孩子发育特性,纠正幼儿园【小学化】这样的行为我是支持的,并且我觉得从长远而言更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在“卷”的大环境下,比起孩子成材,我更希望孩子能成人。

而幼儿园【小学化】只会让抑郁提前,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越来越低龄。

04

对于幼儿园去小学化大家的理解不同。

在我看来,去小学化去的是试卷、作业这些小学化教学方式,但绝对不是说孩子在幼儿园三年就不学东西了。

只是幼儿教育擅长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寓教于乐,旨在让孩子主动去思考和探索。

对比起老师讲、孩子坐着听,这样的方式更适合幼儿,学习效果也非常不错。

我们家孩子在公立幼儿园学会了数数,老师带着她们点名,按学号来,正着点、倒着点,孩子对正数、倒数的理解非常到位,也知道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书写习惯、数学启蒙、识字启蒙、跳绳、篮球、足球等等。

幼儿园都有在引导,慢慢在日常生活中、游戏里,引导孩子一点点去探索知识,孩子既觉得很快乐,又学到知识。

小班可能更重视自理能力,中班是社交能力、识字启蒙,大班学习习惯、时间管理。

老师还会关注孩子的专注力、倾听能力和抗挫能力等,比起只教孩子知识的幼儿园要棒得多。

05

学习不只有【听讲】这一种方式。

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过一个【学习金字塔】,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的留存率大不相同,而小学常用的【听讲】方式留存率是最低的。

比起被动的学习,让孩子在游戏中去探索,和同学一起讨论,主动学习学到的更多。

而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对家庭教育也非常适合。

比起给孩子多买2套试卷,不如陪孩子多玩几次早教游戏。

与其过早的消耗孩子的学习热情,不如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而对于“断层”这个情况,我觉得家长要保持好初心,发挥好家庭教育的作用。

不是所有小学都教学进度快,这个有很大的地方差异,有些公立幼儿园“一刀切”,是真的啥也不教。有些公立幼儿园幼小衔接做的很好。

这个需要父母去多观察、多了解,当好孩子教育的螺丝钉,大环境改变不了,引导好自己的孩子还是力所能及。

比如:

如果你家孩子未来要去的小学进度很快,幼儿园又啥也不教,除了学习习惯等,知识上也要适当给孩子多引导一些,幼儿园的孩子可以学知识,但不要是报班或者是做题这样灌输式的方式,比如晨读、睡前故事、玩数字游戏等都可以。

如果小学进度不是特别快,那么我们的重点就可以放在孩子的习惯和心态的培养上,知识孩子自己能探索多少,都看他自己了。

如果孩子心态不稳,我们就引导心态,如果孩子是习惯不好,就矫正习惯。

【写在最后】

教育是动态的,孩子是特别的,父母这场考试是开卷的,但每个人的考卷都不一样。

不用盲目追随别人的脚步,也不要轻易被周围的信息干扰,找到适合自己和孩子的平衡点。

不一定每个孩子都是参天大树,有些是能开花结果的果树,有些四季常青……

保持好自己的教育初心,适合孩子成长进度的教育才是最合适的。

环境可以“断层”、但教育不能“断层”。

父母才是修复“断层”最好的黏稠剂,只是有些父母辛苦很多,有些父母相对轻松。

0 阅读:1